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福建泉州安溪县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福建泉州安溪县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 答案 一、细心观察,算一算。(28 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2.5×3= 4.8÷8= 0.16÷0.016= 1.3×30= 0.02×0.5= 1-0.98= 0.15+0.5= 0.54÷0.6= 【答案】7.5;10;39;0.01 0.6;0.02;0.65;0.9 【解析】 【详解】略 2.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25×1.8= *19.76÷5.2= 2.786÷0.13≈(精确到十分位) 【答案】5.85;3.8;21.4 【解析】 【分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 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 扩大相同的倍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利用“商×除数=被除数”验算即可; 精确到十分位,即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数字是否满 5,然后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得近 似数。 【详解】3.25×1.8=5.85 *19.76÷5.2=3.8 2.786÷0.13≈ 21.4
验算: 3. 脱式计算。 0.2×9.9+0.1 3.9÷(1.3×5) 3.5×0.7+5.5×0.7 0.125×32×0.25 【答案】2.08;0.6; 6.3;1 【解析】 【分析】0.2×9.9+0.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9÷(1.3×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3.5×0.7+5.5×0.7,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 为(3.5+5.5)×0.7 进行简算即可; 0.125×32×0.25,先将 32 拆分成(8×4),然后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将算式变 为(0.125×8)×(4×0.25)进行简算即可。 【详解】0.2×9.9+0.1 =1.98+0.1 =2.08 3.9÷(1.3×5) =3.9÷6.5 =0.6 3.5×0.7+5.5×0.7 =(3.5+5.5)×0.7 =9×0.7
=6.3 0.125×32×0.25 =0.125×(8×4)×0.25 =(0.125×8)×(4×0.25) =1×1 =1 二、仔细审题,填一填。(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4. 2.36×0.7 积是( )位小数,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答案】 ①. 三 ②. 1.65 【解析】 【分析】先根据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出结果,再看积有几位小数,积保留两位小数,也 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是几,再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保留。 【详解】2.36×0.7=1.652 1.652≈1.65 2.36×0.7 积是三位小数,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1.65。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积的近似数。 5. 1.5 吨=( )千克 3 小时 45 分=( )时 【答案】 ①. 1500 ②. 3.75 【解析】 【分析】高级单位换低级单位乘进率,根据 1 吨=1000 千克,用 1.5×1000 即可;低级单 位换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根据 1 时=60 分,用 45÷60 再加上 3 即可。 【详解】1.5 吨=1.5×1000 千克=1500 千克 3 时 45 分=3 时+45÷60 时=3 时+0.75 时=3.75 时 【点睛】本题考查单位换算,明确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6. 在括号里填上“>”“<”或“=”。 5.9×1.01( )5.9 2.48÷0.98( )2.48 0.87×10( )87×0.1 40.9×0.25( )40.9÷0.25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除以小于 1 的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大。分别求出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一个数(0 除外)乘 小于 1 的数,结果比原来的数小;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因为 1.01>1 所以 5.9×1.01>5.9 因为 0.98<1 所以 2.48÷0.98>2.48 0.87×10=8.7,87×0.1=8.7 所以 0.87×10=87×0.1 因为 40.9×0.25<40.9,40.9÷0.25>40.9 所以 40.9×0.25<40.9÷0.25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乘除法,明确其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 5÷33 的商是( )小数,用简便方法表示是( )。 【答案】 ①. 循环   ②. 0.15 【解析】 【分析】先求出 5 除以 33 的结果,根据循环小数的定义可知,商为循环小数,找出循环节, 然后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 个圆点。 【详解】5    33 0 1 5= . 5÷33 的商是循环小数,用简便方法表示是 0.15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循环小数的认识,熟练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 一个两位小数“四舍”后的近似数是 6.8,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 能是( )。 【答案】 ①. 6.84 ②. 6.75 【解析】 【分析】根据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的近似 数是 6.8,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 6.8 最大是 6.84;“五入”得到的 6.8 最小是 6.75; 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一个两位小数“四舍”后的近似数是 6.8,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
是 6.84,最小可能是 6.75。 【点睛】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 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9. 从布袋中摸大小相同的糖,要使摸到水果糖的可能性最小,摸到奶糖的可能性最大,还 有可能摸到酥糖,布袋中至少要装( )种糖;至少要装( )颗糖。 【答案】 ①. 3 ②. 6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布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三种糖:水果糖、奶糖、酥糖;要使摸到水果糖 的可能性最小,则水果糖的数量最小;摸到奶糖的可能性最大,则奶糖的数量最多;还有可 能摸到酥糖,则酥糖的数量在水果糖和奶糖之间,据此推出各种糖至少的数量。 【详解】布袋中至少要装 3 颗奶糖,1 颗水果糖,2 颗酥糖; 一共:3+1+2=6(颗) 布袋中至少要装 3 种糖,至少要装 6 颗糖。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的大小,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大;数量少的,摸到的可能性 就小。 10. 李叔叔 7.2 分钟跑完 1.44 千米,平均每分钟跑( )千米,平均跑 1 千米用( ) 分钟。 【答案】 ①. 0.2 ②. 5 【解析】 【分析】根据公式:速度=路程÷时间,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出每分钟跑多少千米,再根据 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出跑 1 千米需要多少分钟。 【详解】1.44÷7.2=0.2(千米/分钟) 1÷0.2=5(分钟) 所以平均每分钟跑 0.2 千米,平均跑 1 千米用 5 分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熟练掌握行程问题的公式。 11. 先观察算式的规律,再填空。 46 24  6.66 33.4   ( )  6.6 3.4 22.44   6.6666 3333.4  ( ) 【答案】 ①. 222.444 ②. 22222.44444 【解析】
【分析】由 6×4=24,6.6×3.4=22.44,可以看出第一个因数都是由 6 组成,整数部分为 6 的小数,第二个因数都是由 3 和 4 组成的一位小数,且 4 是小数部分,6 的个数比 3 的个 数多 1,所得的结果是整数部分是 2,小数部分是 4 组成的,且 2 和 4 的个数与第一个因数 6 的个数相同,由此规律写出答案即可。 【详解】 46  6.6 3.4 22.44  6.66 33.4 6.6666 3333.4    24  222.444  22222.44444 【点睛】此题考查乘法运算中的规律,注意发现数字特点之间的联系,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12. 王叔叔开车去办事,离开停车场时需要缴费 12.5 元,他一共停车( )小时。 【答案】4 【解析】 【分析】离开停车场时需要缴费 12.5 元,由于前 1 小时收费是 5 元,则超过 1 小时的收费 是(12.5-5)元,超过部分每小时收费 2.5 元,根据除法的意义,用超过 1 小时的费用除 以 2.5 求超出的时间,再加上基础的 1 小时,据此求出停车时间。 【详解】(12.5-5)÷2.5+1 =7.5÷2.5+1 =3+1 =4(小时) 【点睛】此题考查了小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关键要从总费用中扣除起点基础费用再计算超出 时间。 13. 两个数的和是 11.63,因为粗心,在计算时将一个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结果 和是 5.87,原来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答案】 ①. 6.4 ②. 5.23 【解析】
【分析】根据一个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表示把这个加数缩小到原来的 1 10 ,即原 来的这个加数是现在加数的 10 倍,由此可算出两个数的和就减少了这个加数的(10-1)倍, 正好少了 11.63-5.87=5.76,直接用除法求出现在这个加数,再乘 10 就是原来的这个加 数;用两个数的和减去这个加数,进而求出另一个加数即可。 【详解】根据一个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表示把这个加数缩小到原来的 1 10 ,即原 来的这个加数是现在加数的 10 倍, 现在这个加数: (11.63-5.87)÷(10-1) =5.76÷9 =0.64 原来的这个加数:0.64×10=6.4 另一个加数:11.63-6.4=5.23 原来的两个加数各是 6.4、5.23。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白把一个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表示把这个加数缩小到 原来的 1 10 ,即原来的这个加数是现在加数的 10 倍。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20 分) 14. 和数对(3,5)在同一行的数对是( )。 A. (2,5) B. (3,6) C. (4,2) D. (5,3) 【答案】A 【解析】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一个数表示第几行。据此解答。 【详解】和数对(3,5)在同一行的数对,说明这个数对的第二个数是 5,所以和数对(3, 5)在同一行的数对是(2,5)。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前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一个数表示第几行。 15. 4 11 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则小数点后面第 20 位数字是( )。 B. 3 C. 7 D. 6 A. 0 【答案】D 【解析】
【分析】把 4÷11 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出来,看看循环节有几位小数,然后用 20 除以循环 节的位数即可判断。 【详解】4÷11= 0.36  ,循环节是 36 两个数字;20÷2=10,所以小数点后面第 20 位上的 数是 6。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循环节的概念,以及分析判断能力。 16. 做一套童装用布 2.3 米,现有 49.8 米布,最多可以做( )套童装。 B. 21 C. 22 D. 23 A. 20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布的总米数除以做一套童装用的米数即可,其结果运用“去尾法”保留整数即可。 【详解】49.8÷2.3≈21(套) 则最多可以做 21 套童装。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除法,明确其结果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去尾法”保留整数是解题的 关键。 17. 甲数×1.2=乙数×0.9(甲、乙两数均不等于 0),那么( )。 A. 甲数>乙数 B. 甲数=乙数 C. 甲数<乙数 D. 无法确 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假设甲数×1.2=乙数×0.9=1.08,然后根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求出甲数和乙 数,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设甲数×1.2=乙数×0.9=1.08 甲数:1.08÷1.2=0.9 乙数:1.08÷0.9=1.2 1.2>0.9 所以甲数<乙数。 故答案为:C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