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四川达州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 76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物理学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科学,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历史上许
多重大科学发现源于科学家的不懈探索,下列关于科学家与其重要发现对应正确的是(
)
A. 焦耳——电流的磁效应
B. 奥斯特——电流的热效应
C.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D. 阿基米德——流体压强与流速的
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A.焦耳发现电流的热效应,故 A 错误;
B.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故 B 错误;
C.法拉第受到电生磁的启发,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故 C 正确;
D.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原理,伯努利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 D 错误。
故选 C。
2.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如图乙所示,a、b 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
C. 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 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噪声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以及人耳处进行减弱,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
音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A 错误;
B.从图乙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b 两个音叉振动的次数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则音调
不同,故 B 错误;
C.根据噪声监测仪的作用可知,在噪声监测仪上可以直接读出分贝数,即可以监测噪声的
强弱,但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 C 错误;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渔民通过声呐捕鱼,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故 D
正确。
故选 D。
3. 光的世界精彩纷呈,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C. 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水”是光的色散
D. 莲花湖湿地公园岸边的美景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根据光的知识可知: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 A 错误;
B. 根据光的知识可知: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 B 错误;
C. 根据文段描述可知:“虹霓”指的就是光的色散,故 C 正确;
D. 根据光的知识可知:莲花湖湿地公园岸边的美景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像
是虚像,故 D 错误。
故选 C。
4. 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了热学知识后归纳总结的四个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一定变化,温度也一定变化
B.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使同一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C.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 1 千克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其热值一定越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一定变化,但如果物体是晶体,温度不一定变化,
比如晶体的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却保持不变,故 A 错误;
B. 根据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可知,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都可以使同一物
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故 B 正确;
C.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小水珠,故 C 错误;
D. 根据热值的定义可知:1 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其热值一定越小,故 D
错误。
故选 B。
5. 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甲所示,纸飞机离手后,还会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B. 如图乙所示,足球 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消失,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如图丙所示,跳水运动员起跳时,使跳板弯曲的力是跳板发生形变产生的
D. 如图丁所示,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离开手的纸飞机能继续飞行,是因为纸飞机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了惯性的作
用,故 A 错误;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足球在运动过程中,若所有外力消失,足球将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和
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正确;
C.由图可知,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人对跳板的压力使跳板发生了弹性形变,这样跳板
对跳水运动员的弹力才能把运动员高高的弹起,故 C 错误;
D.跳远运动员起跳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只受到重力,由于受力不平衡,所以
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 D 错误。
故选 B。
6. 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 L甲∶L乙=1∶2,
质量之比 m甲∶m乙=2∶3,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
p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8∶3
C. p甲∶p乙=2∶3
【答案】D
【解析】
B. ρ甲∶ρ乙=3∶4
D. p甲∶p乙=8∶3
【详解】AB.由题意可知,甲、乙是两个正方体物块,且边长之比
L甲∶L乙=1∶2
所以根据 V=L3 可得,两物块的体积之比为
V V
甲 乙
:
1:8
甲、乙两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甲
乙
甲
m
V
m
V
甲
乙
乙
m
V
甲
甲
V
m
乙
乙
2 8
3 1
16
3
故 AB 错误;
CD.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压力之比
F
F
甲
乙
G
G
甲
乙
甲
m g m
m g m
乙
甲
乙
2
3
由题意可知,甲、乙是两个正方体物块,且边长之比
L甲∶L乙=1∶2
所以根据 S=L2 可得,两物块的底面积之比为
S
:
S
1: 4
甲 乙
再根据
Fp
可得,甲、乙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S
p
p
甲
乙
甲
F
S
F
S
甲
乙
乙
F
F
甲
乙
S
S
乙
甲
8:3
2 4
3 1
8
3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7. 搬运工人为了将笨重的物体装进汽车车厢,常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物体从斜面底端匀
速推上顶端,已知斜面长 5m,高 2m,物体重 1000N,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 500N,则下列判
定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 3 个力的作用,合力为 0
B. 推力所做的功是 2500J
C.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0%
D. 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 100N
【答案】A
【解析】
【详解】A.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推力、摩擦力共 4 个力的作用,
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 0,故 A 错误,符合题意;
B.推力所做的功是
W Fs
总
W Gh
有
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推力做的有用功为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500N 5m 2500J
1000N 2m 2000J
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推力做的额外功为
W
W
有
总
2000J 100% 80%
2500J
W W W
额
总
有
2500J 2000J
500J
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
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f
额
W
s
500J
5m
100N
8. 如图所示,A、B 两个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叠放在同一水平地面
上,分别用水平方向的拉力 F甲和 F乙使 AB 一起向右运动,甲运动的 s-t图像和乙运动的 v-t
图像分别如图丙、丁所示,已知 F甲=1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甲
【详解】AD.A、B 两个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叠放在同一水平地面
上,根据 s-t、v-t图像分析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甲图可知,A、B 与地
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为 10N,图乙中,与地面之间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而 B 给 A 的摩擦力刚好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相等,且与 A 给 B 的摩
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为 A 给 B 的摩擦力与 F乙为一对平衡力,因此 F乙=10N,故 A 错误,
D 正确;
B.甲图中,A 木块相对与 B 木块静止,无摩擦力产生,摩擦力为 0,故 B 错误;
C.根据 s-t图像可知,甲图中运动的速度为
v
甲
=
s
t
甲
甲
=
6m
2s
3m/s
乙图中运动的速度为 6m/s,由 P Fv 可知,力 F甲与拉力 F乙的功率不相等,故 C 错误。
故选 D。
9. 家里浴室装有排气扇和照明灯,在使用时,有时需要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下
列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C.
【答案】A
【解析】
B.
D.
【详解】A.当两开关同时闭合,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只闭合 S1,电灯单独工作,只闭
合 S2,电动机单独工作,故 A 符合题意;
B.当开关同时闭合,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只闭合 S1,电灯单独工作,但不能让电动机
单独工作,故 B 不符合题意;
C.开关同时闭合,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只闭合 S1,电动机单独工作,但不能让电灯单
独工作,故 C 不符合题意;
D.当闭合 S1 时,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当开关同时闭合,灯泡被短路,只有电动机工作,
但不能让电灯单独工作,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0.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灯泡 L1、L2 都发光。一段时间后,由于某个灯
泡发生故障,使两灯都熄灭,且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灯泡 L1 和 L2 发光时,两灯并联
B. 灯泡熄灭是由于灯 L2 断路造成的
C. 灯泡熄灭是由于灯 L1 断路造成的
D. 灯泡熄灭是由于灯 L2 短路造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测量的是 L1 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此时电压表示数要小于电
源电压,故 A 错误;
BCD.某灯泡发生故障,两灯泡都熄灭,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现象,电压
表的示数比原来还大,说明电压表和电源之间是接通的,即测量的是电源电压,所以故障是
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 L1 断路造成的,故 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11. 如图所示,灯泡规格为“5V
2.5W”(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
Ω 1A”,电流表所选量程为“0~0.6A”,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3V”,电源电压恒为 9V,闭
合开关,在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该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4.5W
B. 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 8Ω~50Ω
C. 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D.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 6V~7.5V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灯泡规格可求灯泡的电阻为
2
UR
L
P
L
L
2
(
)
5V
2.5W
10
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3V”,则可求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UI
R
L
3V
0
1
0.3
A
根据 P=UI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功率为
P UI
9V 0.3A=2.7W
故 A 错误;
B.当电路中电流最大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为 0.3A,则电路中的电阻为
UR
I
9V
0.3A
30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阻为
R
滑小
=
10
20
30
R R
L
0~ 5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为 20
C.因为电压表测灯泡电压,电压表最大测量电压为 3V,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因此灯泡不
,故 B 错误;
能正常发光,故 C 错误;
D.当灯泡电压最大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压最小,由题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压为
U
最小
=
U U
L
最大
=9V -3V=6V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大时,分得的电压最大,当滑动变
阻器全都接入电路中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压为
UI
R
9V
10Ω+50Ω
0.15A
U
滑最大
=
IR
滑最大
=0.15A 50
7.5V
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 6V~7.5V,故 D 正确。
故选 D。
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R2 是定值电阻,A、B是滑动变阻器 R的两个端点,当 S、
S1、S2 都闭合,滑片 P 位于 A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3W;只闭合 S、S1,滑片 P 位于 AB
的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 4V,电流表示数为 I1,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P1;只闭合 S、S2,
滑片 P 位于 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 2V,电流表示数为 I2,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P2,已
知 P1:P2=1:2(各元器件均在安全工作范围),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