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 9 月月考试
题及答案
一、(10 分)
Ⅰ阅读(共 55 分)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从未过时
①“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雨水节气来到,全年的农业周期才算正式开始。从立
春到雨水,两个节气的更替,降雪变为下雨,越冬作物开始返青,草木萌动,世界一派生机
盎然。
②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
知识体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
这首国人几乎都会背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看到古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虽然我们现
在有了很多关于气候关于农业的科学知识,但二十四节气从未过时。它不仅是深受农民重视
的“农业气候历”,同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③二十四节气无疑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中国是世界少数几个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早
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驯化了水稻和小米等作物,栽桑养蚕、驯养动物。
主要的农业区在黄河流域,那里处于中纬度,四季分明,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
化与物候特征,周而复始。但只有农耕文明并不足以产生二十四节气,还要有发达的天文学。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相当发达,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来
度量日影长短的,有了它,就可以确立冬至与夏至时间。然后通过数学推算,将太阳运行一
年分成二十四等份,确立每一个节气的时间。
④当然,二十四节气传承至今还有很多因素。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相互
影响。农家成为其中重要流派之一,并在诸子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当时的老庄哲学影响深远,老子强调“道法自然”,庄子崇尚自然,这些思想都影响到后来
的农家学派。代表农家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四篇所体现
的农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老庄思想的直接体现。
⑤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催生了影响深远的重农抑商思想,为二十四节气产生提供政策
方面的支持。农业在秦汉时期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的主体,种植成为重中之重,养殖、经商等
行业不被鼓励,秦律中耕牛得到特别保护,随意宰杀耕牛是要判死刑的。没有重农的思想传
统,二十四节气也不可能深入中华民族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⑥今天,二十四节气仍与农业息息相关,什么时候耕地、播种、除草、收获,都要遵循
节气之规。比如山西南部是冬小麦的主产区,有节气谚语曰:“麦长四季春为主,十年九春
早”“立春天还寒,麦田浇灌莫停歇”“小满芝麻芒种谷”……
⑦当代中国农业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诸如化肥、农药与机械,其中化肥与农药在做
出贡献的同时,也导致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河流水质下降等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更
多地利用传统的农耕智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建立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生态文明。这些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要认真考虑的。
⑧二十四节气的思想理念,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们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追求。历
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草木鱼虫、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
架中,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这也许是二十四节气永远不会过时的
原因吧。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 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十四节气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反映了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
B. 二十四节气已融入耳熟能详的诗歌中,体现了古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C. 二十四节气一直得到农民的信赖,是他们开展农业种植的“农业气候历”。
D. 二十四节气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也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2.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与发达的天文学。
B. 春秋时期互有影响的诸子百家思想
C. 独特的天人合一的农家思想。
D. 影响深远的重农抑商思想。
3. 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从未过时”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 D
2. B
3. 实现农业现代化依然要遵循二十四节气的理念和智慧;二十四节气的思想理念能让今天
的我们依然保持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D.依据第②段“它不仅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同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和行为准则”可知,二十四节气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有深刻影响而非决定
因素。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B.依据第④段“当然,二十四节气传承至今还有很多因素。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各种
思想相互影响。农家成为其中重要流派之一,并在诸子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
一的思想。当时的老庄哲学影响深远,老子强调‘道法自然’,庄子崇尚自然,这些思想都
影响到后来的农家学派”可知,只有老庄哲学对农学思想有一定影响。并不是选项所说的
“春秋时期互有影响的诸子百家思想”。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可结合第⑦段“当代中国农业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
诸如化肥、农药与机械,其中化肥与农药在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导致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
变薄、土壤酸化、河流水质下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科学技术,
同时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更多地利用传统的农耕智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和第⑧段“二十四节气的思想理
念,……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草木鱼虫、天地万物都被容纳
在节气的框架中,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来概括作答,意对即可。
二、(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妈妈做的菜咸了
①前几天,看到一位博主讲了一个故事。她妈妈有一次在家里做菜,做好之后让她尝尝,
吃完第一口她就说:“菜做咸了。”妈妈很惊讶,因为配料跟平时加的量一样,然后两个人
就开始找原因,最后发现,新买的酱油比之前的咸很多。
②博主后来把这件事发到了网上。令她奇怪的是,有网友在留言区喷她,“不尊重妈妈
的劳动成果”“吃现成的还挑三拣四”。博主无法理解,自己的直言并没有让妈妈生气,而
且找到原因之后,妈妈也很开心。但是为什么在某些人眼里就变成“不尊重妈妈”“伤害妈
妈自尊”。后来她弄明白了:在某些人眼里,自己某件事做得不好,是不准别人说的,哪怕
对方只是合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寻找解决方案。你提了,就是不尊重他,就是伤了
他的面子。
③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你指出对方的问题,他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没错;
你批评对方的方案,对方认为你在针对他;你提出一个不同的意见,他马上开始反驳你。作
家郑一群说:“总是把面子看得比天大的人,是很难有出息的。”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不稳
定的高自尊,意思是一个人把自尊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一旦感觉别人说他不好,对他不
恭,就会失衡。一旦折损了他的面子,他就要千方百计地找回来。他们永不知错,永不认错。
不仅很难成长,抗挫折的能力也异常脆弱。
④刘邦被项羽击败过多次,最惨的时候只剩自己独自逃命,但是后来每次都能重整兵马,
东山再起。项羽则不然,他太爱面子,一次失败也无法承受。兵败乌江,他本来可以回到江
东,重整兵马,来日再战。但是他却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己一生英雄,最后却吃了败
仗,还不如死了好。
⑤《说面子》一文里讲:太爱面子的人就像多了一条辫子,你只要一揪着辫子,身体就
整个跟着你走。这种人其实很愚蠢,他们的所有行动被面子驱使,而不是被事情驱动。为了
维护面子斗气、赌气,自己的学识能力没有半点进步不说,遇到挫折、失败,面子找不回来,
整个人也就垮了。《五维学习力》里有这样一个观点:聪明人能够把“我”和“我的行为”
分开,做到这一点的人,通常不会太在意面子。简单说就是:人事分离。我是我,我做的事
情是我做的事情。但是有些爱面子的人,会把人和事情混为一谈,无形中把事情复杂化了。
⑥有个编剧朋友也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他有一次写剧本,写得非常投入,最后被自己
笔下的人物感动得稀里哗啦。交稿的时候,他很平静,完全没有以前的担心,因为他觉得自
己这个剧本写得太棒了,不会有任何问题。交稿之后,他甚至把过去推掉的酒局都约了回来,
整整一周都沉浸在快乐中。一周后,本来以为会迎来甲方的夸赞,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对方
的一顿痛批。甲方有个编审老师,对他的剧本进行了 360 度无死角的批判和否定。自己的得
意之作,被批得一无是处,他整个人都傻了。会议室这么多人,他又尴尬又羞愧,恨不得找
个地缝钻进去。他感觉对方在故意侮辱他,但对方还没付尾款,他不得不忍着。忍着忍着,
他听进去了两句批评,突然觉得对方说得有点道理。他开始以审视的角度,跟着编审的思路
一起将了后半部分的剧本,发现这位编审的批评全是对的。他这才明白,剧本确实有问题,
感觉被侮辱完全是自尊心作祟。后来,他直接跳槽跟着这位编审干了。老师对他也不藏私,
倾囊相授。一年多后,他的剧本大火,单集稿酬翻了一番。
⑦他说:一个人把面子放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正,是一种高级进化的本领。
正是他放下了面子,听取了编审老师的意见,才有了自己事业上的进步和飞跃。
⑧法国作家尤瑟纳尔讲:世界上最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如果一直把面子看得比天大,
那只能困在原地,寸步难行。强者心中都是事,弱者心里全是我。那些真正能做成事的人,
会屏蔽各种评价,而去专注地捕捉反馈,从而让自己做得更好。
⑨有人曾经采访过世界首富马斯克,问他人生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他思索良久,说人生
最大的挑战是“纠正性的反馈回路”。意思是说:工作的过程当中,可以及时获得反馈,纠
正错误,随时改进,不让自己偏航的能力。但是随着自己成为世界首富,身边的人往往总是
奉承夸赞,他担心自己无法得到正确的反馈。别人怕批评伤了面子,他却怕别人不敢批评,
导致他失去改错的可能,成长的机会。
⑩中国古人常说:闻过则喜。那些真正愿意指出你问题的人,是你人生中的贵人。学会
把人和事分离开来,把心撑大,把脸皮练厚,把所有问题,都当成完善自己的必由之路。这
才是一个成年人真正应该拥有的认知和格局。
(文/洞见,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4. 读①②段,博主为什么对网友的留言感到奇怪?
5. 读③④段,简要概括第③段开头所说的“这样的人”有哪些特点?
6. 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太爱面子的人“其实很愚蠢”?
7. 结合全文,作者认为一个成年人真正应该拥有哪些认知和格局?
【答案】4. 博主的言行并未让妈妈生气,找到原因后妈妈也很开心,但网友却认为博主不
尊重妈妈。
5. 爱面子;不知错不认错;抗挫折能力差。
6. (1)所有行动被面子驱使,学识能力没有进步;(2)把人事混为一谈,导致事情复杂化。
7. (1)无需太在意面子,要学会人事分离。(2)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正。(3)尊重
那些指出你不足的人(能接受别人的批评)。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第②段中的“自己的直言并没有让妈妈生气,而且找到原因之后,妈妈也很开心。但是
为什么在某些人眼里就变成‘不尊重妈妈’‘伤害妈妈自尊’”可得:博主的言行并未让妈
妈生气,找到原因后妈妈也很开心,但网友却认为博主不尊重妈妈。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第③段中的“一旦折损了他的面子,他就要千方百计地找回来。他们永不知错,永不认
错。不仅很难成长,抗挫折的能力也异常脆弱”可得:爱面子;不知错不认错;抗挫折能力
差。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第⑤段中的“他们的所有行动被面子驱使,而不是被事情驱动。为了维护面子斗气、赌
气,自己的学识能力没有半点进步不说”可得:所有行动被面子驱使,学识能力没有进步;
根据“会把人和事情混 为一谈,无形中把事情复杂化了”可得:把人事混为一谈,导致事
情复杂化。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第⑤段中的“通常不会太在意面子。简单说就是:人事分离。我是我,我做的事情是我
做的事情。但是有些爱面子的人,会把人和事情混为一谈,无形中把事情复杂化了”可得:
无需太在意面子,要学会人事分离。
根据第⑦段中的“一个人把面子放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正,是一种高级进化的本
领”可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正。
根据末段中的“那些真正愿意指出你问题的人,是你人生中的贵人”可得:尊重那些指出你
不足的人。
三、(7 分)
阅读《水浒传》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晁盖回到寨中,心中甚忧。众将劝道:“哥哥且宽心,休得愁闷,有伤贵体。往常宋公
明哥哥出军,亦曾失利,好歹得胜回寨。今日混战,各折了些军马,又不曾输了与他,何须
忧闷?”晁盖只是郁郁不乐。一连三日搦战,曾头市并不曾见一个。
第四日,忽有两个僧人直到晁盖寨里投拜。军人引到中军帐前,两僧人跪下告道:“小
僧是曾头市上东边法华寺里监寺僧人;今被曾家五虎不时常来本寺作践罗造,索要金银财无
所不至!小僧尽知他的备细出没去处,只今特来拜请头领入去劫寨。剿除了他时,当坊有幸!”
晁盖见说大喜,便请两个僧人坐了,置酒相待。独有林冲谏道:“哥哥休得听信,其中莫非
有诈。”晁盖道:“他两个出家人,怎肯妄语?我梁山泊久行仁义之道,所过之处并不扰民;
他两个与我何仇,却来掇赚?况兼曾家未必赢得我们大军,何故相疑?兄弟休生疑心,误了
大事。我今晚自去走一遭。”林冲苦谏,道:“哥哥必要去时,林冲分一半人马去劫寨,哥
哥只在外面接应。”晁盖道:“我不自去,谁肯向前?你却留一半军马在外接应。”林冲道:
“哥哥带谁人去?”晁盖道:“点十个头领分二千五百人马入去。十个头领是:刘唐、呼延
灼、阮小二、欧鹏、阮小五、燕顺、阮小七、杜迁、白胜、宋万。”
当晚造饭吃了,马摘铃,军衔枚,夜色将黑,便悄悄地跟了两个僧人直奔法华寺来。晁
盖看时,却是一座古寺。晁盖下马,入到寺内,见没僧众,问那两个僧人道:“怎地这个大
寺院没一个和尚?”僧人道:“便是曾家高生薅恼,不得已,各自归俗去了;只有长老并几
个侍者,自在塔院里居住。头领暂且屯住了人马,等更深些,小僧直引到那厮寨里。”晁盖
道:“他的寨在那里?”和尚道:“他有四个寨栅,只是北寨里便是曾家兄弟屯军之处。若
只打那个寨子时,这三个寨便罢了。”晁盖道:“那个时分可去?”和尚道:“如今只是二
更天气,且待三更时分,他无准备。”初时听得曾头市上时,整整齐齐打更鼓响;又听了半
个更次,绝不闻更点之声。僧人道:“这厮想是都睡了。如今可去。僧人当先引路。”晁盖
带同诸将上马,领兵离了法华寺,跟著便走。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处不见了两个僧人,前
军不敢行动;看四处时,又且路径甚杂,都不见有人家。军士却慌起来,报与晁盖知道。呼
延灼便叫急回旧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震地,一望都是火把。晁盖
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见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扑的一箭,正中晁盖
脸上,倒撞下马来;却得三阮,刘唐,白胜五个头领死并将去,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
村口林冲等引军接应。刚才敌得个住。两军混战,直杀到天明,各自归寨。
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
9. 请根据选段内容,概括晁盖的性格特点,两点即可。
【答案】8. 晁盖被僧人哄骗欲夜袭曾头市反中箭。
9. 草率(性急、冒失)、固执(自负、倔强)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根据“两个和尚到晁盖寨里来投拜”“晁盖带同诸将上马,领兵离
了法华寺,跟着和尚”“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处却不见了两个僧人,前军不敢行动。看四
边路杂难行,又不见有人家”“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
可概括为晁盖被僧人所骗,去攻打曾头市,却中埋伏被箭所伤。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林冲劝晁盖“休得听信,其中莫非有诈”时,晁盖道:“兄弟
休生疑心,误了大事。今晚我自去走一遭”这表现了他的轻信、草率;林冲建议“我等分一
半人马去劫寨,哥哥在外面接应”时,晁盖道:“我不自去,谁肯向前?你可留一半军马在
外接应”,这表现了他的固执。
四、(3 分)
10.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交代自己被贬谪的原因,“朝奏”而“夕贬”,可见朝廷降罪的速度极快。
B. 颔联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诚,为了“除弊事”,根本就不在惜自己年迈体衰。
C. 颈联触景生情,“家何在”“马不前”流露出内心对冲动上奏导致获罪的后悔。
D. 尾联照应诗题,回应侄孙来送行的心意,也表达了此行可能客死他乡的悲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赏析。
C.有误,颈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既写路途
艰难,又写仕途险恶,借景抒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系家人的愁苦和深感前途渺茫的
忧思。并无后悔之意。故选 C。
五、(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
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
害。”尉既出,又遣徽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知忠州,有蛊者①畜蛊杀人之恶俗,尚宽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
于理②,大化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