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 答案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一、古诗文(35 分) (一)默写与运用(13 分) 1. (1)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 (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4)小明在月夜欣赏湖光美景,不禁想起了《岳阳楼记》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比喻句。 【答案】 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 日光下澈 ③.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 浮光 跃金 ⑤. 静影沉璧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 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重点字“济、沧、澈、 浮、跃、璧”的书写。 (二)(2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 东坡诗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
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 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阳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 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③,而人或谓之不韵。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指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海外诗:指苏东坡被贬海 南所作的诗。④气索:气短,指没面子。 2. 【丙】文中的“东坡”指的就是【甲】【乙】两篇作品的作者(原名)______。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 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2)前后类.如此( ) A. 世人再也不会说我的文章啊! B. 世上不会有人说到我了啊! C. 世上的人再也不会说到我啊! D. 世人不会说到我的文章啊! 5. 【甲】【乙】两篇作品中,都有涉及“月”的语句。【甲】词中“月有阴晴圆缺”一句, 写出月亮____________ 的特点;【乙】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一句,描绘出月色____________的特点。 6. 根据【丙】文内容,东坡诗文“为人所传诵”的具体表现有:(1)____________;(2) 苏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很流行;(3) 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7. 分析【甲】【乙】两篇作品在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四个方面的共性。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 苏轼 3. ①. 寻找 ②. 像、类似(或大抵、大致) 4. C 5. 6. ①. 【甲】词:变化无常/形态各异 ②. 【乙】文:澄澈/皎洁 ①. 每当读到东坡的诗文,欧阳修一整天都会为此高兴。(或:欧阳修对苏轼的创作 大为赞叹) ②. 朝廷用钱禁止东坡诗文的传播,但是禁得越严,流传的诗文越多(或: 人们以收集到的东坡诗文多而相互夸赞。) 7. ①. 都是苏轼在人生不如意(失意、遇挫)之时所写 ②. 都写到了“月” ③. 都运用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或: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④. 都表现出苏轼豁达、乐观 的人生态度。 【解析】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 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水 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记承天寺夜游》都是他的作品。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寻,寻找; (2)句意:(欧阳修)前前后后就像这样。类,像、类似。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翻译文言文句子时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对于重点词语要做到翻译准确、字字落 实。 重点词:更,更加;道著,谈论、谈及,句意为:世上的人们再也不谈论我了!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甲】词中“月有阴晴圆缺”,意思是月亮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明亮皎洁的时候,有美 满浑圆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写出了不同时候月亮形状姿态各异的特点;【乙】文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 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写出了月光如水, 点出了月亮澄澈透明的特点。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丙】文中“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为总说。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 后类如此”能够看出欧阳修对苏轼的诗文大为赞叹;从“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能看 出苏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很流行;从“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 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能够看出虽然朝廷用钱禁止东坡诗文的传播,但是禁得越严,流传 的诗文越多,并且文人士大夫以诵坡诗为豪。这些都是苏东坡的诗为人所传诵的具体表现。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在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四个方面的共性。《水调 歌头》作于苏轼外放密州之时,《记承天寺夜游》作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因此可以看出在 写作背景上,【甲】【乙】两篇作品都是苏轼在人生不如意之时所写;在写作内容上,《水调 歌头》借月表达情感,《记承天寺夜游》借赏月排遣情感,因此在写作内容上,【甲】【乙】 两篇作品都写到了“月”;《水调歌头》中作者由月亮的阴晴圆缺想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记承天寺夜游》中由月光澄净,竹柏树影想到积水与水中藻荇,因此在写作手法上,【甲】 【乙】两篇作品都运用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远隔千里的亲 人的怀念之情,但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记承天寺夜游》中既写出了作 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写出了被贬的无奈以及自我排遣的乐观与豁达,因此在情感上,
【甲】【乙】两篇作品都表现出苏轼豁达、 乐观的人生态度。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丙辰年(公元 1076 年)的中秋节,通宵痛饮直至天明,大醉,趁兴写下这篇文章,同时抒 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 么日子。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 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 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 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 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 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 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 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丙】 东坡写的诗词,一下笔就被人们传诵.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 都为此高兴,前前后后就像这样。一天与欧阳棐谈论文章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 住我这句话:“三十年后,世上的人们再也不谈论我,不传颂我的名声了!”宋徽宗年间, 苏轼在流放到海南的时候,作的诗很流行,年轻的读书人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诗文)了。 这时候 朝廷虽然曾经禁止(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赏赐的钱增加到 80 万贯,但是禁 得更严密传诵更多,年轻的读书人经常凭借(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多相互夸赞,士大 夫没有熟读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有面子(气短),而且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二、现代文(35 分) (一)(16 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人贵有自知之明 ①“自知之明”一词出自《老子》:“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一个严于解剖自己 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但人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是比较难的,解剖别人易,解剖自己 难。所以,人们又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意思是说能清楚认识自己是最明智、最难能可贵 的。
②人贵有自知之明,难的是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和真正自 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人生如 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 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真正做到自知之明。 ③可现实中人们常常秤重自己,过于自信和自重,总觉得高人一等,办事不知轻重,而 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悲剧。当然也有秤轻自己的人,其表现为往往自轻和自贱,总以为自不 如人,自惭形秽,而经常处于无限的悲苦之中。 ④那么,人如何才能做到“自知之明”呢?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自知 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因为自省才能自制自律,自律才能自尊自重,自重才能自 信自立。人要有自省吾身的意识,更要有严于剖己的态度。严于剖己就是要对自己的言行表 现进行思考分析,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自知。人具备了自知之明的胸襟,其人格顶天 立地,其行为不卑不亢,其品德上下称道,其事业左右逢源。 ⑤“自知之明”与“自知不明”一字之差,两种结果。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飘飘 然,忘乎所以,看不到问题,摆不正位置,找不准人生的支点,驾驭不好人生命运之舟。在 人心浮躁的今天,_____不能正确对待自己,_____很容易受到诱惑,以致酿成许多人生苦果。 而自知之明关键在“明”字,对自己明察秋毫,了如指掌。因而遇事能审时度势,善于趋利 避害,人生道路也会更顺畅。可见,自知之明对于为人处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⑥从另一层面上讲,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 是长。自知度越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 自己学识的短浅。知无止境学无涯。因此,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竭动力。 (有删改) 8.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使……也 B. 如果……就 C. 不仅……而且 D. 虽 然……但是 9.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10. 有同学认为,第④段画线句放在第⑤段结尾处更合适。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 【答案】8. B 9. (1)人贵有自知之明。(2)做到自知之明的方法。(如何做到自知之 明?)(3)解剖别人易,解剖自己难。(4)要有严于剖己的态度。(5)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 竭动力。 10. 我赞同,画线句阐述了自知之明对于个人人格、行为、品格及事业的重要意义:而第④ 段主要论述的是做到自知之明的方法,第⑤段则论述了自知之明对为人处事的重要意义(人 有自知之明的重要意义),画线句与第⑤段论述内容是一致的,所以放在第⑤段更为合适。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 “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很容易受到诱惑”之间,前者为条件,后者为结果,前者引起后 者,因此应该使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但分句之间存在逻 辑关系的对立;“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前分句中某种情况出现能够引起后分句中另 一种情况的出现;“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 故选 B。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1)本文围绕着人要清晰的认识自己以及如何做到有自知之明,因此可以判断出文章标题 “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中心论点; (2)本文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人贵有自知之明,同时和第②③段共同点出了自知之明可 贵的原因,第④段点出做到自知之明的方法,第⑤⑥段点出了自知之明的重要意义,因此(2) 处应为“做到自知之明的方法”; (3)文中第①②③段点出了自知之明可贵的原因,从第①段“但人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是
比较难的,解剖别人易,解剖自己难”能够看出,第一个原因是:解剖别人易,解剖自己难; 因此(3)处应为解剖别人易,解剖自己难; (4)根据文中第④段“人要有自省吾身的意识,更要有严于剖己的态度”可以看出,要做 到有自知之明,需要先做到:一有自省吾身的意识,二有要有严于剖己的态度;因此(4) 处应为要有严于剖己的态度; (5)文中第⑤⑥段点出了自知之明的重要意义,第⑤段论证了有自知之明“遇事能审时度 势,善于趋利避害,人生道路也会更顺畅”,第⑥段则论证了“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竭动 力”;因此(5)处应为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竭动力。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据。 第④段画线句意思是具备自知之明对于其人格、行为、品德、事业都有巨大的帮助,这句话 强调了自知之明的重要意义。文章中第④段主要强调的是“人如何才能做到自知之明”,因 此第④段画线句与第④段内容并不相符;文章中第⑤⑥段点出了自知之明的重要意义,其中 第⑤段“自知之明对于为人处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知强调的是自知之明对于“为人处 事”的重要性,第⑥段“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竭动力”,强调自知之明对于“求知”的重要 性,因此第④段画线句放在第⑤段更加合适。 (二)(19 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学琴 杨葵 ①在钢琴家黄亚蒙家吃饭聊天时,我问她:“这把年纪了,我还想学门乐器,有可能 吗?”亚蒙想了想答道:“古琴。” ②几天后,在友人的引领下,我坐在余青欣老师家里。余老师,虞山吴派....嫡传弟子。 ③说实话,在余老师家的前一个小时,我很失望。她身着居家服,颜色搭配有点粉艳。 家里摆设全无章法,家具天长日久,颜色淡了,干裂起皮。 ④许是和友人久不相见吧,东家长西家短地叙旧,基本没理我。我也不哼不哈,面露微 笑听她们聊。心想,可能确实不想收学生吧。也好,这么碎叨我也有点儿杠不住。 ⑤不想正在这时,余老师突然起身:“瞧我,又忘了,学琴是吧,来吧……”地领我进 了书房,在一侧琴前坐定。这一系列移动,话可没停:“今儿太高兴了,老忘正事儿,那什 么,我先弹一段儿你听听吧,你坐那儿。” ⑥突然话就止住。只见地她两手抚住琴面,弹出第一个音符的瞬间,余老师像完全变了 个人,碎叨、粉艳,顷刻灰飞烟灭,她笃定、沉稳,又深情尽在。右手抹挑勾剔,左手吟猱 绰注,无一不恰到好处。一曲弹完,我神游已远。只听余老师问道:“行吗?愿意学吗?” ⑦还有什么可说的啊!从此每用三晚 8 点,我去余老师家学琴。
⑧《仙翁操》《秋风词》《酒狂》《阳关三叠》,这四首曲子打基础。学完“阳关”那天, 余老师听我磕磕绊绊地弹完,居然鼓励说:“虽然弹得太生,但是不俗,这很难。下次可以 学新曲子了。但是这首还得使劲儿练啊。”说完又正色道:“从现在起,要跟你定条规矩, 在我这儿学的曲子,不练够两千遍,绝不许在外人面前弹。”看她那么严肃,我只能礼真地 点头。她又补充道:“这不是我的规矩,这是虞山吴派....的规矩,你现在初学,将来如果 能 弹出点样儿,也要算到虞山吴派....门下啊。” ⑨慢慢地和余老师越来越熟,就有点儿理解初识时她那份碎叨了。好多年前,余老师离 了婚,上有老下有小,余老师又清高,不愿意撒开来收学生,日子过得清苦。但她说了:“这 都不叫事儿,等着我去完成的大事儿还多着呢,我顾不上这些。”她说的大事儿,是要一曲 接一曲地打古谱,要传承好门派,不能在她这一辈塌下来。因清高而清苦,日常生活艰辛又 肩扛大任,耗的时日久了,碎叨也算一种排______(qiǎn)吧。 ⑩时光流转,我渐渐忙碌起来,琴课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之是越去越少,直至干 脆不去了。开始自己还练练,渐渐地,琴也成了摆设。 ⑪后来,很久没有余老师的音讯,有一天刷微博,看到有人给我评论,说猜博主可能学 过古琴。余老师留言回复:“对,虞山吴派....门下。”我一头汗,心里愧到想找条地缝。一愧 不知余老师何时也注册了微博,我都没关注;二愧我如此半途而废没出息,余老师还以这种 方式鼓励我。 ⑫我想当面向她忏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抹”“挑”“勾”“别”“吟”“猱 náo”“绰 chuò”“注”是古琴弹奏的不同指 (有删改) 法。 11.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排______(qiǎn) 12. 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余老师和“我”之间发生的事 余老师的特点 “我”对余老 师的情感态度 余老师与友人聊天,忽略了“我”。 爱碎叨 (5)______ 余老师弹琴给“我”听,收“我”为 弟子。 (3)____________ 敬佩 (1)____________ 教学认真严肃 余老师向“我”诉说自己肩抗的重 以“传承门派”为己 (6)______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