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20 分
各位同学请注意:务必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不得分。千万记住哦!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 2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深霄.(xiāo)
狭隘.(yì)
谨.慎(jǐn)
哺.乳(pǔ)
纯悴.(cuì)
熏陶.(táo)
巧妙绝伦.(lún)
浮光掠.影(lüè)
大庭.广众(tín
震憾.(hàn)
墨.守(mè)
无精打采.(cǎi)
A. 契.约(qì)
B. 粗拙.(zhuō)
C. 服侍.(shì)
ɡ)
D. 真挚.(zhì)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深霄——深宵,哺.乳(pǔ)——bǔ;
B.狭隘.(yì)—— ài,纯悴——纯粹;
D.震憾——震撼,墨.守(mè)——mò;
故选 C。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绚丽的青春,总是让我们心潮澎湃。沐浴着阳光,满怀炽热的激情,带着无限______,
牢记师长的谆谆教诲,______地奔向未来。即使今天的我们步履蹒跚,但______有汗水的奠
基,梦想的大厦就不会坍塌,热血一定会______力量,明天一定会争奇斗妍。
不屈不挠
锲而不舍
不屈不挠
锲而不舍
只要
只要
只有
只有
迸溅
迸发
迸发
迸溅
A. 幻想
B. 憧憬
C. 幻想
D. 憧憬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幻想:虚而不实的思想;憧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结合“沐浴着阳光,满怀
炽热的激情,带着无限_____”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我们对青春的美好向往,故
应选填“憧憬”;
不屈不挠: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结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合“牢记师长的谆谆教诲,______地奔向未来”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我们有恒心
有毅力地奔向未来,故应选填“锲而不舍”;
“只要”表示充分非必要条件;“只有”表示必需的条件。结合“但______有汗水的奠基,
梦想的大厦就不会坍塌”可知,句中所填的词语是表示充分非必要条件,故应选填“只要”;
迸溅:向四外飞溅;迸发:一起爆发出来。结合“热血一定会______力量”可知,句中所填
词语是用于形容热血爆发力量,故应选填“迸发”;
故选 B。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手拉大手,撑起一片天”的主题植树活动,掀起植树造林、校园绿化活动的热潮。
B. 高速铁路网不断延伸,运营里程向着近 4 万多公里迈进。
C.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在家也能上课,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身处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
D. 阅读素养对民族、对个人、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养。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病句修改。
B.“近”与“多”语义矛盾,去掉“多”;
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环境”;
D.语序不当,改“对民族、对个人、对国家”为: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
故选 A。
4.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北京的冬奥场馆,当下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
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将“双奥之城”的荣
耀载入冬奥史册的同时,也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宝贵..的体育文化财富。
A. 文中加点词语“成为”是动词,“宝贵”是形容词。
B. 文中画线的“独特风景”“文化财富”两个短语均为偏正短语。
C. “北京的冬奥场馆,当下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一句中,“当下”是定语。
D. “‘冰丝带’‘冰立方’‘冰之帆’等场馆不仅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所有使命,而且向世
界传递出中国式的浪漫。”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C.分析有误。“北京的冬奥场馆,当下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一句中,“当下”是补语。
故选 C。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5.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B.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我们学过他的诗歌有《夜雨寄北》和《己亥杂
诗》。
C. 格列佛在大人国海边休养时,老鹰将他住的房子叼走,格列佛最终掉进海里,被路过的
船只救起,回到了英国。
D. 《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先生批判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不顾人情,灭绝人性的“孝
道”。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B.《己亥杂诗》是清朝诗人龚自珍的作品。故选 B。
6. 品读文学名著,光照前行之路。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名著具体情节,写出你
从人物身上汲取到什么力量,指引你前行。
备选人物:①江姐
②鲁智深
③鲁滨逊
④朱赫来
【答案】示例:
①江姐面对敌人将竹签插入十指的酷刑,江姐毫不畏惧,她坚强的意志给我力量,照亮我前
行之路。
②鲁智深当金氏父女被欺压时,鲁智深挺身而出,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下了金氏父女,他维
护正义的勇气,砥砺我前行。
③鲁滨逊鲁滨逊因海难流落无人荒岛,他盖房子、种粮食,一个人独自生活了 28 年,他坚
毅顽强的精神,指引我前行。
④朱赫来被士兵用枪抵着后背的朱赫来,面不改色,临危不惧,他镇定勇敢的品格,激励我
前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与阅读启示。
可结合名著中与人物的相关情节,来谈人物带给我们的启示即可。
示例一: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
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铸成的!”她的宁死不屈,顽强的意志给予我前行的力量。
示例二:鲁智深下山,在桃花村遇桃花山二头领小霸王周通欲强娶刘太公之女。鲁智深为刘
太公解除逼婚之忧,假扮太公小女,打了来庄逼亲的周通。他的打抱不平,见义勇为的精神
使我深受感动,激励我前行。
示例三:鲁滨逊身陷荒岛,怀着生存下去的希望,利用自己的学识及智慧,建起了房子,造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了木船,种了大麦、稻谷,还养了山羊,制作陶器等,保证自己生活所需。一次又一次的困
难,并没有让他放弃希望,他依然在岛上好好生活着。他让我相信在人生路上只要有希望,
就永远不会绝望,激励着我前行。
示例四:朱赫来在保尔成长中遇到问题时,便会及时地出现,他为保尔排忧解难,指明前进
的方向。在朱赫来的指引下,保尔百炼成钢,最终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他的
神圣高大的形象使我敬佩,他的助人精神指引我前行。
7. 古诗文默写。
(1)会当凌绝顶,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夕日欲颓,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精忠报国,建功立业”这一爱国情怀,在时间的长河中历久弥新。李贺《雁门太守行》
中“______,______。”借“黄金台”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辛弃疾《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要为朝廷收复失地,赢
得生前功勋、身后美名的愿望。
【答案】 ①. 一览众山小
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③. 沉鳞竞跃
④. 大漠孤烟
直
⑤.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⑥. 枯藤老树昏鸦
⑦. 报君黄金台上意
⑧. 提携
玉龙为君死
⑨.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⑩. 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
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览、疑、鳞、
竞、郎、藤、携、赢、生、身”等字要正确书写。
8. 对下面两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①。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紧随,引申为撇不开。
A. 甲词“燕然未勒”化用“燕然勒功”的典故,指出“归无计”的原因。
B. 乙词用词精炼,上片“碧”“黄”“翠”展现了一幅多彩的秋景图。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 两首词都是上片着重写景,下片着重抒情,上片写景为下片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D. 两首词都以“泪”作结,泪水中都流露了作者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诗词赏析。
D.根据乙词中的“黯乡魂,追旅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可知,这首词表现了作者的
思乡之情,没有功业难成的哀伤。故选 D。
二、阅读(满分 45 分)
(一)(12 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
【甲】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选自《马说》)
①王孙圉聘于晋①,定公飨②之。赵简子鸣玉以相③,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④犹在乎?”
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
②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⑤,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
口实。又有左史倚相⑥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若
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焉?圣⑦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
(选自《国语·王孙圉论楚宝》,有删改)
【注释】①王孙圉(yǔ)聘于晋:王孙圉访问晋国。聘:访问。②飨(xiǎnɡ):用酒食款待,
宴享。③鸣玉以相:弄响身上的佩玉给(王孙圉)看。鸣:弄响。相:本义察看,这里指给……
看。④珩(hénɡ):系在玉佩上部的横玉。⑤观射父:楚国大夫。⑥倚相:人名,楚国史官。
⑦圣:通达事理。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才美不外见.
B.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未尝为.宝
D. 其.为宝也几何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见.余大喜曰
战于.长勺
或异二者之为.
其.真无马邪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楚之白珩犹在乎?
11. 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
12. 甲文中作者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13. 甲、乙两文都论述了人才的重要性。甲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了千里
马被埋没的原因。乙文用“______,______”揭示人才之所以成为国宝的原因。(请用乙文
中原句回答)
【答案】9. B
10. (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来喂养它。(回答“喂马的人不
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亦可)
(2)楚国的白珩还有吗?
11. 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
12. 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能答出希望统治者
听取人才的意见,让其有优厚的待遇等也可。)
13.
①. 圣能制议百物
②. 以辅相国家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
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见:同“现”,显现/看见;
B.于:都是在;
C.为:作为/心理;
D.其:它/难道;
故选 B。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
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
(1)食:通“饲”,喂。其:指千里马,代词。千里:名词动用,能日行千里。
(2)之:的。珩:系在玉佩上部的横玉。犹:还。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
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意思是:还有左史倚飨,能够说出(先王)的训导和典
章,陈述各种事物。“又有左史倚相”动宾结构,应在“相”后停顿;“能道训典”动宾结构,
应在“典”后停顿;因此断句为: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对统治者的错误做法,
从反面理解,作者则是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要求用乙文中原句回答。
根据提干“揭示人才之所以成为国宝的原因”的提示,找到乙文“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
家,则宝之”可提炼出: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意思是:贤能够掌握和评判万事万物,
以辅佐国家的,就将他当做宝。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
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
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
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
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
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
(楚国大夫)王孙圉在晋国访问,(晋国国王)定公设宴招待他,(晋国大夫)赵简子(佩
带着能发出)鸣响的玉来和他飨见,问王孙圉说:“楚国的白珩还在吗?”(王孙圉)回答说:
“在。”简子说:“它是宝啊,价值多少啊?”
(王孙圉)说:“没(将它)当成宝。楚国所当成宝的,叫观射父,他能发表(上乘的)
训导和外交辞令,来和各诸侯国打交道,使我国国君不会有什么话柄。还有左史倚飨,能够
说出(先王)的训导和典章,陈述各种事物,朝夕将成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国君,使国君不
忘记先王的基业。如果说到白珩,这只是先王的玩物,哪称得上是宝啊?圣贤能够掌握和评
判万事万物,以辅佐国家的,就将他当做宝。”
(二)(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022 年 3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连续 10 年同大家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这既是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出一份力,也是要推
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
好。”
【材料二】
(选自《光明日报》)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改善生态环境的第一要务是植树造
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能够调蓄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可以对垂
直降雨进行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
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计划,为世界作
出了表率,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到 2020 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 23.04%,2000 年至
2017 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 1/4 来自中国;我国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个,约占陆域国
土面积 18%;去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到 87.5%。
历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覆盖率变化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
北方三月,草木萌动,正是植树的季节。辽宁省教育厅日前印发《辽宁省“千校万树”
校园绿化工程实施方案》,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千校万树”校园绿化工程,持续增加
校园绿化面积,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并树立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理念,营造安全、健康、舒适、
和谐的校园环境。
为充分挖掘校园中可绿化资源,更好地实施“千校万树”校园绿化工程,辽宁鼓励各校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统筹教学、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合理配置绿化用水。鼓励采用乡土
树种,大力推行“植树增荫”“种草增绿”“育花增美”“造景增辉”,创造出多层次、立体感、
生态型的校园景观。同时各校可以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各类主题植树活动,形成“千”
所学校共种“万”棵绿树的浓厚氛围。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改动)
14. 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