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试卷及答案
1.(2 分)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wén) B.辽阔.(kòu) C.睡.觉(shuì) D.血.丝(xuè)
2.(2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赶紧 安净
C.留意 河流
B.眼本 穿戴
D.火柴 来的及
3.(2 分)下列选项中,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彩色的白云 B.饱满的谷粒 C.茂密的树林 D.喷香的烤鹅
4.(2 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与“虽然现在生活富裕了,但妈妈仍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
惯。”一句中“仍然”的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
A.仍旧 B.还是 C.竟然 D.依然
5.(2 分)下列不是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是( )
A.挤眉弄眼 B.摇头晃脑 C.张牙舞爪 D.面红耳赤
6.(2 分)下列最适合填入“电影快开始了,观众
项是( )
进入观影厅。”这句话中横线上的一
A.陆续 B.连续 C.继续 D.后续
7.(2 分)下列关于“童话”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阅读童话时,只有发挥想象,才能真正领略童话的魅力。
B.童话的语言往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平淡无奇。
C.童话王国中充满了爱与美,等待着你去漫游,去发现。
D.在童话王国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妙不可言。
8.(2 分)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俗语告诉我们集体的智慧大?( )
A.人心齐,泰山移。
B.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9.(2 分)在一篇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习作中,李华想引用一句古诗,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
(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0.(2 分)联系学过的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时,它的内心是很坚定的,也可以看出它对弱
小同伴的关心。
B.《金色的草地》一文中,作者发现早晨的草地是绿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就变成金色的
了。
C.“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说明西沙群岛鱼多,鱼类资源丰富。
D.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白求恩大夫认为没有什么比救治伤员更重要。因此,对他来说,
手术台就是阵地。
11.(17 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1)秋天是迷人的,杜牧最爱秋天傍晚的枫林:“停车
二月花。”秋天也是多情的,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叶绍翁听见秋风起,不禁思念起家乡来:“萧萧梧叶
,
动客情。”
(2)“
(3)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看:“当微风拂过,那声音
走遍天下,无理
”让我明白了讲道理的重要性。
,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
到
感受到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
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
,令人
的威力。”
(4)群儿戏于
破之,水迸,儿得活。
,一儿登瓮,足
没水中。众皆
去,光
石击瓮
(5)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从名言“仁者爱人,
子》“爱人若
”中,我们学习到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
”中,感受到爱是尊重:;从《墨
12.(14 分)阅读《儿童的智慧》
儿童的智慧
花蕊中间的花瓣
ㅤㅤ①小姑娘,只有五岁。
ㅤㅤ②有一天,她拿了一朵刚摘的花给我看。我看见在靠(近 进)
上,有一粒草籽般的小黑点。
ㅤㅤ③□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ㅤㅤ④我拿过来端详了半天,只好虚心请教:“这是什么东西?”
ㅤㅤ⑤“是蜜蜂拉的屎。”
ㅤㅤ⑥“啊?”我惊讶(极 级)
ㅤㅤ⑦“我看过啦,看了很多次呢?”她说,“蜜蜂可聪明了,它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
拉一粒屎,做个记号。别的蜜蜂飞来一看,噢,这朵花被采过了,就不(在 再)
过
去了。要不然,世界上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花,蜜蜂怎么才知道哪朵花被采过了,哪朵花没
被采过呢?”
ㅤㅤ⑧“哦,原来是这样,有道理。”我一下子明白了过来,深有感触:我活了 40 多年,怎
么从没注意过这件事呢?我还以为蜜蜂是瞎忙呢?是不是在蜜蜂的眼里我也是瞎忙呢?
(1)用“\”划掉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了,“你怎么知道的?”
(2)下列给第③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B.“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C.“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D.“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3)第⑧自然段中“深有感触”中的“深”意思是
A.深度
B.深奥
C.很,十分
D.(感情)厚;(关系)密切。
(4)“我活了 40 多年,怎么从没注意过这件事呢?”一句中的“这件事”是指
A.蜜蜂会采蜜。
。
B.蜜蜂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拉一粒屎,做个记号。
C.蜜蜂会拉屎。
D.花蕊中间有小黑点。
(5)“我活了 40 多年,怎么从没注意过这件事呢?”一句中,“我”没有注意过这件事的主
要原因是
A.我没有细致观察探究。
。
B.我以为蜜蜂是在瞎忙。
C.我本来就知道这件事。
D.在蜜蜂眼里我也是瞎忙。
(6)你觉得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3.(16 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熊先生的罚单
ㅤㅤ熊先生急死了。
ㅤㅤ森林里通过了一项新的法令——禁止随地吐痰。
ㅤㅤ熊先生暴跳如雷,他说:“这是存心和我过不去。森林这样大,吐口痰算什么!再说,
我就是有这个毛病,爱咳嗽,爱吐痰,谁也管不了我!”
ㅤㅤ“你可以改嘛!”小白兔在一边插嘴说。
ㅤㅤ“你说什么?”熊先生差一点儿冲上去揪住小白兔的一对长耳朵,但他还是忍住了,只
是没好气儿地说:“你知不知道,这叫积习难改,没你说得那么轻巧,你这个说风凉话的小
东西!”
ㅤㅤ小白兔吓得躲一边去了。
ㅤㅤ小刺猬悄悄和小白兔咬了咬耳朵。
ㅤㅤ小白兔又蹦了出来,他对管理森林的河马先生说:“其实熊先生的心地是很好的,办事
也公道,我和小刺猬建议,就把这不准随地吐痰的事情交给熊先生来管,谁随地吐痰就罚谁
的款。”
ㅤㅤ河马先生同意了。
ㅤㅤ熊先生还没闹清楚是怎么回事,就上任了,当上了森林的卫生管理员。
ㅤㅤ熊先生从此忙了起来。他整天在森林里巡视,跑遍了森林的每个角落,一个星期下来,
他急着去找河马先生。
ㅤㅤ他对河马先生说:“瞧,这是我收来的罚款。”
ㅤㅤ“这是老虎的,这是狐狸的,这是小鼹鼠的,他被连着罚了两次。这个……”
ㅤㅤ熊先生不好意思地抓抓脑袋,说:“这个是我的。不过我只吐了一次,是在上任的第一
天,我当然罚了自己的款。后来我再也没有吐过。”
ㅤㅤ“是谁管住了你呢?你不是说谁也管不了你吗?”小刺猬调皮地问。
ㅤㅤ“我可以自己管住自己嘛,自己管自己最有用了!”熊先生自豪地说。
ㅤㅤ“不是积习难改吗?”小白兔又插嘴了。
ㅤㅤ“你们两个小调皮!当我看到森林里没人随地吐痰了,森林变得那么干净,那么美丽,
还有什么坏习惯不能改正呢?”熊先生不好意思地说,“我从前太糟糕了,请大家原谅我……”
ㅤㅤ大伙儿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ㅤㅤ熊先生都能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谁还不能呢?正如熊先生说的:自己管住自己,就是最
好的办法。
ㅤㅤ从此以后,熊先生的罚单一张也送不出去了。
(选自《小巴掌童话》)
(1)用你学过的方法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暴跳如雷:
积习难改:
(2)最后,森林卫生管理员是
A.小白兔
B.熊先生
C.河马先生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小刺猬
(3)一星期下来,下列哪种动物没有被罚款?
A.狐狸
B.小刺猬
C.老虎
D.小鼹鼠
(4)文中说“小刺猬悄悄和小白兔咬了咬耳朵”,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他们可能在说什么呢?
小刺猬说:
小白兔说:
(5)你觉得熊先生能改掉随地吐痰的办法是什么呢?
(6)读了这个童话故事,想想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有什么坏习惯,你打算怎么改掉你的坏
习惯呢?想清楚,写一写。
14.(3 分)根据提示,完成习作。
ㅤㅤ题目:我最喜欢的____
ㅤㅤ提示:先思考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再把题目补充完整。比如横线上可以填“人”“地方”
“动物”“游戏”“食物”等,要写清楚你喜欢的原因,注意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5.(3 分)习作
ㅤㅤ森林里,一只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一不小心跌倒在一只睡着的狼身上……
ㅤㅤ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发挥你的想象,把故事编下去吧。注意要把故事写完整,过
程写清楚哦?你还可以试着给故事加一个题目,注意题目要居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 分)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wén) B.辽阔.(kòu) C.睡.觉(shuì) D.血.丝(xuè)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
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正确。
B.有误。“辽阔”的“阔”读作“kuò”。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2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赶紧 安净
B.眼本 穿戴
C.留意 河流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对每个字词进行分析完
D.火柴 来的及
成即可。
【解答】A.有误,“安净”的“净”改为“静”。
B.有误,“眼本”的“眼”改为“根”。
C.正确。
D.有误,“来的及”的“的”改为“得”。
故选:C。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
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
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3.(2 分)下列选项中,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彩色的白云 B.饱满的谷粒 C.茂密的树林 D.喷香的烤鹅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
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解答】A.搭配不当,“彩色”与“白云”前后矛盾。
B、C、D 搭配正确。
故选:A。
【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
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
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4.(2 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与“虽然现在生活富裕了,但妈妈仍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
惯。”一句中“仍然”的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
A.仍旧 B.还是 C.竟然 D.依然
【分析】考查了词语解释。词语解释是指对某个词语的解释说明。
【解答】“虽然现在生活富裕了,但妈妈仍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一句中“仍然”的
意思是“仍旧、依然、还是”。选项 A、B、D 与“仍然”的意思相近。C 项中“竟然”是出
乎意料的意思,与“仍然”的意思不相近。
故选:C。
【点评】解释词语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和具体语境,不可断章取义。
5.(2 分)下列不是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是( )
A.挤眉弄眼 B.摇头晃脑 C.张牙舞爪 D.面红耳赤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分类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
结构、感情色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解答】A.挤眉弄眼:挤眉毛,眨眼睛。指用眉眼向别人传情或示意。“挤”和“弄”是表
示人的动作,所以是表示人物动作的成语。
B.摇头晃脑:形容讲话或吟诵时自得的样子。“摇”“晃”是人的动作,所以是表示人物动
作的成语。
C.张牙舞爪:张开嘴巴,又挥舞着爪子。形容野兽凶猛可怕。现多比喻人的猖狂凶恶的样
子。“张”和“舞”是人的动作,所以是表示人物动作的成语。
D.面红耳赤: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激动、焦急、生气、发热、过分用力而脸色
发红的样子。没有体现人的动作,所以不属于人物动作成语。
故选:D。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所给词语的特点确定好分类标准后再进行分类。
6.(2 分)下列最适合填入“电影快开始了,观众
项是( )
A.陆续 B.连续 C.继续 D.后续
进入观影厅。”这句话中横线上的一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
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陆续:(副)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的续的状态。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连续:一个接一个地连续连续不断。
继续:(活动)连下去;接着做,不间断。
后续:接续而来的。
结合语境应选“陆续”。
故选:A。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
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7.(2 分)下列关于“童话”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阅读童话时,只有发挥想象,才能真正领略童话的魅力。
B.童话的语言往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平淡无奇。
C.童话王国中充满了爱与美,等待着你去漫游,去发现。
D.在童话王国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妙不可言。
【分析】考查了实践作业及文学常识。所谓实践作业就是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方
式表现出来。
【解答】A、C、D 正确。
B.有误,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故选:B。
【点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作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是
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8.(2 分)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俗语告诉我们集体的智慧大?( )
A.人心齐,泰山移。
B.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谚语、俗语的积累和理解。谚语是流传民间的通俗简练而富有意义的
固定语句。俗语是流行民间的通俗、定型语句,一般带方言性质。
【解答】A.“人心齐,泰山移”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比喻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B.“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
这句话讲的是朋友交情深厚,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
C.“一箭易断,十箭难折”意思是一支箭很容易折断,多支箭捆在一起则难以被摧毁,告诉
了我们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指的是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
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根据以上句意,可知,强调集体的智慧大的句子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故选:D。
【点评】平时应注意谚语、俗语的积累,理解谚语、俗语的意思,很容易找到答案。
9.(2 分)在一篇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习作中,李华想引用一句古诗,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
(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文词句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再根
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解答】A.句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描写的是黄河。
B.句意: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描写是长江。
C.句意: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
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描写的是杭州西湖。
D.句意: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描写的
是洞庭湖。
根据题干语境应选 C。
故选:C。
【点评】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做题。
10.(2 分)联系学过的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时,它的内心是很坚定的,也可以看出它对弱
小同伴的关心。
B.《金色的草地》一文中,作者发现早晨的草地是绿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就变成金色的
了。
C.“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说明西沙群岛鱼多,鱼类资源丰富。
D.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白求恩大夫认为没有什么比救治伤员更重要。因此,对他来说,
手术台就是阵地。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
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
【解答】A、C、D 正确。
B.有误。《金色的草地》一文中,作者发现早晨的草地是绿色的,中午的时候,草地就变成
金色的了,到了傍晚,草地又是绿色的。
故选:B。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
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1.(17 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1)秋天是迷人的,杜牧最爱秋天傍晚的枫林:“停车 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 二月花。”
秋天也是多情的,叶绍翁听见秋风起,不禁思念起家乡来:“萧萧梧叶 送寒声 , 江上秋
风 动客情。”
(2)“ 有理 走遍天下,无理 寸步难行 ”让我明白了讲道理的重要性。
(3)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看:“当微风拂过,那声音 轻轻柔柔的 ,好像呢喃细语,
让人感受到 大自然的温柔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 激动起来 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
那声音 充满力量 ,令人感受到 大自然 的威力。”
(4)群儿戏于 庭 ,一儿登瓮,足 跌 没水中。众皆 弃 去,光 持 石击瓮破之,水
迸,儿得活。
(5)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从名言“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 ”中,感受到爱是尊重:;
从《墨子》“爱人若 爱其身 ”中,我们学习到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诗歌默写,有谚语,有俗语及惯用语,有名言警句,有
古文和现代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1)出自杜牧《山行》,出自叶绍翁《夜书所见》。
(2)根据讲道理的重要性可知,是谚语“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
(3)出自课文《大自然的声音》。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4)出自文言文《司马光》。
(5)出自《孟子》,出自《墨子》。
故答案为:
(1)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 送寒声 江上秋风。
(2)有理 寸步难行。
(3)轻轻柔柔的 大自然的温柔 激动起来 充满力量 大自然。
(4)庭 跌 弃 持。
(5)有礼者敬人 爱其身。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
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2.(14 分)阅读《儿童的智慧》
儿童的智慧
ㅤㅤ①小姑娘,只有五岁。
ㅤㅤ②有一天,她拿了一朵刚摘的花给我看。我看见在靠(近 进) 进 花蕊中间的花瓣上,
有一粒草籽般的小黑点。
ㅤㅤ③□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ㅤㅤ④我拿过来端详了半天,只好虚心请教:“这是什么东西?”
ㅤㅤ⑤“是蜜蜂拉的屎。”
ㅤㅤ⑥“啊?”我惊讶(极 级) 级 了,“你怎么知道的?”
ㅤㅤ⑦“我看过啦,看了很多次呢?”她说,“蜜蜂可聪明了,它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
拉一粒屎,做个记号。别的蜜蜂飞来一看,噢,这朵花被采过了,就不(在 再) 在 过去
了。要不然,世界上有那么多、那么多的花,蜜蜂怎么才知道哪朵花被采过了,哪朵花没被
采过呢?”
ㅤㅤ⑧“哦,原来是这样,有道理。”我一下子明白了过来,深有感触:我活了 40 多年,怎
么从没注意过这件事呢?我还以为蜜蜂是瞎忙呢?是不是在蜜蜂的眼里我也是瞎忙呢?
(1)用“\”划掉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2)下列给第③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C
A.“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B.“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C.“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D.“知道这上面的小黑点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3)第⑧自然段中“深有感触”中的“深”意思是 A
A.深度
B.深奥
C.很,十分
D.(感情)厚;(关系)密切。
(4)“我活了 40 多年,怎么从没注意过这件事呢?”一句中的“这件事”是指 B 。
A.蜜蜂会采蜜。
B.蜜蜂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拉一粒屎,做个记号。
C.蜜蜂会拉屎。
D.花蕊中间有小黑点。
(5)“我活了 40 多年,怎么从没注意过这件事呢?”一句中,“我”没有注意过这件事的主
要原因是 B 。
A.我没有细致观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