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年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年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 答案(部编版) 1. 读拼音写词语。注意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 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慰”“眨”“挪”“彻”笔画较复杂,易写错, 需注意。 2. 判断下列说法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写作时,人物的情感可以直接表达,也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中表达。 ( ) (2)藏戏演出时没有舞台,戴着面具演出,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 (3)“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这句话是个病句。( ) (4)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读到这里,我觉得尼 尔斯其实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 ) (5)“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是劝诫我们要用心读书。( ) 【答案】(1)√ (2)√ (3)× (4)√ (5)×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考查对写作方法的把握。 写作时人物的情感表达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表达借物抒情。本 题说法正确。 【小问 2 详解】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从课文《藏戏》中的“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 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这 几句话可知,藏戏演出时没有舞台,戴着面具演出,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本题说法正确。 【小问 3 详解】 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这句话出自课文《鲁宾逊漂流记》(节选),句子的结构完整,用词准确,没有语病。本题说 法错误。 【小问 4 详解】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这是《骑鹅旅行记》中的内容,从尼尔斯担心父母看到雄鹅不见会伤心可知,尼尔斯懂得体 贴父母。本题说法正确。 【小问 5 详解】 考查对俗语、名言的理解分析能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听了这句话要比读了十年书还有用,指虽然与对方交谈的 B. 野蛮 暗堡 防御 能歌善舞 D. 哀思 拔弄 倒霉 焉知非福 时间很短,但是受益却很大。本题说法错误。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搅和 爆竹 娴熟 独出心栽 C. 痕迹 烝融 耽搁 伶伶俐俐 )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 A.独出心栽——独出心裁; C.烝融——蒸融; D.拔弄——拨弄。 故 B 正确。 4.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章”的解释:A.歌曲诗文的段落; B.有花纹的纺织品; C.条目。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②“截”的解释:A.割断,弄断;B.量词,段;C.阻拦;D.到一定期限停止。 约法三章.( ) ) 截.住他( 【答案】 【解析】 ) 斩钉截.铁( ) 报名已经截.止了。( ) ①. B ②. C ③. C ④. A ⑤. 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多义字意思的理解和运用。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出自作品《迢迢牵牛星》意思是: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 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有花纹的纺织品。故选 B。 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 章:条款、条目。故选 C。 截住他:使他停止或阻拦前进。 截:阻拦。故选 C。 斩钉截铁: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截:弄断、割断。故选 A。 报名已经截止了:指报名时间期限到了,不能再报名了。 截:到一定期限停止。故选 D。 5.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比喻) B.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排比) C. 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设问) D.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拟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 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有误,从“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花生仁”当作人来写。 故选 A。 6. 根据提示写词句。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梗概是按照鲁滨逊历险的 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通过 代表性的事件,记叙了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
( 2 ) 古 诗 《 石 灰 吟 》 中 抒 发 诗 人 高 尚 气 节 的 诗 句 是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父母尽一份孝心,让我们积极行动 起来吧! (4)把握例句的特点,仿写句子。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仿写“安静”。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时间 ②. 流落荒岛 ③. 建房定居 ④. 驯养培育 ⑤. 救 “星期五” ⑥. 粉身碎骨浑不怕 ⑦. 要留清白在人间 ⑧. 子欲养而亲不待 ⑨. 教室里静得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课文由“梗概”和“节选片段”两部分组成。“梗概”部分 记叙的是鲁滨逊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 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终于脱险回到英国。梗概部分共 10 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 分。第一部分(①自然段):英国人鲁滨孙喜欢冒险。第二部分(②—⑥自然段):鲁滨孙流 落到荒岛,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定居下来。第三部分(⑦—⑧自然段):鲁滨孙救了野人, 取名星期五,他们在岛上愉快地生活。第四部分(⑨—⑩自然段):鲁滨孙和星期五救了船 长,船长带他们回到了英国。节选部分共 10 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①—⑦ 自然段):具体描写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充满困难,而且很孤寂。第二部分(⑧—⑩自然段): 写鲁滨逊记录并列出自己的处境,决心开始安排自己在岛上的生活。 (2)本题考查诗词默写。 书写时注意“浑、清”的正确写法。 (3)本题考查谚语俗语。 书写时注意“欲、待”的正确写法。 (4)本题考查仿写。 仿照题中所给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 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根据例句“喜得快发疯了”夸大了“八儿”高兴的程度,可知是一个夸 张句。我们仿写一个夸张句,内容围绕“安静”即可。如:阅览室里安静得像地球停止了转 动似的。 7. 口语交际。 生活中有些场合,需要我们作即兴发言。请结合下列情况发表感言。 开班会时,主持人临时请你说一说平时应该怎样珍惜粮食、拒绝浪费,你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厉行节俭,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养 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并且要通过自己影响身边的人,积极践行健康的生活理念,坚决杜绝 “舌尖上的浪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答题时,先审清题目,题目主题是: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然后想想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发言, 如可以从要珍惜粮食和怎样珍惜粮食两个方面发言。注意语句要通顺,符合逻辑,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表达合理即可。 如: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步约、爱惜粮食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珍惜粮食去 食堂吃饭时,吃多少打多少,不挑食;去外面饭店吃饭时,吃多少,点多少,倡导光盘行动。 珍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①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 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②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③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④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 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 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⑤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搜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 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 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⑥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 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 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8. 结合全文内容给选文拟一个合适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选文思考:李大钊被捕前局势越来越严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 10. 在选文中找出与“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前后照应的句 子,用“ ”画出。想一想,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 选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李大钊的语言,从这里的语言描写你能体会到他怎样的 品格? ________________ 【答案】8. 父亲被捕前 9. 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工友阎振三被抓从这些方面反映出局势越来越严峻。 10.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这样前后照应,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楚,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更加突出当时 社会局势的险峻。 11. 在形势险恶、处境危险的情况下,李大钊内心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却一心考虑革 命工作需要,不顾自身安危,坚持留在北京继续工作,表现了他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拟定标题的能力。 片段主要写了父亲被捕前的紧张局势,表现了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标题围绕 “被捕前”即可,示例:被捕前形势紧张。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段的句子“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和第⑤段的句子“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工友阎振 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可知, 文中的“局势越来越严峻”主要体现在: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 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工友阎振三被抓这三个方面。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句子“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 投到火炉里去。”可知,父亲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下文第⑤段的句子“为了避 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回应了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的原因。 故把这句话用直线画出即可。 前后照应的好处是: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严谨,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以更好地表 达文章的中心。 文章先写父亲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面再交代是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这样 写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楚,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更加突出当时社会局势的险 峻。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由“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我哪能离开呢”可知,父亲不会离开北 京; 由“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可知,父亲要继续留在北京继续革命 工作。从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以及无私无畏的革命精 神。 课外阅读。 失去的一天 ①清晨,妈妈去上班。她把九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你已经放假。你今天的任务是: 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读完《远处的青山》这本书。” ②佩佳想再睡一会儿,妈妈上班的时候睡觉才香呢!当他醒来时,太阳已经当空,他想 马上开始干活,不过他又想了想:还来得及呢! ③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绿阴如盖的桑树下,他想:“我在这里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 于是,他跑到果园里去,吃了一些鲜果,跟蝴蝶嬉戏了约莫半个小时,然后又在桑树下坐了 下来。 ④傍晚,妈妈回来了,她问儿子:“说说看,孩子,你都干了些什么?”可佩佳什么事 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望着母亲的眼睛。 ⑤“你要知道,我的孩子,今天,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读过《远处 的青山》的人。①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走吧, 我会告诉你,人们在你失去的这一天当中做了些什么。” ⑥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块刚犁过的田地上,指着说:“昨天这里还是一片收割后的麦茬地, 今天都已全部翻耕了一遍,这是拖拉机手干的活。” ⑦妈妈把儿子领到用砖砌成的墙跟前,说道:“这里早晨还只有花岗石打下的基脚,可 现在已经是一堵用砖砌成的墙了,瞧,砌工干得多么出色!” ⑧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座白色的大楼前,这里的一切——空气也好,墙壁也好,甚至楼房 前面的青草地也好,都散发着面包的芳香。 ⑨“这是面包房。早晨,这些面包还是面粉,可现在令人馋涎欲滴……面包师整天工作, 汽车一开来,面包就运到商店里去了。” ⑩最后,母子俩走进图书馆。图书管理员指着一个大书架,书架上摆着很多书。“这些 书是今天大家看完后还回来的,而且他们又借走了同样多的书。” ⑪“可我却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现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 一天”。 1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出色—( ) 羞愧—( ) 嬉戏—( ) 约莫—( ) 13.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佩佳羞愧得不敢望着妈妈的眼睛,因为:_____________。 (2)我羞愧得______________,因 为_________。 14. 认真阅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第②处句子中用了一个破折号,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第①处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15. 读了文章,你对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有什么新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16. 写两条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时时勉励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①. 优秀 ②. 惭愧 ③. 玩耍 ④. 大约 13. ①. 他浪费了一天的时间,什么事也没有做 ②. 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 ③. 我没有完成昨天的家庭作业 14. ①. 解释说明 ②. 时间一去不复返,虚度的光阴是无法弥补的,就像佩佳那样, 游手好闲地度过了一天,失去了栽树、读书的机会。这句话告诫我们,要懂得珍惜时间。 15. 好好利用闲暇时间,把握好每一天,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不要虚度光阴。 1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近义词。 出色:卓越,超出一般。近义词:杰出、优秀。 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近义词:惭愧、羞耻。 嬉戏:笑着闹着。近义词:游玩、游戏。 约莫:大约、大概。近义词:大约。 【13 题详解】 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仿写句子。 (1)从第③段的句子“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绿荫如盖的桑树下,他想:‘我在这里坐一会 儿再开始干活吧。’然后他跑到果园里去,吃了一些鲜果,跟蝴蝶嬉戏了约莫半个小时,然 后又在桑树下坐了下来。”可知,佩佳羞愧得不敢望着妈妈的眼睛,因为他浪费了一天的时 间,什么事也没做。 (2)仿写与例句句式相同即可,例:我羞愧得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因为我没有做到爸爸 昨天交代我要做的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