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湖北恩施州宣恩县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
答案(人教版)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 1 分,共 19 分。)
1. 202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数为 1440507008 人,横线上的数读作
(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答案】
①. 十四亿四千零五十万七千零八
②. 14
【解析】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其他数
位连续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
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详解】1440507008 读作:十四亿四千零五十万七千零八
1440507008≈14 亿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的读法和求近似数,注意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2. 2022 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了第 24 届冬奥会,这年的二月有(
)天。
【答案】28
【解析】
【分析】平年的 2 月有 28 天,闰年的 2 月有 29 天。用 2022 年除以 4,不能整除的,是平
年,能整数的,是闰年。
【详解】2022÷4=505……2
2022 年是平年,这年的 2 月有 28 天。
【点睛】掌握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普通年份除以 4,整百年份除以 400,能整除的是闰
年,不是整除的是平年。
3. _____÷15=
4
5
=20∶_____=_____%=_____成。
【答案】
①. 12
②. 25
③. 80
④. 八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a∶b=
a
b
=a÷b(b≠0),将“÷”和“∶”改写成分数线,即
(
20
)
4
5
(
)
15
,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可完成填空。
【详解】12÷15=
4
5
=20∶25=80%=八成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比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综合应用。
4. 6.4 千克=(
)克
1.02 升=(
)毫升
【答案】
①. 6400
②. 1020
【解析】
【分析】根据进率:1 千克=1000 克,1 升=1000 毫升;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乘进
率;从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1)6.4×1000=6400(克)
6.4 千克=6400 克
(2)1.02×1000=1020(毫升)
1.02 升=1020 毫升
【点睛】掌握各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转换方向是单位换算的关键。
5. 妈妈买 8 只茶杯,付了 100 元,找回 m 元,平均一只茶杯(
)元。
100 m
8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付出的钱数减去找回的钱数,求出 8 只茶杯的价钱,再根据单价=总
价÷数量,用 8 只茶杯的价钱除以 8,即可求出平均一只茶杯的价钱。
【详解】(100-m)÷8=
100 m
8
(元)
【点睛】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式子,找到数量关系,按数量关系写出含字母的式子。
6. 一个长方体长 12 分米、宽 10 分米、高 5 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
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答案】
①. 46000
②. 600000
【解析】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分
别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12×10+12×5+10×5)×2
=(120+60+50)×2
=230×2
=460(平方分米)
460 平方分米=46000 平方厘米
12×10×5=600(立方分米)
600 立方分米=600000 立方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46000 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600000 立方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熟记公式,最后注
意要换算单位,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7.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的长度分别是 6 厘米、8 厘米,其中一条底上的高是 7 厘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答案】
①. 28
②. 42
【解析】
【分析】依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先判断出 7 厘米高的对应底边是 6 厘米,进而利用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6+8)×2
=14×2
=28(厘米)
6×7=42(平方厘米)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28 厘米,面积是 42 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 28;42.
8. 仔细观察表中的信息:x 与 y 的(
)一定,x 和 y 是成(
)比例关系的
量。
x
y
6
12
18
24
30 …
30
15
10
7.5
6 …
【答案】
①. 乘积
②. 反
【解析】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
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分别求出 x
与 y 的比值与乘积,即可确定 x 与 y 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6
30
,
1
5
12
15
,
4
5
18
10
,
9
5
1
5
4
5
【详解】
正比例;
,x 与 y 的比值不一定,所以 x 与 y 不成
9
5
6×30=12×15=18×10=24×7.5=30×6=180
x 与 y 的乘积一定,x 与 y 成反比例关系。
【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
积一定,再做判断。
9. 把一张长 75 厘米,宽 45 厘米的木板截成相同大小的最大正方形木板,而且没有剩余,
这个最大正方形木板边长是(
)厘米。
【答案】15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 75 和 45 的最大公因数,即为正方形的边长。
【详解】75=3×5×5
45=3×3×5
75 和 45 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
即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15 厘米。
【点睛】明确求截成的最大正方形木板的边长,也就是求 75 和 45 的最大公因数是解决此题
的关键。
10. 如图,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童童把 2.4L 的水倒入两个容器后正好都倒满而没有
剩余,圆柱的容积是(
) L。
【答案】1.8
【解析】
【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3 倍,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和相当于圆锥体积的(3+1)倍,关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圆
锥的体积,再用乘法求出圆柱的体积。
【详解】2.4÷(3+1)×3
=2.4÷4×3
=0.6×3
=1.8(L)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11. 探索规律:摆 78 个正方体时,正方形的个数是(
)个。
形状:
……
正方体个数:1,2,3,4…
正方形个数:6,10,14,18…
【答案】314
【解析】
【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每增加一个正方体,正方形的个数增加 4 个,10=6+4,14=6+
2×4,18=6+3×4,所以 N 个正方体的正方形的个数是 6+(N-1)×4,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摆 78 个正方体时,正方形的个数是
6+(78-1)×4
=6+77×4
=6+308
=314(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通过特例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能力。对于找规律的
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
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 6 分。)
12. 儿童节用小灯泡布置教室,按“三红、二黄、二绿”规律连接起来,第 2010 个小灯泡
是(
)色。
A. 红
【答案】A
【解析】
B. 绿
C. 黄
【分析】“三红、二黄、二绿”一共是 7 个灯泡,把这 7 个灯泡看成一组,求出 2010 里面
有几个这样的一组,再根据余数判断。
【详解】2010÷(3+2+2)
=2010÷7
=287(组)…1(个)
余数是 1,第一个灯泡是红色的。
第 2010 个灯泡是红色的。
故选:A。
【点睛】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是把重复出现的部分看成一组,先找出排列的周期性规律,再根
据规律求解。
13. 如下图:OA⊥OB,OC⊥OD,不测量,比较∠1 和∠3(
)。
A. ∠1 大
【答案】C
【解析】
B. ∠3 大
C. 相等
【分析】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根据垂直的意义,得出∠1+∠2=∠3+∠2=90°,因为∠2 是公共角,据此判断∠1 和∠3
的大小关系。
【详解】因为 OA⊥OB,OC⊥OD,则∠1+∠2=∠3+∠2=90°;
所以∠1=∠3。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垂直的意义及应用,明确两条线段互相垂直,那么它们形成的角是直角。
14.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 5 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
)
厘米。
A. 31.4
【答案】B
【解析】
B. 15.7
C. 5
【分析】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则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利用圆的周长
公式“ C πd= ”求出圆柱的高,据此解答。
【详解】3.14×5=15.7(厘米)
所以,圆柱的高是 15.7 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特征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5. 下面四杯糖水中,最甜的是(
)。
A. 糖和水的比是 1∶9
B. 20 克糖配成 200 克糖水
C. 含糖率 12%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100%,分别求出每个选项的含糖率,再进行
比较即可。
【详解】A.含糖率:1÷(1+9)×100%
=1÷10×100%
=10%
B.含糖率:20÷200×100%
=0.1×100%
=10%
C.含糖率为 12%
12%>10%
所以 C 选项的糖水最甜。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分别求出各杯中糖占糖水(或水)的百分比,然后再作比较。
16.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下面的(
)。
A.
B.
C.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别从正面和上面观察下列三个选项中的三个几何体,看所得到的图形是否和题目
中给出的一致即可。
【详解】A.从正面看到四个小正方形,分两层,下面 3 个,上面 1 个,左齐;从上面看到
的图形是三个小正方形,排成一排,和题目中给出的不一致;
B.从上面看和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都和题目中给出的一致;
C.从正面看到四个小正方形,分两层,下面 3 个,上面 1 个,右齐;从上面看到四个小正
方形,分两层,下面 3 个,上面 1 个,右齐,和题目中给出的图形不一致。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5
3
5
,两段绳子相比较(
)。
C. 一样长
,则第一段占全长的 1-
3
5
=
17. 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3
5
B. 第二段长
A. 第一段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二段占全长的
2
5
,然后进行对比即可。
3
5
2
5
【详解】1-
=
>
2
5
3
5
所以第二段比较长。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比较大小,求出第一段占全长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
三、仔细推敲,明辨是非。(对的先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共 6 分。)
的最简真分数只有 4 个。(
)
18. 分数单位是
1
12
【答案】√
【解析】
【分析】最简分数是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 1 的分数,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两
个条件都满足即是最简真分数,以此判断。
【详解】分数单位是
故答案为:√
1
12
的最简真分数分别是
1
12
、
5
12
、
7
12
、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