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北京石景山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
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a-40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
项。
1.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果皮属于(
)
A. 可回收物
B. 其他垃圾
C. 厨余垃圾
D. 有害垃
圾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可回收垃圾包括废旧金属、纸张等,故 A 选项不符合题意;
B、其他垃圾指危害比较小,没有再次利用的价值的垃圾,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故 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
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等,果皮属于厨余垃圾,故 C 选项符合题意;
D、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生活的废弃物等,故 D 选项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 84 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这里的“氯”指的是
B. 单质
C. 分子
D. 原子
A. 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质由元素组成,84 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这里的“氯”指的是氯元素。故
选 A。
3.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A
B. 分子的质量小
D. 分子的体积小
【解析】
【详解】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进入鼻
腔,故可以闻到花香。与分子的质量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体积小三者无关。故 A
正确。
故选 A。
4.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B. 石油
C. 乙醇
D. 天然气
A. 煤
【答案】C
【解析】
【详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乙醇不是化石燃料,故选 C。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液氮用作冷冻剂
【答案】B
【解析】
B. 液氢用作火箭燃料
D.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分析】w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详解】A、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凝结,可用于人工降雨,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B、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利用的是化学性质;
C、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因为液氮气化吸热,可制造低温环境,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软色黑,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故选 B。
6.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用于工业炼铁。Fe2O3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B. -2
C. +2
D. +3
A. -3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Fe2O3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则设铁元
素的化合价为 x, 2
x ,解得 x=+3,故选 D。
( 2) 3 0
7. 尿素[CO(NH2)2]是农业上常使用的一种化肥。CO(NH2)2 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B. O
C. N
D. H
A. C
【答案】C
【解析】
【详解】尿素 CO(NH2)2 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质量比为:
(12
1):(16
1):(14
2):(1
4)=3:4:7:1
。故其中氮元素的质量
分数最大。
故选 C。
8. 生活中需要对天然水进行净化,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B. 蒸馏
C. 吸附
D. 消毒
A. 沉淀
【答案】B
【解析】
【详解】常见的净水方法中,蒸馏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几乎能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得到纯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故选 B。
9.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B. 糖水
C. 食醋
D. 大理石
A. 氧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
有一种物质组成;
【详解】A 选项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B 选项糖水是由水和糖组成,属于混合物;C
选项食醋是由醋酸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D 选项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选择 A。
10. 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B. ClO2
C. HClO
D. NaClO3
A. Cl2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B、该物质是由 2 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C、该物质是由 3 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D、该物质是由 3 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故选 A。
11.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B. N2O5
C. KClO3
D. NaOH
A. 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
是单质,不是氧化物;
B、该物质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是氧化物;
C、该物质由 3 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D、该物质由 3 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故选 B。
12.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点燃
A. 2CO + O2
2CO2
B. HCl + NaOH=NaCl + H2O
高温
C. CaCO3
CaO + CO2↑
D. H2 + CuO
Δ
Cu + 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有 1 种,生成物有 2 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3.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取用固体粉末
B. 加热液体
C. 滴加液体
D. 倾倒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时,将试管倾斜,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直立起
来。故对。
B、加热液体药品时,试管倾斜,用外焰加热,药品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
在中上部。故对。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悬垂在容器上方。故对。
D、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细口瓶瓶口紧挨试管口。故错。
故选 D。
14.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
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
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故选 B。
15. 下列方法不能..区分 O2 和 CO2 两瓶气体的是
A. 观察颜色
C. 伸入燃着的木条
【答案】A
【解析】
B. 伸入带火星木条
D. 倒入澄清石灰水
【详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气体,则不能通过颜色区分,该选项符合题意;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不能,则可通过带火星的木条区分,该选项不符
合题意;
C、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则可通过燃着的木条区分,该选
项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通过澄清石灰水区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022 年 10 月 31 日,梦天实验舱(搭载有主动型氢原子钟、冷原子锶光钟)成功发射。氢
和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下列有关氢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 1
C. 元素符号是 H
17. 1 个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B.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1 个氢原子的质量为 1.008 g
A. 36
B. 38
C. 50
D. 88
18. 氢元素与锶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D. 原子质
量不同
【答案】16. D
17. B
18. A
【解析】
【16 题详解】
A、元素周期表左上角数字为元素序数,氢的原子序数为 1,正确;
B、氢是气字头,是非金属元素,正确;
C、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符号为元素符号,氢的元素符号为 H,正确;
D、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无法直接看出氢原子
的实际质量,错误;
故选 D。
【17 题详解】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锶原子序数为 38,所以 1 个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38。
故选 B。
【18 题详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氢元素与锶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 A。
19. 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B. 钾 K
C. 锌 Xn
D. 汞 Hg
A. 铜 Cu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符号有 2 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小写。铜的元素符号为 Cu,
正确;
B、元素符号只有 1 个字母的,该字母大写,钾的元素符号为 K,正确;
C、锌的元素符号为 Zn,错误;
D、汞的元素符号为 Hg,正确;
故选 C。
20.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B. 2H+
C. H
D. 2H
A. 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能表示氧元素,也不能表示一个氧原子,不符合题
意;
B、该符号是表示 2 个氢离子,不能表示氢元素,也不能表示一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C、该符号是氢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氢元素,还可以表示 1 个氢原子,符合题意;
D、该符号只能表示 2 个氢原子,不能表示一种元素,也不能表示一个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1.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镁 MgO2
C. 氯化钠 NaCl
【答案】C
【解析】
B. 硫酸 SO4
D. 碳酸钠 NaCO3
【详解】A、氧化镁属于氧化物,书写氧化物化学式时,氧元素的符号写在后,另一种元素
的符号写在前,且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所以氧化镁的化学式
写为 MgO,故 A 错误;
B、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 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根据化合物中的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
数和为零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前,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后,硫酸的化学式写
为 H2SO4,故 B 错误;
C、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根据化合物中的各元素的化
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前,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后,氯化钠
的化学式应写为 NaCl,故 C 正确;
D、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 价,根据化合物中的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
数和为零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前,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后,碳酸钠的化学式
写为 Na2CO3,故 D 错误;
故选 C。
22. 从化学式“SO2”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表示二氧化硫这种物质
B.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C. 硫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 1:1
D. 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分子用其化学式表示,则 SO2 可表示二氧化
硫这种物质,故 A 正确;
B、“SO2”可以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不能体现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故 B 错误;
C、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故 C 正确;
32 1
:
16 2
D、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SO2”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故 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