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年江苏盐城大丰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doc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资料共3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年江苏盐城大丰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 案(部编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pénɡ pài ɡē da chén fǔ pínɡ zǎo 【1 题答案】 【答案】澎湃 疙瘩 陈腐 萍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 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澎湃”“瘩”“腐”“藻”笔画较复杂,易写 错,需注意。 2. 积累填空。 (1)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终身不复鼓琴,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 (2)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______________。《月光曲》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 (5)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6)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题西林壁》 (7)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材。《己亥杂诗》 【2 题答案】 【答案】 ①. 破琴绝弦 ②.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③. 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 微云 ④. 清风半夜鸣蝉 ⑤. 五岭逶迤腾细浪 ⑥. 问渠那得清如许 ⑦. 只 缘生在此山中 ⑧. 我劝天公重抖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包括文言文、诗词和现代文的识记。 (1)出自文言文《伯牙鼓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
鼓琴者。意思是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 之弹琴的人了。
(2)出自现代文《月光曲》: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 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 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描绘的是贝多芬弹奏乐曲时,皮鞋匠想象 到的画面。 (3)出自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意思是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 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4)出自《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 走泥丸。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 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 过是一颗泥丸。 (5)出自《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水来。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 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 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6)出自《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山中。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7)出自《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 人材。意思是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 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3. 本题中,加点字的注音是错误的一项把它找出来( ) A. 伶.lín 俐 B. 焖.mèn 饭 C. 豁.huō开 D. 蹿.cuān 上来 【3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等的区别。 A 项注音错误。伶俐:líng lì,形容人物机灵乖巧或是做事干脆利落。
4. 本题中加点字的注音是错误的一项把它找出来( ) B. 劲.jìng 挺 C. 璀璨.càn D. 入场券. A. 矗.chù立 juàn 【4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等的区别。 D 项注音有误。入场券:rù chǎng quàn,进入某些活动场所的凭证,也比喻参加某种赛事 或活动的资格 5. 下列选项中,有一项有错别字。把它找出来( ) B. 斗蓬 C. 余音绕梁 D. 斩钉截 A. 浑浊 铁 【5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B 项有误。斗蓬——斗篷:一种没有袖子披着穿的大衣。 6. 下列题中,有一项有错别字。把它找出来( ) B. 沮丧 C. 理直气状 D. 势不可 A. 慷慨 当 【6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C 项有误。理直气状——理直气壮:理由正确而充分,说话的气势很盛。 7. 下列选项中,有一项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 ) A. 别出心裁.(安排) C. 前功尽弃.(丢失) 【7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B. 居.高临下(位于) D. 如臂如股.(屁股)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 A 正确。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 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裁:安排、设计、筹划。 B 正确。居高临下:立足高处,俯向下边。形容不可阻挡的形势。也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居:位于。
C 正确。前功尽弃: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弃:丢失。 D 错误。如臂如股:像臂膀一样强壮,像大腿一样粗壮。用来形容某种东西的样子很粗壮。 股: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8. 下列选项中,有一项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 ) A. 路转溪桥忽见.(出现) C. 志.在太山(心志) B. 今乃掉.尾而斗(掉下) D. 两山排闼.送青来(小门) 【8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 A 正确。“路转溪桥忽见”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它便忽然 出现在眼前。见:同“现”,显现,出现。 B 错误。“今乃掉尾而斗 ”出自宋代苏轼的《书戴嵩画牛》,意思是是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 尾巴斗角。掉:摇。 C 正确。“志在太山”出自《伯牙鼓琴》,意思是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志: 心志。 D 正确。“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意思是两座青山打开门 来为人们送来绿色。闼:小门。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王大明班长做事总是有板有眼....的。 B. 在今年奥运会上小将孙颖莎技高一筹....,战胜了伊藤美诚。 C. 千钧一发....之际,消防员们冲进了火海,抱出了随时会爆炸的燃气罐。 D. 大丰荷兰花海,美丽又迷人,一直是我心满意足....的地方。 【9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搭配是否得当。 A 正确。有板有眼:指说话、做事很有条理;或指说话的样子、语气有模有样。 B 正确。技高一筹:稍强一些,多指技术高人一筹,形容比别人厉害,技艺比别人高一些。
C 正确。千钧一发:一根头发上吊着千钧的重物,比喻非常危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