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计算。(共 30 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30 80 (56 44) 6     500 4  6.5 5.4  7 12  38 20  1 9   7 9    50 8 300 8 9 ;  2.9 5.4 11   5 【答案】2400;2000;84; 600;1.1;760;8.3; 4 5 【解析】 ;100 【详解】略 2. 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340 8  7.5 5.7  306 5  38.3 15.7   *39 14  *352 7  【答案】2720;1530;546 13.2;22.6;50……2 【解析】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 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与个位对齐; 接着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 积相加,验算方法: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 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 分末尾有 0,一般要把 0 去掉)。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如果它比除数 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 须比除数小,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340 8  2720 306 5  1530 *39 14  546 验算: 7.5 5.7  13.2 38.3 15.7   22.6 *352 7  50……2 7 5 0 3 5 2 3 5 2 验算: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24 分) 3. 28 个 13 的和是( )位数, 40 25 积的末尾有( )个 0,36 的 22 倍比 1000 少( )。 【答案】 ①. 三 ②. 3##三 ③. 208 【解析】 【分析】求 28 个 13 的和即用乘法即可解答,用乘法求得 40 和 25 的积即可解答;再求得 36 和 22 的和,最后用减法即可解答。 【详解】28×13=364;和是三位数; 40×25=1000,积的末尾有 3 个 0; 1000-36×22 =1000-792 =208 【点睛】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 杨老师计划为学校跳绳队的 31 名队员每人置办一套运动服,运动服每套 58 元,大约需 要( )元。 【答案】1800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31×58,再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方法,把 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然后进行口算即可。 【详解】31×58≈30×60=180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的实际应用,注意估算时将乘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 解答。 5. 把82 18   ,5 64 64   320 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答案】5×(82-18)=320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 82-18 的差,再用 5 乘差即可列出综合算式。 【详解】把 82-18=64,5×64=320 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为 5×(82-18)=320 【点睛】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 6. 跑道每圈是 400 米,3 圈是( )米;小明跑 5 圈,跑了( )千米。 【答案】 ①. 1200 ②. 2 【解析】 【分析】根据每圈是 400 米,用乘法即可求得 3 圈的总米数;再用乘法求得 5 圈的米数,再 根据 1 千米=1000 米即可解答。 【详解】400×3=1200(米); 400×5=2000(米) 2000 米=2 千米 【点睛】掌握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7. 在括号中填上“<”“>”或“=”。 400 千克( )4 吨 10 米 5 厘米( )10.5 米 300 5 ( )300 2 3   【答案】 ①. < ②. < ③. > 【解析】 【分析】根据 1 吨=1000 千克,1 米=100 厘米,再将算式计算出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4 吨=4000 千克,400 千克<4 吨; 10.5 米=10 米 50 厘米,10 米 5 厘米<10.5 米; 300÷5=60
300÷2÷3 =150÷3 =50 300÷5>300÷2÷3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质量单位的换算,长度单位的换算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应认真审 题,灵活选择方法。 8. 南京市打算在 7 月 23 日到 8 月 5 日举办美食节,美食节一共要办( )天。 【答案】14 【解析】 【分析】7 月、8 月都有 31 天,先计算出 7 月举办的天数,再求得 8 月的天数,相加即可解 答。 【详解】31-23+1 =8+1 =9(天) 9+5=14(天) 【点睛】掌握 7 月是 31 天是解题的关键。 9. 从一张长 30 厘米、宽 25 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 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 ①. 25 ②. 100 ③. 625 【解析】 【分析】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长方形宽的长度,再根据正方形的 周长和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25×4=100(厘米) 25×25=625(平方厘米) 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25 厘米,周长是 100 厘米,面积是 625 平方厘米。 【点睛】首先要分析清楚剪下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再作进一步解答。 1 3 10. 猴妈妈买回来 18 个桃,小猴第一天吃了这些桃的 1 6 ,第二天吃了剩下的 。小猴第一 天吃了( )个桃,第二天吃了( )个桃。 【答案】 ①. 3 ②. 5
【解析】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将这些桃平均分成 6 份,其中 1 份是这些桃的 还剩下 18-3=15 个。将剩下这些桃平均分成 3 份,其中 1 份是剩下的 1 3 1 6 ,18÷6=3 个。 ,15÷3=5 个。 【详解】18÷6=3(个) (18-3)÷3 =15÷3 =5(个) 则小猴第一天吃了 3 个桃,第二天吃了 5 个桃。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 1 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 一。 11. 妈妈比小红大 25 岁,妈妈今年的岁数是小红的 6 倍,小红今年( )岁。 【答案】5 【解析】 【分析】把小红的年龄看作 1 份,妈妈的年龄则为 6 份,妈妈的年龄比小红大(6-1)份, 妈妈比小红大的 25 岁,由此即可求得其中 1 份的大小,即求得小红的年龄,从而解决问题。 【详解】25÷(6-1) =25÷5 =5(岁) 【点睛】本题属于差倍问题,根据“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 +差=大数)”解决问题。 12. 把一根 8 米长的红绳子用剪刀剪了 4 次,每段的长度相等,每段的长是这根绳子的 ( )。 1 5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剪刀剪了 4 次,则分成 5 段,因为每段的长度相等,则每段的长是这 根绳子的 1 5 。 【详解】由分析得: 把一根 8 米长的红绳子用剪刀剪了 4 次,每段的长度相等,每段的长是这根绳子的 1 5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分母是分成的总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3. 用 2、3、5、9 算出“24”,列成综合算式是( )。 【答案】(9-5)×(2×3)=24 【解析】 【分析】要使结果为 24,根据给出的四个数,2、3、5、9 这四个数的特点,9-5=4,2×3 =6,4×6=24,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详解】(9-5)×(2×3) =4×6 =24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4. 用 6 个边长 1 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 )平方米,拼成 的长方形周长可能是( )米,也可能是( )米。 【答案】 ①. 6 ②. 14 ③. 10 【解析】 【分析】(1)用 6 个边长 1 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不论怎么拼,其面积就是 6 个边长 1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用一个正方形的面积×6 即可求出; (2)6=1×6=2×3,所以 6 个边长 1 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两种拼法,第一种是 6 个正方形排成 1 行;第二种是排成 2 行 3 列;分别画出图形,找出新长方形的长和宽,再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周长。 【详解】(1)1×1×6=6(平方米) (2)拼法一: 新长方形的长是:1×6=6(米),宽是 1 米; 周长是:(6+1)×2 =7×2 =14(米) 拼法二:
新长方形的长是:1×3=3(米) 宽是:1×2=2(米) 周长是:(3+2)×2 =5×2 =10(米) 【点睛】这类型的题目通过画图的方法找出拼法,求出新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而求解。 15. 如果 △ △ △ △     32 , △ □ ,  15 □ ☆ ,那么 ☆ (  1 ), □ ☆ (  )。 【答案】 ①. 6 ②. 42 【解析】  【分析】 △ △ △ △ 15 □ ☆ ,7-1=6,则☆=6;代入相关数据求出 □ ☆ 的积。 ,32÷4=8,则△=8; 32     1 △ □ ,15-8=7,则□=7;  △ △ △ △     32 【详解】 32÷4=8 △=8 △ □  15 15-8=7 □=7 □ ☆  1 7-1=6 ☆=6 □ ☆ =7×6=42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 △ △ △ △     32 中求出△的数值,再进一步解答。 三、选择。(每题 1 分,共 6 分) 16. 下面( )的得数是五百多。 A. 48 9 【答案】C B. 69 6 C. 83 7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果,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找出得 数是五百多的即可解答。 【详解】A.48×9≈50×9=450; B.69×6≈70×6=420; C.83×7≈80×7=56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小军和小强进行 50 米赛跑,小军用时 12.2 秒,小强用时 10.8 秒,( )跑得快。 A. 小军 【答案】B 【解析】 B. 小强 C. 无法比较 【分析】路程相同,时间越少,则跑得越快,据此比较两个时间的多少即可。 【详解】12.2 秒>10.8 秒,则小强跑得快。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时间越少,跑得越快。 18. 小丽的生日是 2 月 29 日,她可能是哪一年出生的?( ) B. 2011 C. 2012 A. 2010 【答案】C 【解析】 【分析】小丽的生日是 2 月 29 日,所以是闰年的 2 月 29 日出生,判断选项中的年份是不是 闰年,找出闰年即可。 【详解】A.2010÷4=502……2,有余数,2010 年是平年; B.2011÷4=502……3,有余数,2011 年是平年; C.2012÷4=503,没有余数,2012 年是闰年; 只有 2012 年是闰年,所以她可能是在这一年出生的。 故答案为:C 【点睛】闰年的判断方法:普通年份看是否能被四整除,如果能,就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 整百的年份看是否能被四百整除,如果能,就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