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山东烟台大学双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山东烟台大学双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三题,共 70 分) 一、填空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2.____________ 又称为“彩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 3.____________ 制度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 ____________是隋代石匠李春建造的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 5.唐代出现的 ____________ 作的《茶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6.朴学以清代为盛,尤以乾隆、嘉庆时的朴学最辉焊,形成所谓“____________”。 7. 《永乐大典》 是 ____________代规模最大的类书。 8.基督教所依据的经典为____________ 和《新约全书》。 9.但丁的《抻曲》是用当时 ____________的民族语言写成的。 10.画家 ____________ 是与达 ·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一道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三杰” 中的一位。 11. 许多学者把 EdwardHall 在 1959 年出版的《____________》看作是路文化交际学的奠基 之作。 12,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关系最声切、反映最直接的是 13、 刻板印象是对于基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____________ 14,心理学的研究说明____________ 与文化适应能力成反比。 15.____________ 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16. 汉代名医____________被后人尊为“医圣"。 17,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往往以 ____________ 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 18. "经、史、子、售“四分法始于____________ 朝。 19. 中国画注重“神似",以 ____________为主。 20.迄今的考古研究表明, ____________ 人是人类群体中有史料证明最早创造出城市文 明的人。 二、选择题(共 20 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被称为十三朝古都的是( A 西安 B 洛阳 C 开封 D 北京 2. 中国行政区划中的省级区划有( )。 A 35 个 B 3 4 个 C 3 3 个 D32 个 3. 范进中举出自我国古代小说作品( ). · A《老残游记》 B《即斋志异》C《惴林外史》 D《西群记》 4. 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是( )。 A 岳 飞 B 王 安 石 C 欧阳修 D 范 仲 淹 5.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出自( ). · A《庄子》B《韩非子》 C《孟子》 D《荀子》 6. 中国古代计时中的子时是 A 半夜 12 点 B 晚上 11 点到 12 点 C 晚上 11 点到凌晨 1 点 D 晚上 12 点到凌晨 2 点 7.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 A 宋朝人 B 明朝人 C 唐朝人 D 清朝人 )。
)。 ( ) ) 8. 日本最早的和歌集是( ) 。 A《古事记》 B《日本书记》 C《风土记》 D《万叶集》 9. 《日瓦格医生》的作者是( ) 。 A 艾特马托夫 B 拉斯普京 C 帕斯捷尔纳克 D 纪德 10. 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与融合发生在( )。 A 秦汉时期 B 汉唐时期 C 宋明时期 D 明清时期 11. “文质彬彬”这个成语出自( )。 A《论语》B《孟子》 C《史记》D《左传》 12. 中国历史上“书同文、车同轨”的重大变革发生在( )。 A 西周 B 战国 C 秦朝 D 汉朝 13. 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墨子 C 孔子 D 孟子 13. 传统汉子学有“六书”的说法,“六书”指的是( ) A 汉字的六种写法 B 汉字的六种字体 C 六种研究汉字的书 D 汉字造字和用字的六种方法 15. 由于火山爆发而毁灭的庞贝古城属于( ) 文明。 A 古埃及 B 古希腊 C 两河 D 古罗马 16.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会成立于 ( A1974 年 B1982 年 C1995 年 D1997 年 17.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最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 样这构成 跨文化交际中哪一种障碍? A 认识误区 B 个人主义 C 刻板印象 D 民族中心主义 18. “国情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在哪个国家引起日益广泛的重视? ( A 德国 B 奥地利 C 波兰 D 前苏联 19. 在跨文化关系研究中哪一学科的影响占第一位? ( 人类学 20. 一般社交活动中双方距离在( )左右。 A 1 米 B1.5 米 C2 米 D3 米 三、简答题(共 3 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古代科举制度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2. 中国传统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些鲜明的民族个性? 3. 简述常用的跨文化训练的几种方式。 贰 语言理论与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三题,共 50 分) 一、填空题(共 12 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伦尼伯格认为,学习第二语言最好的时间是青少年时期,即 12 岁之前,过了 12 岁以后, 学习第二 语言是非常吃力的,这被称为____________ 假说。 2.听说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心理学理论基础是 ____________ , 3.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中介语的偏误具有顽固性,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停滞不前,产生 现 象。 4.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中, ____________ 主张用目的语教学,而不是使用学习者母语进 行教学。 5.结构主义有三个不同的流派,分别是____________、 哥本哈根学派、____________。 6. 国描写语言学的集大成者, 并提出直接成分分析法。 7.英语“discourse analysis”翻译成汉语为 ____________;美国“外语教育委员会”于 1996 年完成了《外 语学习的标准:迎接 21 世纪》纲领,文件提出了用来概括 21 世纪第二 ____________ 认为人类大脑中天生存在“语言习得装置(LAD)”:____________ 是美 A 心理学 B 传播学 C 社会学 D )
) ) 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学习标准的 5 个“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Connections 、 Comparisons 、Communities。 8.语言形式与 ____________ 是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第二语言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 学的两项重要内容。 9.如果受试者的水平高低不同而测试的成绩却很接近,不能把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受试者区分 开来, 说明该考试 ____________ 差。 10. ____________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任务和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在规定的时间内 对固定班级的学生进行某门课程教学的形式。 11.默教法的语言学理论是 ____________ 和功能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理论是 12.对外汉语 教学内容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相关文化知识。 二、判断题(本题共 15 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1. “焦虑”完全不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与习得。( ) 2. 乔姆斯基区分了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 ) 3. 大学期末考试是一种水平考试。( 4. 课堂环境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起到重大作用。( 5. 索绪尔认为语言具有生成性,可以用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 ( ) 6. 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7. 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应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8. 历史比较语言学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 ) 9. 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这主要体现了功能主义语言学的观点。( 10. 如果语言测试的试卷出现了偏题和怪题,这说明该试题的效度有问题。() 11.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倡“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12. 中国人不忌讳“老”,经常说“老了,不中用了”,但美国人忌讳“老”,美国人忌讳“老 了,不 中用了,”这体现了语构文化的不同。( 13. 学习不同于习得,而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集中在语言如何 有效地 表达思想以及语言所表达的信息上。( 14. 重视语言功能和意念,这是交际法的特点。( 15.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单选题(共 15 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普通话等级考试属于哪种考试类型? ( A 成绩测试 B 诊断测试 C 水平测试 D 学能测试 2.第二语言学习者说出“这只鸡很胖”的偏误主要来源于什么( )? A 母语负迁移 B 目的语泛化 C 语言训练不当 D 整体性偏误 3. “i+1”理论与以下哪个假说关系最为密切?( ) A 学习与习得假说 B 输入假说 C 情感过滤假说 D 习 得 顺 序 假 说 4.第二语言学习者,如果在做语法练习或字斟句酌地推敲文章,专注于语言形式,可能有较 的( A 监控 B 移情 C 抑制 D 输入 5.交际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主要是( A 结构主义语言学 B 功能主义语言学 C 生成主义语言学 D 认知语言学 6.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了哪种心理学观点? ( A 刺激-反应心理学 B 行为主语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格式塔心理学 )。 )。 ) ) ) ) ) ) ) )
) )。 7.海外教学环境中,我们必须要根据学习者所在国家或地区编写教材,这体现了教材编写的 ( )特点。 A 系统性 B 针对性 C 趣 味 性 D 创造性 8. ( )首次提出“语言能力”,()首次提出交际能力。 A 韩礼德乔姆斯基 B 乔姆斯基 弗斯 C 乔姆斯基海姆斯 D 韩 礼 德 海 姆 斯 9. ( )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部 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机能主义心理学 C 精神分析学派 D 格式塔心理学 10. 汉语可以说“苹果多少钱一斤?”、“一斤苹果多少钱?”、“多少钱一斤苹果?”,这主要体 现了 什么文化?( A 语义文化 B 语构文化 C 语用文化 D 跨文化 11.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并用来进行交际会犯错误,会当众出洋相,尤其是成年人比较复杂的 思想与较 低的目的语表达能力形成了反差与矛盾,有时会觉得难堪。这是学习者性格因素 中的( A 自尊心 B 焦虑 C 移情 D 抑制 12.教材《新概念英语》主要体现了哪种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观点?() A 听说法 B 视听法 C 语法翻译法 D 阅读法 13. 哪种教学法流派采用威信和稚化的手段教学,同时布置舒适优雅的环境,创造轻松和谐 的气氛? () A 默教法 B 全身反应法 C 暗示法 D 社团语言学习法 14. 以下对学习与习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习是潜意识的,习得是有意识的。 B 克拉申首次提出了学习与习得。 C 学习主要集中 在语言的功能与意义方面。 D 习得的方法,主要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 15.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A 课堂教学 B 总体设计 C 教材编写 D 成绩测试 叁 教案写作(共 1 题,共 30 分) 一、根据课文,写一份综合课教案,要求教案格式完整,重点突出。 几个人一起去饭馆吃饭,通常中国人会由一个人买单,而西方人则喜欢 AA 制,大家各付各 的,这是为什么呢? 经济学家常常用“流动性”来回答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以前的中国是农业社会,人的流 动 性较差。因此, 一个人请客买单时,可以想到被请的人以后也会请他,大家轮流请客就 是了,这次 你请我,下次我请你,谁也不吃亏。而在西方,人的流动性强, 一个人请别人 的客,被请的人说不 定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为了大家都不吃亏,各付各的是最好的选择。 实际上,中国一个人买单和西方人各付各的并没有什么不同:西方是一次性的 AA 制,中国 人是 分成多次的 AA 制,只不过时间拉长了。“流动性”的概念还可以解释一些其他现象。 比如:农村人为 什么比城市人更喜欢生小孩?为什么大多数人更喜欢生儿子而不是女儿?跟 城市相比,农村的流动 性差,儿女们不太可能远走高飞,因此,生孩子能让父母们得到更 稳定的预期收益,这就相当于父 母先请孩子的客,把孩子抚养大。父母老了以后,再由孩 子请父母的客,照顾他们,让他们有一个 美好的晚年。至于城市,小孩的流动性大,长大 以后说不定会到哪里去,父母想要依靠他们不容易, 预期收益就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 少生儿女或者让儿女早一点独立就成为家长最合适的选择。至 于“重男轻女”,道理就更 简单:女儿长大以后要嫁出去,“流动性”比男孩儿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有一天中国人也开始流行 AA 制,那很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的“流 )。 )。
动性”增强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