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法治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 11 小题。每小题 1 分,
共 11 分)
1.
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A:这是我国建党一百年时的奋斗目标,故与题意不符;
B: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故 B 说法正确;
C:这是伟大的中国梦,故与题意不符;
D:这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故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B。
2.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成立以来,始终把
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 )
①实现人民民主
②走向共同富裕
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④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故③④说法正确,①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3. 某市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发展“一网通办”,让市民、企业办事少跑腿、更
舒心。这样做旨在( )
A. 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 扩大政府部门的行政权
C. 规范公民个人行为
D. 推动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建设法治政府的相关知识。
A:某市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故 A 选项说法正确;
B:“扩大政府部门的行政权”过于夸大了题干中某市政务建设的作用,故 B 选项说法错误;
C:题干信息主要体现了政府的相关建设,与规范公民个人行为无关,故 C 选项不合题意;
D:题干信息主要体现了政府的相关建设,与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无关,故 D 选项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4.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人口问题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B.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ABCD:根据所学知识,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 D 正确,ABC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5.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
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
A. 本质属性
C. 本质特征
【答案】C
B. 重要保障
D. 制度保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和理解。
ABCD:依据教材知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
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故 C 说法正确,AB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6.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下列做法属于依法行政的是( )
A. 政协举行“品读红色经典”讲读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环境执法检查
C. 团委开展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 100 周年纪念活动
D. 国务院有关部门部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行政。
D: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分析选项,国务院有关部门部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其
中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符合题意,D 正确;
A:政协是爱国统一组织,无权依法行政,A 排除;
B:全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无权依法行政,B 排除;
C:团委是群众组织,无权依法行政,C 排除;
故本题选 D。
7. 某村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定期召开村民说事会,如实记录村民说的“事”,提出相关问
题后,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提出初步意见,再提交说事会进行决策。村民说事会议定办理的
事项及办理情况全部公示并全程接受群众监督。该村的做法,体现了(
)
A. 说事会行政地位得到提高
B. 集中民智,村民间接参与基层管理
C. 村民的需求皆能得到满足
D.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
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题干中,村民说事会议定办理的事项及办理情况全部
公示并全程接受群众监督。这体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故 D 正确;
A:材料未涉及说事会行政地位得到提高,故排除 A;
B:该村的做法有利于村民直接参与基层管理,故排除 B;
C:都得到满足,说法绝对,故排除 C;
故本题选 D。
8. 下列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行为可取的是( )
①给市政府提环保意见
②向媒体反映学校附近网吧有未成年学生进入
③随意评论和转发朋友圈的信息
④投票选举时,谁跟自己关系好就投给谁
A. ①②
【答案】A
B. ③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C. ①③
D. ②④
①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增强民主意识,积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分析可知,①②都是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行为,符合题意;
③:未经证实的信息,不可随意转发,③错误;
④:违背了选举中公平公正的原则,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9.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围绕“凝聚法治共识”各抒己见。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 小丽: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B. 小武: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C. 小玲: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
D. 小江:每一位公民都应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法治社会。
C:据所学知识,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故 C 说法错误,符
合题意;
ABD:都是对建设法治社会正确理解,故 ABD 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 C。
10.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
A. 选举民主
C. 民主决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协商民主的地位。
B. 协商民主
D. 公民参与
B:根据教材内容,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B 是正确的;
A:说法错误的,我国实行人民民主,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不合题意,排除。
C:说法错误的,民主决策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具体体现,不合题意,排除。
D:说法是错误的,公民参与并不民主形式,排除。
故本题选 B。
11. 自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政府纷纷提出“全力打好防疫战,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口号。
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
①法治政府就是按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
②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立法权
③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可以为
④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建设法治政府的理解。
①④:依据教材知识,法治政府就是按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
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故②说法错误;
③: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二、情境问答题
12. 【法治护航,伴我成长】
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同学们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下面是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
片段,与你分享,请你分析。
◆“我与宪法”主题班会
小治:我创作了一首《宪法四句歌》,朗读给大家:“宪法才是根本法,依法首先必依
宪。制定修改更严格,宪法权威靠宣传。”
(1)这四句歌中,有知识性错误的一句是____,你的正确表述是____。
◆“模拟法庭”活动
案件:赵某总喜欢把同学的名字“改编”,给别人起绰号。
(2)“小法官”:“这属于侵犯____的行为。”
◆茶余饭后不忘“普法”
晚饭后,小东听到爸爸和奶奶的如下对话:
爸爸:近段时间,咱们家新开的网店,生意火爆,我想主动申报纳税。
奶奶:好不容易挣点钱,还主动交税,咋那么傻呢!再说,不交也不要紧!
小东:奶奶,……
(3)请补全小东劝说奶奶的话。
◆师生共同话“双减”
老师:“双减”政策重磅落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我们也会严格执行教学计
划,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依法执教。
小治:“双减”政策落地后,重复性的作业少了,周末和假期的校外作业培训班停了,
疲惫的感觉缓解了……
(4)“双减”政策落地,有利于维护教育秩序和保护学生的____权。
(5)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____。
【答案】(1)
①. 宪法权威靠宣传
②. 宪法权威靠维护
(2)公民名誉权(或人格尊严权)
(3)你的说法是错误的,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或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4)受教育 (5)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
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重视教育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公共参与
【小问 1 详解】
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宪法权威靠宣传;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是错误的;
论据:宪法权威靠维护;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2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公民权利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把同学的名字“改编”,给别人起绰号→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
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3 详解】
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挣点钱不容易,不交税也没有关系;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是错误的;
论据: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或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4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个人,需要运用公民权利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重复性的作业少了,周末和假期的校外作业培训班停了,疲惫的感觉缓解了→维护
学生的受教育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5 详解】
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
13. 【我看中国奇迹】
材料一 当小岗村 18 位农民签下大包干“契约”的那一年,中国人均 GDP 只有 280 多
元,落后于世界多数国家;也是那一年,中国的国门开始逐步打开。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中
国人均 GDP 已达 81000 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1)这里的 “中国奇迹”指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重要性。
材料二 今天,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共同富裕这
一千年梦想成为了两个百年交汇之际的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已经到了扎实推
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坚定迈进!
(2)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坚定迈进,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哪一发展思想和发
展理念?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上述材料说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1)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
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等。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理念。
(3)增进民生福祉。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我国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发展的根本目的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小问 1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就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 当小岗村 18 位农民签下大包干“契约”的那一年,中国的国门开始逐步打开。四
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均 GDP 已达 81000 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改革开放的
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2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发展思想及发展理念的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
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坚定迈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
理念;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
14. 【法治中国,正在路上】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已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家庭
教育领域专门立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国事”。
材料二 漫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