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期
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全卷共 4 页,满分 100 分,测试时间 70 分钟)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是你展示自己信心与活力、才智与诚实、劳动与收获的平台,请
认真审题、仔细作答。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填空。(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
)个 6 的和是 420,27 的 12 倍是(
)。
【答案】
①. 70
②. 324
【解析】
【分析】求几个 6 的和是 420 用除法;求 27 的 12 倍是多少用乘法;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420÷6=70
27×12=32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 在括号里填上“>”“<”或“=”。
1200 克(
)1 吨
6.70 元(
)6.7 元
8dm (
2
)
799cm
2
2
8
(
)
3
8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要乘进率,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要
除以进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
的,分数就大。
【详解】1200÷1000=1.2(千克),1 吨=1000 千克,1.2 千克<1000 千克,1200 克<1
吨;
把 6.70 末尾的 0 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6.70 元=6.7 元;
8×100=800cm2,800 cm2>799 cm2, 8dm2>799 cm2
2
8
【点睛】记住常用单位间的进率及分数、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是解答此题关键。
3
8
<
3.
25m (
) 2dm
9kg=(
7 元 6 角 5 分=(
)元
4t=(
)g
)kg
【答案】
①. 500
②. 9000
③. 7.65
④. 4000
【解析】
【分析】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 千克=1000 克,1 元=10 角=100 分,1 吨=1000 千
克,从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单位间的进率,从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单位
间的进率,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5×100=500,所以 5m2=500dm2;
9×1000=9000,所以 9kg=9000g;
6 角=0.6 元,5 分=0.05 元,所以 7 元 6 角 5 分=7.65 元;
4×1000=4000,4t=4000kg。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面积单位、质量单位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4. 715÷4 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答案】
①. 三
②. 百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否则商是
两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715÷4 中,7 大于 4,所以商是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试商方法的掌握。
5. 9
8÷3,要使商中间有 0 而没有余数, 里应该填(
)。
【答案】1
【解析】
【分析】被除数的最高位 9 除以 3 没有余数,要使商中间有 0, 里的数就要比 3 小,可
以填 0、1、2 这三个数,又因为 9
8÷3 没有余数,908÷3 有余数,928÷3 有余数,只
有 918÷3 没有余数。
【详解】9
8÷3,要使商中间有 0 而没有余数, 里应该填(1)。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是解答此题关键。
6. 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 2 次,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
1
4
【答案】4;
【解析】
【分析】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一次,将纸平均分成 2 份,再对折一次,又将这 2 份平均分
成 2 份,据此来解答。
【详解】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 2 次,平均分成了 4 份,每份是它的
1
4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把纸连续对折 2 次后,平均分成 4 份。
。
7. 一个数除以 7,商是 26,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答案】
①. 6
②. 188
【解析】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余数最大为:除数-1,被除数=商×除
数+余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余数最大为:7-1=6
被除数为:
26×7+6
=182+6
=188
一个数除以 7,商是 26,余数最大是 6,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188。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总小于除数,进而求出最大的余数,
然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8.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72 平方厘米,长是 9 厘米,宽是(
)厘米,它的周长是
(
)厘米。
【答案】
①. 8
②. 34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宽=面积÷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先求长方形的宽,再求
长方形的周长,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72÷9=8(厘米)
(9+8)×2
=17×2
=34(厘米)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72 平方厘米,长是 9 厘米,宽是 8 厘米,它的周长是 34 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周长公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9.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64cm,它的边长是(
)cm,它的面积是(
) 2cm 。
【答案】
①. 16
②. 256
【解析】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那么边长=周长÷4,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64÷4=16(厘米)
16×16=256(平方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10. 三(1)班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有 12 人,女生 5 人,女生占全组人数的
,男生占
。
全组人数比女生多
【答案】 5
12 ;
2
12
【解析】
【分析】女生占全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全组人数作分母,女生人数作分子;男生占全组人数
比女生多几分之几,1 减女生占的分率即可求出男生占的分率,最后用男生的分率减女生的
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1- 5
7
12
12 =
2
12
- 5
12 =
7
12
三(1)班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有 12 人,女生 5 人,女生占全组人数的 5
12 ,男生占全组人数
的比女生多
2
12
。
【点睛】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二、判断。对的在(
)打“√”,错的打“×”。(每题 2 分。共 10 分)
11. 1kg 石头和 1kg 棉花一样重。(
)
【答案】√
【解析】
【分析】石头和棉花都是 1kg,质量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1kg 石头和 1kg 棉花一样重。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只要质量相等就是一样重。
12. 被除数末尾有 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 0。(
)
【答案】×
【解析】
【分析】在计算除法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位上,除到哪位
不够商 1,就在那位上商 0。要使商的末尾有 0,不一定要被除数的末尾有 0;被除数的末尾
有 0,商的末尾也不一定有 0。
【详解】被除数的末尾有 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 0。例如:540÷4=135,被除数有 0,但是
因为除到被除数的末尾,可以商 5,所以不用商 0 占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商的情况的掌握。在除法中,被除数末尾有 0,
商末尾不一定有 0;被除数末尾没有 0,商末尾可能会有 0。
13. 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
【答案】×
【解析】
【分析】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
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长方形、正方形、圆是轴对称图形,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只有等腰梯形才是轴对称图形,一般的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14.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答案】×
【解析】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可举例子进行证明:先举两
个两位数较小的例子,再举两个两位数较大的例子即可证明。
【详解】例如:10×11=110,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三位数,
80×90=7200,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
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故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几位数,此题可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15. 正方形的边长是它周长的
1
4
。(
)
【答案】√
【解析】
【分析】把正方形的周长平均分成 4 份,边长相当于其中的 1 份,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它周
长的
1
4
,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正方形的边长是它周长的
1
4
,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 2 分,共 10 分)
16.
÷ =37……4, 最小应填(
)。
B. 4
C. 3
D. 2
A. 5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一定比余数大,除数最小为:余数+1,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1=5, ÷ =37……4, 最小应填 5。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7. 一桶花生油重 500 克,6 桶花生油重(
)千克。
B. 300
C. 30
D. 3
A. 3000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桶花生油的重量乘 6 等于 6 桶花生油的重量,再根据 1000 克=1 千克,把单位
克换算成千克即可解答。
【详解】500×6=3000(克)=3 千克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单位换算知识的掌握。
18. 一张长 14cm,宽 4cm 的长方形纸板,可以剪边长为 2cm 的小正方形(
)个。
B. 14
C. 12
D. 28
A. 7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看一行能剪几个,用 14 除以 2 即可知道一行能剪几个小正方形,再用 4 除以 2
即可知道一列能剪几个正方形,最后把两个商相乘即可。
【详解】14÷2=7(个)
4÷2=2(个)
2×7=14(个)
故答案为:B
【点睛】先求一行能剪几个,再求能剪这样的几行。
19. 下面 4 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B. 2
C. 3
D. 4
A. 1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
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能否找出对称轴,轴对称
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先判断出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即可解答。
【详解】如下图,4 个图形中有 3 个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判断方法的掌握。
20. 一个月饼,平均分成 5 份,笑笑吃了其中的 2 份,还剩下这个月饼的(
)。
B.
1
5
C.
2
5
D.
3
5
A.
1
2
【答案】D
【解析】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占其中的几份,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一个月饼,平均分成 5 份,笑笑吃了其中的 2 份,还剩下 3 份,所以还剩下这个月
饼的
3
5
。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四、算一算。(共 27 分)
21. 口算。
1-
1
5
=
50×40=
【答案】
4
5
;
3
7
2
7
+
1
7
=
640÷2=
7
9
3
8
;
;
;
=
2
9
5
9 +
31×81≈
1-
5
6
=
61×29≈
4
8
-
1
8
=
22×2=
1
6
2000;320;44;2400;1800
【解析】
【详解】略
22. 用竖式计算。
76×35=
408÷6=
【答案】2660;68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两位
数的十位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那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
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 0 时,把两个因数 0 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
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 0。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最高位
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
除数小,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应商 0 占位。
【详解】76×35=2660
408÷6=68
23. 脱式计算。
839-27×18
29
48 27
630÷9÷7
36×15+629
【答案】353;2175
10;1169
【解析】
【分析】839-27×18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9×(48+27)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
630÷9÷7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6×15+629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详解】839-27×18
=839-486
=353
29×(48+27)
=29×75
=2175
630÷9÷7
=70÷7
=10
36×1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