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江苏大学货币金融学考研真题A卷.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年江苏大学货币金融学考研真题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0 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20 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并将所选项代号和相对应的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1.“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发生在下列货币制度中()。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平行本位制 2.创业板市场是旨在重点支持下列哪类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场所()。 A、中小企业 B、高科技中小企业 C、民营企业 D、高科技小微企业 3.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与货币的()职能密切相关。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 4.跛行本位制是指()。 A、银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 B、金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 C、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 D、以银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
5.金融工具的实际收益率是指金融工具()。 A、票面收益与票面额的比率 B、票面收益与市价的比率 C、票面收益加本金损益与市价的比率 D、各年收益贴现值与市价相等的利率 6.债券的收益率与市场利率和债券价格之间分别呈()。 A、反向变动、同向变动 B、同向变动、反向变动 C、同向变动、同向变动 D、不变动、不变动 7.在经济复苏阶段,由于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利息率处于()。 A、最高水平 B、最低水平 C、平均水平 D、较低水平 8.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存在的关系是()。 A、正比例关系 B、倒数关系 C、交替关系 D、没有关系 9.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A、交易性货币需求
B、预防性货币需求 C、投机性货币需求 D、以上都不是 10.最能体现现代商业银行本质特征的功能是()。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金融服务 D、信用创造 11.中央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重要标志是()。 A、独占货币发行权 B、充当“最后贷款人” C、代理国库 D、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12.超额准备金等于()。 A、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 C、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 D、存款准备金一法定存款准备金 13.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目标,今后五年每年经济增长率应保持在 8%左右的速度,计划每 年调价幅度为 3%,若货币流通速度年递增率为 3%,则货币需求量增长率应为()。 A.14.7% B.3%
C.8% D.1.71% 14.我国货币供给中“倒逼机制”的存在说明了我国货币供给的()。 A、外生性 B、内生性 C、稳定性 D、差异性 15.货币与实物资本互补性假说的提出者是()。 A、戈德史密斯 B、斯蒂格利茨 C、麦金农 D、爱德华.肖 16.金融稳定首先表现为()的稳定。 A、物价 B、汇率 C、银行业 D、金融市场 17.下列风险中被认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的是()。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操作风险
18.治理金融危机的基本手段是()。 A、资金救助 B、政治救援 C、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D、维护公众信心为 19.在货币政策时滞中,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所经历的时间 是()。 A、认识时滞 B、行动时滞 C、内部时滞 D、外部时滞 20.本币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分别是()。 A、促进出口、促进进口 B、促进出口、抑制进口 C、抑制出口、促进进口 D、抑制出口、抑制进口 二、名词解释(每个名词 4 分,本大题共计 24 分) 21.铸币 22.利率市场化 23.流动性陷阱 24.金融相关率 25.操作风险 26.国际收支
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本大题共计 48 分) 27.简述利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 28.间接融资有哪些优点 29.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影响财富所有者持币愿望的因素有哪些? 30.试从理论假设、分析方法和研究视角等方面对行为金融理论和传统金融理论进行简 要比较。 31.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压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2.试从银行角度简述混业经营的优势。 33.简述明斯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是如何解释金融脆弱性的形成机理的? 34.简述 2005 年 7 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每小题 16 分,本大题共计 32 分) 35.试结合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论述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措施。 36.试结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论述金融创新的负面影响。 五、应用分析题(本大题包括 37-40 各题,37 题 5 分,38 题 6 分,39 题 10 分,40 题 5 分,本大题共计 26 分) 背景材料∶2003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为了适时调控宏观经济,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 备金率 rd∶2003 年将 rd 调高至 7%,2004 年 4 月调至 7.5%,2006 年 7 月将 rd 上调至 8%, 2006 年两次调整 rd 至 9%,2007 年共调整了 10 次,将 rd 持续调高到 14.5%;2008 年 1 月 至 11 月 27 日已调整 8 次,从 1 月的 14.5%持续调高到 6 月的 17.5%,下半年连续调低到 15.5%。 2010 年至 2011 年 6 月,面对持续不断的高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又连续 12 次调高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至 21.5%;12 月 5 日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 0.5%,这是最近三年来中央银行 首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以下各题∶ 37.简要概述 2010 年以来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宏观经济背景; 38.简述在经济过热环境下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机制;
39.假设目前商业银行体系存款总额为 18 万亿元人民币,银行体系准备金为 20 万亿元 人民币,公众持有现金为 6 万亿元人民币。请计算(注∶绝对数保留两位小数点。以万亿元 为单位,系数保留四位小数点)∶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连续 12 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累计达 6%,可冻结银行体系 资金为多少?若按目前基础货币量计算,目前市场流动性(货币供给量)规模比调整之前 (15.5%时的水平)有何变化数额是多少 (2)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进 100 亿美元外汇,汇率为 1 美元兑 6.35 元人民币, 同时在公开市场卖出 600 亿元人民币国债并假定流通中现金比率为 10%,超额准备金率为 5%, 不考虑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则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 0.5%之后,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量 M1 分别为多少? 40.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有何优缺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