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试题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3 小题,共 46.0 分)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
崭新的“中国形象”。这揭示的道理是(
)
A.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 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
2. “改革道路上仍面临着很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
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表明
(
)
A.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日益加剧
C.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D. 改革促进社会实现了公平正义
3. 疫情期间,我国利用大数据技术分配给每个人健康码,让出行变得更加简单有效。下列
关于创新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创新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B. 技术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C. 知识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 创新可以改变一切
4. 观察如图《助推》,你感悟到的是(
)
A. 个人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B. 我国要坚持以创业创新为中心
C. 国家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D. 政策支持是创业成功最主要的因素
5. 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
A. 创新
B. 教育
C. 科技
D. 改革开放
6. “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 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依法治国
D. 少数服从多数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
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这说明(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人民的意愿可以得到充分反映
B.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C. 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的民主
D. 民主是具体的,从来没有抽象的民主
8. “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已成为扬州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这
条“扬州路径”反映的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分别是(
)
A. 协商民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 人民民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新型民主 政治协商制度
D. 选举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该目标的内容为
(
)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建设国家现代管理体系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0.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有道德而无法律,则道德有时失其作用;有法律而无道德,
则法律亦有时而穷”。这意味着(
)
A. 法律在建设法治中国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比道德更大
B. 建设法治中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C.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D. 在法治建设中道德的教化作用比法律的规范作用意义更大
11.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距今约 7000-5000 年,是中国第一
个被发现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在考古学研究和考古学史中都具有重要地位。2021 年
10 月 17 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 100 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三门峡召开。
纪念大会的召开(
)
A. 源于仰韶文化是中华文化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B. 是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
C. 增添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
D. 展示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12. “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对一个人而言,根是对生命的依恋和敬畏;对一个
民族而言,根是对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中华文化的精髓是(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 中华传统美德
C.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中,有关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文明、自由、敬业、诚信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2021
年中央提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
①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②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矛盾
③改变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④根本改变了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
)
A. 人类应该顺从自然
B. 人类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
C. 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
D. 人类可以对自然一味索取
16. “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是我们从过去“只顾金山银山,忽视绿水青山”的惨
痛教训中得出的认识。它告诉我们(
)
①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
③保护环境必然阻碍经济的发展
④必须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 针对垃圾分类,央视曾循环播放过一则公益广告,提出“混=浪费+污染,分=节约+环
保”。这则公益广告意在提醒我们(
)
A. 提升执法力度,严惩污染行为
B. 减少垃圾总量,建设美丽中国
C. 科学处理垃圾,深度利用资源
D. 学会绿色生活,消除环境压力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为此,各族人民应继续巩固和发展的关系是(
)
A.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 自然和谐公平正义
D. 富强文明安全稳定
19. 近年来,产量稳步上升的优质新疆棉输往全国各地,服务人们生活“中国人很硬,新疆
棉很软”“我爱新疆,我爱中国”,各地人民纷纷点赞新疆棉。对此评论准确的是(
)
A. 大国格局已经形成
B. 对外开放成就斐然
C. 民族团结心手相连
D. 地区差距逐步缩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0. _______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
A. 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坚决反对“台独”
D. “九二共识”
21.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
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
)
A. 实行改革开放
B. 实现强国富民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实现共同富裕
22.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就要不断制定新
的阶段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从现在到 2035 年的阶段性目
标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消除绝对贫困
C.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 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这说明自信的中国人
(
)
A. 对国家有认同 B. 对发展有信心 C. 对梦想有追求 D. 对文化有底气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24.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
民。
请列举党和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5.0 分)
25. 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持续探索、不断推进法治建设,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道路,已成为我们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光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将怎样继续加强法治中国建设?
26.
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深入地植入到本民族的血脉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请回答,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它具有什么作用?
27. [科技创新凸显实力]2021 年我国航天科技领域频传捷报。4 月 29 日,中国空间站天和
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5 月 15 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
测器着陆火星取得成功;5 月 29 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进入太空:9 月 17 日神舟
十二号圆满完成任务后,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又精准发射。
(1) 看到我国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后,琳琳说,“我国已经实现了科技强国梦。”请
你运用所学知识,对琳琳的观点加以评析。
[祖国统一势不可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
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2) 请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回答“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的依据有哪些?
28. [百年岁月峥嵘]1921--2021,百年岁月峥嵘,中国共产党在接续奋斗中迎来百年华诞。
一百年来,我们党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些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
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1) 材料中这些伟大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他们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之间关系是什么?
[人民就是江山]回望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
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
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2)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强国有我践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
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3) 作为当代中学生,理应采取哪些行动来感谢党恩、报效祖国?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了改革开放的成就,说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A 说法正确;“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说法没有体现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性,B 说法与题意不符;实现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C 说法错误;我国早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2020
年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D 说法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军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
键抉择。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2.【答案】A
【解析】题文中,习近平主席的话涉及改革的成就,也涉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说明了改革
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A 符合题意;B 错误,不符合实际;C 不符合题意;D 错误,改革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前进
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中国经济发展需适应新变化,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全面深化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答案】A
【解析】疫情期间,我国利用大数据技术分配给每个人健康码,让出行变得更加简单有效,
创新让我们生活更美好,A 正确;B 错误,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C 错误,技术
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D 错误,说法太绝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
的本质就是创新。
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答案】C
【解析】分析漫画可知,体现了国家采取措施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现了自主创
业也是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创业是最大的就业。C 是正确的选项;A 错误,企业是社会创
新的重要力量;B 错误,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D 错误,政策扶持是创业成功的
因素之一。
故选:C。
本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的
本质就是创新。要想真正地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创新。
审清题意,明确主旨,把握对创新的认识,结合具体的题意分析即可。
5.【答案】B
【解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
途径是教育,故 B 正确;ACD 的说法不合题意,均可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
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能够提
高人们素质,把我国人口压力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6.【答案】B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
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故 B 符合题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A 不符合题意;依法治国是我
国的基本方略,C 不符合题意;少数服从多数是我国的民主原则,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人民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政权的一种国家制
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通过一系列的基本政治制度来体现。
牢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依据题意,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7.【答案】B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意思是国家选择什
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B 符合题意;ACD 都正确,但不符合题文主旨,排
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
国情。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文材料主旨,排除干扰项。
8.【答案】A
【解析】协商民主其核心是协商,每个公民和组织都有参与讨论、协商的平等机会。题干中
“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反映的民主形式是协商民主,这种基层社会治理
制度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因此 A 正确;BCD 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
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
正确掌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涵,紧扣具体的题意利于解答本题。
9.【答案】A
【解析】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①③是正确的选项;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
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
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此题考查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10.【答案】B
【解析】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无大小之分,A 说法错误;题干句子说明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
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要坚持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B 说法符合题意;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和重要保障,该说法题干中没有体现,C 说法不符合题意;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
德共同发挥作用,法治和德治作用无大小之分,D 说法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法治和德治关系的知识点。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治与
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本题考查法治和德治关系的知识,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11.【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