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
答案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共 4 分)
1.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9+36=
【答案】95;84;
;
2
9
5
9
51
8
3
8
;
21×4=
7
9
【解析】
【详解】略
二、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6 分)
2. 一只东北虎
大约重 200 千克,(
)只这样重的东北虎合起来大约重 1 吨。
【答案】5
【解析】
【分析】1 吨=1000 千克,因为 5 个 200 千克是 1000 千克,所以一只东北虎
大约重 200 千克,5
只这样重的东北虎合起来大约重 1 吨。
【详解】1 吨=1000 千克
200×5=1000(千克)
所以,一只东北虎
大约重 200 千克,5 只这样重的东北虎合起来大约重 1 吨。
【点睛】熟记 1 吨=1000 千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
比
多(
)朵,
的朵数是
的(
)倍。
【答案】
①. 10
②. 6
【解析】
【分析】计算
比
多的朵数,用减法计算;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依此计算。
【详解】
有 12 朵,
有 2 朵
12-2=10(朵)
12÷2=6
即
比
多 10 朵,
的朵数是
的 6 倍。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 20 以内的减法计算,以及对倍的认识,应熟练掌握。
4. 2022 年 10 月 12 日下午,神州十四号航天员开启了“天宫课堂”第三课。本次授课共安排了 7 个项目,
授课时间如下。这节课一共(
)分钟。
【答案】50
【解析】
【分析】根据对钟面指针的认识分别写出两个钟面上的时间,然后用下课时间减去上课时间即可,依此计
算。
【详解】上课时间是下午 3:45,下课时间是下午 4:35
4:35-3:45=50(分钟)
即这节课一共 50 分钟。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过时间的计算,熟练掌握对钟面指针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在括号里填上“>”“<”或“=”。
)6 厘米
2 分(
)120 秒
)
5
7
①. <
(
1
3
②. =
)
1
4
③. <
④. >
57 毫米(
3
7
【答案】
(
【解析】
【分析】第一小题,6 厘米=60 毫米,所以,57 毫米<6 厘米;
第二小题,因为 1 分=60 秒,所以,2 分=120 秒;
第三、第四小题,如果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值就比较大;如果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值就比较大;
所以,
3
7
<
5
7
、
1
3
>
1
4
。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57 毫米<6 厘米
2 分=120 秒
3
7
1
3
【点睛】先进行单位换算,再比较大小即可。
5
7
1
4
<
>
6. 篮子里有 18 个
,这些苹果的
5
6
是(
)个。
【答案】15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将这些苹果平均分成 6 份,取其中的 5 份,因此用 18 除以 6 后,再乘 5 即可,依此计
算。
【详解】18÷6=3(个)
3×5=15(个)
5
6
即这些苹果的
是 15 个。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简单应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长 5 分米,宽 3 分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
正方形的边长是(
)分米。
【答案】4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出这根铁丝的长度,然后用这根铁丝的长度除以 4 即可
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依此计算。
【详解】(5+3)×2
=8×2
=16(分米)
16÷4=4(分米)
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4 分米。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8. 下面图形中,(
)是四边形。
A.
C.
【答案】D
【解析】
B.
D.
【分析】在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四
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由此求解。
【详解】A.
,不 是四边形;
B.
,不是四边形;
C.
,是五边形;
D.
,是四边形。
故答案为:
D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知四边形的特点。
9. 下面四组小棒中,首尾相接能围成长方形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D.
【分析】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A.6cm<7cm<8cm<9cm,因此这四根小棒首尾相接不能围成长方形;
B.6cm =6cm ,6cm<7cm<8cm,因此这四根小棒首尾相接不能围成长方形;
C.6cm=6cm,8cm=8cm,因此这四根小棒首尾相接能围成长方形;
D.6cm<7cm,7cm=7cm,因此这四根小棒首尾相接不能围成长方形。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下面各图中,涂色部分可以用
2
5
表示的是(
)。
A.
C.
【答案】A
【解析】
B.
D.
【分析】根据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涂色的份数,依此选择。
【详解】A.
此图被平均分成 5 份,涂色部分为其中的 2 份,因此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
2
5
;
B.
此图被平均分成 6 份,涂色部分为其中的 2 份,因此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
2
6
;
C.
此图被平均分成 5 份,涂色部分为其中的 1 份,因此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
1
5
;
D.
此图不是平均分,因此不满足。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计算 650×3 时,用 6×3 算出的是 18 个(
)。
B. 十
C. 百
D. 千
A. 一
【答案】C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三位数个位上的数相乘,
乘得的结果就等于几个一;与三位数十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就等于几个十;与三位数百位上的数相
乘,乘得的结果就等于几个百;依此选择。
【详解】6 在 650 的百位上,因此计算 650×3 时,用 6×3 算出的是 18 个百。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下面图形中,周长最长的是(
)。
A.
C.
【答案】B
【解析】
B.
D.
【分析】选项 A,这个图形的周长相当于一个长 9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选项 B,这个图形的周
长相当于一个长 9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加上小长方形两个宽的长度;选项 C,这个图形是一个长
9 厘米、宽 6 的长方形;选项 D,这个图形的周长相当于一个长 9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
方形周长=(长+宽)×2”,分别计算出各个选项中图形的周长即可。
【详解】(9+6)×2
=15×2
=30(厘米)
A.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30 厘米;
B.这个图形的周长是:30 厘米+小长方形两个宽边的长度;
C.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30 厘米;
D.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30 厘米;
所以,周长最长的是 B。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转换成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计算下面长方形的周长,四个选项中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10+5×2
C. 10×2+5×2
【答案】A
【解析】
B. 10+5+10+5
D. (10+5)×2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依此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此长方形的周长为:
10+5+10+5=10×2+5×2=(10+5)×2=15×2=30(厘米)
即 10+5×2 不能计算出此长方形的周长。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 下列选项中,能用算式 12÷2×3 解决的问题是(
)。
A. 一袋饼干 12 元,一盒巧克力的价钱是一袋饼干的 2 倍。妈妈要买 3 盒巧克力,需要多少钱?
B. 巧手社团的同学们 2 小时缝了 12 个沙包。照这样计算,他们 3 小时能缝多少个沙包?
C. 学校把 12 根跳绳平均分给 2 个班,每个班有 3 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分到多少根跳绳?
D. 笑笑和聪聪读同一本故事书。笑笑每天读 12 页,2 天读完。聪聪 3 天读完了这本书,他平均每天读多少
页?
【答案】B
【解析】
【分析】逐项分析如下,选项 A,用饼干的价格乘 2,求出巧克力的价格,用巧克力的价格乘盒数即可;选
项 B,用 12 除以 2,求出每小时做沙包的个数,再乘 3,即可求出他们 3 小时能缝多少个沙包;选项 C,用
12 除以 2,求出每个班分得跳绳的根数,再除以 3,求出每个小组分得跳绳的根数;选项 D,用笑笑每天读
书的页数乘 2,求出这本故事书的页数,再除以聪聪读书的天数,即可求出他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A.12×2×3=24×3=72(元),所以,需要 72 元钱;
B.12÷2×3=6×3=18(个),所以,他们 3 小时能缝 18 个沙包;
C.12÷2÷3=6÷3=2(根),所以,平均每个小组分到 2 根跳绳。
D.12×2÷3=24÷3=8(页),所以,他平均每天读 8 页。
故答案为:B
【点睛】正确分析各个选项中的数量关系,列式为解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四、竖式计算。(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
15. 竖式计算。
175+49=
800-406=验算:
314×4=
260×5=
【答案】224;394;
1256;1300
【解析】
【分析】(1)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
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整数加减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加法中,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减法中,哪一位上的
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 1 当 10,和该位上的数加在一起再减。
(3)减法的验算方法:一种是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一种是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
【详解】175+49=224
800-406=394
验算:
314×4=1256
260×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