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及 答案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0 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的各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中属于热传递的是( ) A. B. C. 钻木取火 冬天搓手取暖 酒精灯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 D. 向下压动活塞,硝化棉点燃 【答案】C 【解析】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据此分析选择。 【详解】A.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木头的内能,故 A 不符合题意; B.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利用酒精灯加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过程,故 C 符合题
意; D.用力将活塞迅速压下,压缩空气做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属于做功改变内能,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 R1<R2.闭合开关 S 后,电阻 R1、R2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1、 U2,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 I1、I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B. I1>I2 C. U1=U2 D. U1>U2 A. I1=I2 【答案】A 【解析】 【详解】如图电路,闭合开关 S 后,电阻 R1、R2 串联在电路中.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特点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故 A 正确,B 错误; U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即: 1 U 2  IR 1 IR 2 为 R1<R2,所以 U1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电路中开关控制用电器时,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只有当“光控开关”、“声控 开关”都闭合了灯才能亮,否则灯泡不亮,这说明两开关共同控制电路,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设计意图可知: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灯亮;白天,无论发出多大声音, 电灯也不会亮,说明两个开关不能独立工作,即两个开关串联,再和灯泡串联。 故选 A。 4. 如图,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 带电棒一定带正电 B. 带电棒一定带负电 C. 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D. 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答案】D
【解析】 【详解】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带电体上的电荷传递到金属箔上,是 两个金属箔带有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因此金属箔张开,故 D 符合题意. 5. 如图所示,将一根铅笔芯通过两个夹子接入电路中,当只把右端夹子向左移时,铅笔芯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小灯泡变亮,导致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主要因素是 B. 长度 C. 温度 D. 横截面 A. 材料 积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只把右端夹子向左移时,铅笔芯接入电路中的长度变小,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 变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小灯泡变亮;所以,可得出铅笔芯电阻和铅笔芯的长度有关,长度 越小,电阻越小,故 B 符合题意. 6. 下列事例中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是 A. 电冰箱用三线插头 B. 使用试电笔时,手与尾部金属体接触 C. 用湿手触摸开关 D. 搬动电器前断开电源开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下列事例中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是”可知,本题考查安全用电规则.根 据三孔插座和测电笔的使用,结合生活中容易引发触电事故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 电冰箱用三线插头,目的是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可避免因电器漏电时外壳带 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 A 选项是正确的,与题意不符; B. 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测电笔才能正常工作,所以 B 选项是正确的,与 题意不符;
C.自然水是导体,用湿手扳开关,也有可能触电,符合题意; D.搬动电器之前必须断开开关,否则可能引起触电,故 D 正确,与题意不符; 7.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两个条形磁铁的某一端磁极,根据图中磁感线的分布,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 甲是 N 极,乙是 S 极 B. 甲是 S 极,乙是 N 极 C. 甲、乙都是 S 极 D. 甲、乙都是 N 极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磁感线可知两磁极相互排斥,且磁感线均由磁极向外,故两磁极均为 N 极。故 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 D。 8.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甲、乙两灯泡均发光,过一会儿,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 但两电表指针仍明显偏转.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甲灯泡短路 B. 乙灯泡短路 C. 甲灯泡断路 D. 乙灯泡 断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乙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甲、 乙两灯泡均发光,过一会儿,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但两电表指数仍明显偏转,这说明电 路不是短路,而是一个支路断开;电流表有示数,说明乙正常,故故障是甲断路. 故选 C. 9. 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李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甲、乙两个透
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里面各放有一根 5Ω的电阻丝,其中乙容器将一个 5Ω的电阻 丝与容器内 5Ω电阻丝并联,两个 U 型管中装有等量的水.把这个装置接入电源,利用这套 装置可来探究电流产生热量 A. 与电压的关系 B. 与电阻 的关系 系 【答案】C 【解析】 C. 与电流的关 D. 与电能的关系 【分析】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关系时,控制电阻和通电时间不变;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 电阻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不变;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通电时间关系时,控制电流和 电阻不变. 【详解】图中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通电时间和电阻相同,当给其中一个并联一个电阻时, 电阻的电流改变,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关系.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影响因素,知道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 通电时间有关. 10.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 过程中( ) A. 电压表 V2 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大
C. 电压表 V1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D. 电压表 V2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闭合开关 S,两电阻串联,电压表 V1 测电源电压,电压表 V2 测定值电阻 R0 的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B.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总电阻变大,电路中的 电流变小,所以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 R0 两端的电压也变小,即 电压表 V2 的示数变小,故 AB 错误; C.电压表 V1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的比值即为电路的总电阻,因总电阻变大,则两者的 比值变大,故 C 错误; D.电压表 V2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即为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则两者的比值是不变的,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每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 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选错的得 0 分) 11.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都是有关电与磁的知识,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 图乙,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端为 N 极 C. 丙图,S 闭合后 b 灯发光 D. 丁图,可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如图是奥斯特实验,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所以奥斯特实验 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 A 正确;
B.闭合开关,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进入,从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螺线管的 左端为 N 级,右端为 S 极,故 B 错误; C.如图,S 闭合后,有电流通过电磁铁,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b 灯发光,故 C 正确; D.如图,该实验中电流大小可以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通过观察同一个电磁铁上吸 引大头针的多少可判断磁性强弱,从而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故 D 正确。 故选 ACD。 12. 如图所示的电路,S1 闭合 S2 断开时,甲、乙是电流表,I 甲∶I 乙=1∶3,当 S1、S2 都闭合 时,甲、乙是电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阻大小之比 R1∶R2=2∶1 B. 当 S1 闭合 S2 断开时,通过 R1、R2 的电流之比 I1∶I2=2∶1 C. 当 S1、S2 都闭合时,电压表甲、乙的示数比 U 甲∶U 乙=3∶2 D. 当 S1、S2 都闭合时,R1、R2 的电功率之比 P1∶P2=1∶2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B.当 S1 闭合 S2 断开时,R1、R2 并联,甲测 R2 支路电流,乙测干路电流,则有 因为 所以 I 甲= I2,I 乙= I1+I2 I 甲∶I 乙= I2∶(I1+I2)=1∶3 I1∶I2=2∶1 由欧姆定律可得 故 A 错误、B 正确; R 1 : R 2  U U I I 1 : 2  I 2 : I 1  1 : 2 C.当 S1、S2 都闭合时,甲、乙都是电压表,R1、R2 串联,甲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乙电压表 测 R2 两端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