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制得大面积单晶石墨炔,是碳材料科学的一大进步。 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石墨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中均有碳碳原子间的 σ 键 B. 三种物质中的碳原子都是 3sp 杂化 C. 三种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D. 三种物质均能导电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 NaCl 的电子式为 :  Na Cl   : B. 3NH 的 VSEPR 模型为 C. z2p 电子云图为 D. 基态 24Cr 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3. 下列过程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A. 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脂 B. 重油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小分子烃 C. 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基酸 D.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 FeCl 溶液制备 3 Fe(OH) 胶体 3 4. 下列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2H O 溶液中加入少量 2 2MnO 固体,促进 2 2H O 分解
B. 密闭烧瓶内的 2NO 和 2 4N O 的混合气体,受热后颜色加深 C. 铁钢放入浓 HNO 中,待不再变化后,加热能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3 D. 锌片与稀 2 H SO 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 4 CuSO 固体,促进 2H 的产生 4 5. 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 2CO 和 2SO ,实验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废气中 2SO 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 B. 装置 a 中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 3HCO 的水解程度大于 3HCO 的电离程度 C. 装置 a 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废气中的 2CO 和 2SO D. 装置 b 中的总反应为 2 SO 3   CO H O  2 2 电解 HCOOH SO   2 4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 2Cl 制备 84 消毒液(主要成分是 NaClO ): 2 Cl  2OH    Cl   ClO H O  2 B. 食醋去除水垢中的 CaCO : 3 CaCO 2H  3   Ca 2   H O CO  2  2 C. 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3 2Fe   Cu  2Fe 2   Cu 2  D. 2Na S 去除废水中的 2Hg  : 2 Hg  2 S   HgS  7. 蔗糖与浓硫酸发生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①白色固体变黑,主要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 过程②固体体积膨胀,与产生的大量气体有关 C. 过程中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 D. 过程中蔗糖分子发生了化学键的断裂 8. 完成下述实验,装置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 2Cl B. 实验室收集 2 4C H C. 验证 3NH 易溶于水且溶液呈碱性 D. 除去 2CO 中混有的少量 HCl 9. 一种聚合物 PHA 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HA 的重复单元中有两种官能团 B. PHA 通过单体 缩聚合成 C. PHA 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降解
D. PHA 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10. 下列事实不能通过比较氟元素和氯元素的电负性进行解释的是 A. F F 键的键能小于 Cl Cl 键的键能 B. 三氟乙酸的 aK 大于三氯乙酸的 aK C. 氟化氢分子的极性强于氯化氢分子的极性 D. 气态氟化氢中存在 (HF) ,而气态氯化氢中是 HCl 分子 2 11. 化合物 K 与 L 反应可合成药物中间体 M ,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 L 能发生银镜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 B. L 是乙醛 C. M 完全水解可得到 K 和 I D. 反应物 K 与 L 的化学计量比是 1∶1 12. 离 子 化 合 物 2 Na O 和 2 2CaH 与 水 的 反 应 分 别 为 ① ② A. CaH 2H O Ca(OH)   2 2  2H 2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 O CaH、 2 2 中均有非极性共价键 2 2Na O 2H O 4NaOH O    2 2 2  ; 2 B. ①中水发生氧化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 C. Na O 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 2 , 2 2 2CaH 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2 :1 D. 当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 2O 和 2H 的物质的量相同 13. 一种分解氯化铵实现产物分离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其中 b d、 代表 MgO 或  Mg OH Cl 中的一种。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c 分别是 HCl NH、 3 B. d 既可以是 MgO ,也可以是  Mg OH Cl  C. 已知 2MgCl 为副产物,则通入水蒸气可减少 2MgCl 的产生 D. 等压条件下,反应①、②的反应热之和,小于氯化铵直接分解的反应热 14.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 2Mg  在不同 pH 的 2 Na CO 体系中的可能产物。 3 Na CO 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 pH 的关系。 3 已知:i.图 1 中曲线表示 2 ii.2 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    c Mg K MgCO  c CO     2 3 sp  2 3   2 c OH  2  c Mg   [注:起始     K Mg(OH) sp   2 ;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 c Na CO 2  3  0.1mol L  ,不同 pH 下  1 c CO  由图 1 2 3 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图 1, pH 10.25,c HCO    3  3   、     2 c CO   2  pH 11 lg c Mg  2 pH 9 lg c Mg    2  c CO 、        3 3   1 0.1mol L   B. 由图 2,初始状态 C. 由图 2,初始状态  c H CO 2 3    c HCO 6   ,无沉淀生成 2   ,平衡后溶液中存在
D. 由图 1 和图 2,初始状态 pH 8 、 lg c Mg     2    1  ,发生反应: 2  Mg  2HCO MgCO   3   CO 2   H O 2 3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5 小题,共 58 分。 15. 硫代硫酸盐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浸金试剂。硫代硫酸根 原子取代的产物。 3S O  可看作是 2 2 4SO  中的一个 O 原子被S 2 (1)基态S 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 (2)比较S 原子和 O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 2 3S O  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 2 (4)同位素示踪实验可证实 2 3S O  中两个S 原子的化学环境不同,实验过程为 2  SO 2 3   S ⅰ S O 2 2 3   Ag    ⅱ Ag S SO  2  2 4 。过程ⅱ中, 2 3S O  断裂的只有硫硫键,若过程ⅰ所用试剂是 2 32 Na SO 和 35S ,过程ⅱ含硫产物是__________。 2 3 (5) MgS O 6H O  2 2 3 的晶胞形状为长方体,边长分别为 anm 、 bnm cnm、 ,结构如图所示。 晶胞中的   Mg H O 2   6 常数为 ΛN ,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  2 MgS O 6H O   个数为__________。已知 。 1nm 10 cm g cm    7 2 3 2 3 的摩尔质量是 1 Mg mol  ,阿伏加德罗  (6)浸金时, 2 3S O  作为配体可提供孤电子对与 Au  形成 2  3 2 子和端基S 原子能否做配位原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Au S O    2 3   。分别判断 2  3S O  中的中心S 原 2 16. 尿素 CO NH  2 2     合成的发展体现了化学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 (1)十九世纪初,用氰酸银 AgOCN 与 4NH Cl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  CO NH ,实现了由无机物到 2 2
有机物的合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十世纪初,工业上以 2CO 和 3NH 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 ⅰ. 2CO 和 3NH 生成 2 NH COONH ; 4 ⅱ. 2 NH COONH 分解生成尿素。 4 结合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活化能:反应ⅰ<反应ⅱ b.ⅰ放热反应,ⅱ为吸热反应  2NH l CO NH   CO l   c.   2 3    2 2 l H O l ΔH E E      2 1 4 (3)近年研究发现,电催化 2CO 和含氮物质( 3NO 等)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尿素,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及解决 含氮废水污染问题。向一定浓度的 如图所示。 KNO 溶液通 2CO 至饱和,在电极上反应生成  3 CO NH ,电解原理 2 2 ①电极 b 是电解池的__________极。 ②电解过程中生成尿素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4)尿素样品含氮量的测定方法如下。 已知:溶液中  4 c NH 不能直接用 NaOH 溶液准确滴定。
①消化液中的含氮粒子是__________。 ②步骤ⅳ中标准 NaOH 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分别为 c 和 V ,计算样品含氮量还需要的实验数据有 __________。 17. 化合物 P 是合成抗病毒药物普拉那韦的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 中含有羧基,A→B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D 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 (3)关于 D→E 的反应: ① 的羰基相邻碳原子上的 C→H 键极性强,易断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条件下还可能生成一种副产物,与 E 互为同分异构体。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F 存在顺反异构体 b.J 和 K 互为同系物 c.在加热和Cu 催化条件下, J 不能被 2O 氧化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