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年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年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表 内相应位置。 1.在公园锻炼时,手机计步器记录了自己的运动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用时“01:20”是指时刻 B.行程“6.65 公里”是指位移的大 小 C.速度“5.0 公里/小时”是指平均速率 D.“286.1 卡路里”的热量是矢量 2.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 入太空。航天员将在“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驻留 6 个月,将完成五项主要任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神舟十三号从地面奔向“天宫”的路程时,可将“天宫”视为质点 B.神舟十三号与“天宫”进行径向对接时,可将“天宫”视为质点 C.研究航天员进出“天和”核心舱时,可将“天和”视为质点 D.通过电视观看“天和”中的微重力试验时,可将“天宫”视为质点 3.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其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A.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距 20m C.0 25s~ 时间内,甲物体平均速度的值为1.6m/s 25s 时相遇 4.G5 高速的快速行车道内,甲、乙两辆汽车正在奔赴抗洪救灾的第一线。乙车在前,速度 大小为 2v ;甲车在后,速度大小为 1v , 1 v 。 1t 时刻,感觉两车太近,甲车立即以加速 v 度 1a 开始刹车,同时鸣笛示意乙车加速。这时,乙车立即以加速度 2a 开始加速。 2t 时刻, 两车速度相等。下列关于该过程的描述,大致正确的是 D.甲、乙两物体10s 时相距最远, B.乙开始运动时,甲、乙两物体相 2
A. B. C. D. 5.一质点以初速度 0v 沿 x 轴正方向运动,已知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沿 x 轴正方向,加速度的 大小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在这一过程中,该质点 A.速度一直增大,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大 B.速度一直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 度最大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大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为零 时速度最大 6.学习了运动的描述方法后,第五组同学利用秒表和刻度尺研究了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运 动,得到如图的数据。图中O 、 1x 、 2x ,…, 5x 、 6x 分别为物体在 0 时刻和1s 、 2s …… 5s 、 6s 时的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Ox 为第 2s 内的位移,方向由O 指向 1x 向 5x C. 1 6x x 为第 6s 内的位移,方向由 1x 指向 6x 指向 5x 7.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1800 多年来,人们 B. 5Ox 为5s 内的位移,方向由O 指 D. 5 6x x 为第5s 内的位移,方向由 6x 都把这个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直到 16 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 盾,并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的实验来进行了验证。下表是伽利略手稿中的一 组实验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单位 ( )t 距离单位 ( )x 1 32 A. v  v 0  at B. x  v t 0  x D. 1 2 t 1  x 2 2 t 2  x 3 3 t 2  k 2 130 1 2 at 2 3 298 4 526 5 824 6 1192 7 1600 8 2104 C. 2 v  2 v 0  2 ax 8.在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 2000m )决赛中,我国运动员以创世界纪录的 6 分 5 秒再次夺冠!到达终点时,已领先第二名波兰队 25m ,最终成绩领先波兰队 6.25s 。将中 国队(甲)与波兰队(乙)赛艇的运动简化为如图的 v t 图像, 1t 时刻两图线相交、 2t 时 刻中国队到达终点、 3t 时刻波兰队完成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3 t 内的某一时刻,中国队的赛艇超越了波兰队的赛艇 t 时间内,波兰队赛艇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 4.0m/s A. 1t 时刻,中国队的赛艇超越了波兰队的赛艇 t B. 2 t C. 2 D.通过终点线时,中国队赛艇速度的大小约为5.0m/s 9.9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经历一系列的减速过程后,在距地面1m 时的速度下降 为5m/s ,此时启动反推发动机,最终使返回舱实现以 3m/s 的速度软着陆。则返回舱在最 后1m 内须具有加速度的值为 A. 8m/s D. 2 B. 5m/s 2 C. 3m/s 2 2m/s 2 10.国庆小长假中,李浩和郑波同学体验了蹦极运动。当李浩脚拴蹦极绳、头部向下从15m 高处开始落下时,郑波同学打开手机的慢动作功能拍摄了一段视频。分析视频,发现它是由 多张照片组成,在蹦极绳未拉直前的照片中,从某张开始隔 19 张再取一张,测得这两张照 片中李浩头部与地面的间距分别为11.80m 和10.95m ,忽略空气阻力,取 手机摄像时连续拍下两张照片的时间间隔为 A.0.002s C.0.010s B.0.005s ,则 g  10m/s 2 D.0.020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错者或不答的得 0 分。请将 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表内相应位置。 11.下列关于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研究某些物理问题时,把物体抽象成一个质点,这里运用了假设法 B.加速度是用速度的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的物理量 C.把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得到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这里应用了微元法 D.图像法和代数法都可以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但是图像法更精确 12.坐在“复兴”号高速列车上的小明,看到平行车道上的另一辆列车相对自己从西向东呼 啸而过。关于小明乘坐的列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从东向西行驶 B.一定从东向西行驶 C.可能在站台上静止 D.不会 从西向东行驶 13.我国计划在 2030 年前后登月,目前正在向全国中学生征集太空小实验。某同学设计让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月球上由某一高度同时释放一个氢气球和铅球。若铅球与氢气球大小 相同,则按我们所学的知识,理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氢气球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 B.氢气球和铅球都下落,且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C.氢气球和铅球都下落,铅球先落到月球表面 D.氢气球和铅球都下落,但看起来铅球比在地球上下落的慢 14.某高速公路出口的 ETC 通道如图所示。一汽车驶入通道,到达O 点的速度为 22m/s , 此时开始减速,到达 M 时速度减至6m/s ,并以 6m/s 的速度匀速通过 MN 区间。已知汽车 从O 到 N 用时10.0s ,这一过程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3m/s 2 B.汽车在 O 、 M 中点的速度大小 A.汽车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为14m/s C.O 、 M 间的距离为56m 9.2m/s 15.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它们运动的相关图像分别 如图甲、乙所示。已知 0 t  时,乙的速度为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汽 车 在 ON 段 的 平 均 速 率 为 A.甲物体 2s 时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变化 C.甲物体 0 2s~ 内的平均速度与 2 4s~ 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3s 时的速度相同 三、实验题:本题包含 2 小题,共 14 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作答。 B.乙物体 2s 时的速度方向发生 D.乙物体1s 时的速度与 16.(6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该同学在操作中存在两处明显的错误或不当,它们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连同重物)的顺序,最恰当的做法是________。 A.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重物 C.释放纸带的同 时接通电源 17.(8 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图甲是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两相邻 x  计 数 点 间 还 有 四 个 点 没 有 画 出 。 测 得 1 8.95cm 10.26cm x  4 下列问题: 9.61cm x  x  、 6 、 5 x  、 2 7.05cm 、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 ,完成 7.68cm 8.33cm 、 3 x  (1)下表列出了计时器打下 B 、C 、 E 、 F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则计时器打下 D 点时小 车的瞬时速度为 Dv  ________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位置 B C D E 速度 (m/s) 0.737 0.801 ________ (2)以计时器打下 A 点为计时起点,在图乙中描点并作出小车的 v (3)根据图线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 a  ________ (4)可以推断,打下 A 点时,小车已经运动了________ 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 5 小题,共 41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 t 图像。 2m/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928 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7 分)5 月 15 日,搭载“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在着陆的最后 阶段,为防止发动机喷出的气体扬起火星尘土,着陆器先在距火星表面约为1.2m 的高度处 悬停,之后关闭发动机自由落下。小亮观看了视频,并用秒表测得着陆器从静止自由下落到 火星表面用时为 0.80s ,估算: (1)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值; (2)着陆器着陆火星表面时的速度。 19.(7 分)为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学校门口设置了减速带。如图是一辆汽车安全通过校门 口的 v (1)汽车减速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t 图像。求: F 0.994
(2)汽车在 0 5s~ 内发生的位移。 20.(7 分)据悉,采用电磁弹射器的我国第三艘航母正在有序地建造中。投入使用后,“歼 15”在新航母上将能满载起飞,将极大地增强其战斗力。目前,歼 15 在“山东舰”上采用 滑行起飞方式,从静止开始,歼 15 以某一加速度匀加速滑行 200m 时可达50m/s 的最低起 飞速度。若采用电磁弹射,使歼 15 具有一定的初速度,歼 15 再以与上相同的加速度匀加速 滑行100m 就能达到50m/s 的最低起飞速度。求: (1)歼 15 起飞时加速度的值; (2)歼 15 离开电磁弹射器时速度的值。 21.(10 分)选做题:本题包含 A、B 两题,请任选一题做答。如两题都做,按 A 题计分。 A.爬墙车,靠着真空负压原理可以吸附在墙壁上运动,如图所示。某遥控爬墙车在竖直墙 面上从O 点由静止开始,先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过 0.2s 前进 0.1m 时到达 A 点。这 时,通过遥控使其速度保持不变,继续匀速运动 2s 到达 B 点。为防止撞到房顶,遥控使其 以大小为10m/s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C 点时恰好停止。求: (1)爬墙车到达 A 点时的速度 v ; (2)爬墙车在墙上爬行的总高度。 B.在首届全国中学生航天创客大赛中,我省队员设计了“天行健”号火箭。点火后,由于 受到燃料产生的推力作用,“天行健”号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4s 到达离地面 40m 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设火箭发射后始终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 取 g  (1)“天行健”号上升的最大高度 H ; (2)“天行健”号从发射到返回发射点的时间。 10m/s 2 ,求:
22.(10 分)选做题:本题包含 A、B 两题,请任选一题做答。如两题都做,按 A 题计分。 A.动车内,电子屏上会实时显示动车的瞬时速率;铁轨旁,有连续的里程碑,相邻里程碑 间的距离是1.0km 。为估算动车进站刹车时的加速度,小刚坐在动车上进行了这样的实验: 通过窗户向外观察,当他经过第一个里程碑时,屏幕显示的车速是 234km/h ;当他经过第 三个里程碑时,显示的速度变为54km/h 。把动车的进站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动车进站的加速度; (2)动车通过第二个里程碑时的速度; (3)动车在第二、三里程碑间运动的时间。 B.在“11.9”全国消防安全日,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进行了一次安全演练。演练中,调度 车停在平直的公路上,前方 200m 处的相邻车道上,有一辆消防车正以10m/s 的速度匀速前 进,此时调度车从静止出发以 2m/s 的加速度追赶。 (1)求调度车追上消防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2 (2)当追上消防车时,调度车立即以 4m/s 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问两车经多长时间会再 2 次相遇?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2 A 3 D 4 A 5 B 6 B 7 D 8 C 9 A 10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 得 2 分。 题号 答案 11 BC 12 AC 13 BD 14 CD 15 AD 三、实验题:本题包含 2 小题,共 14 分。 16.(6 分) (1)①打点计时器错接直流电源 ②重物释放时远离了打点计时器 (2)B 评分标准:每空各 2 分。(1)问其他类似说法均得分。 17.(8 分) (1)0.864 (2)如图所示 (3)0.64(0.62-0.66) (4)1.1(1.0)
评分标准:每空各 2 分。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 5 小题,共 41 分。 18.(7 分) (1)设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火 ,由题意可知 h (2)着陆器着陆火星表面时的速度 v 19.(7 分)  火 ,解得: 3m/s g t 2 g t 火 ,解得: g 火 3.75m/s 2  1 2 v  (1)根据 v t 图像可得汽车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a  v  t  ,解得: a   4m / s 2 ,所以汽 车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 2 ) 根 据 v 4m / s 2 t 图 像 中 图 线 与 t 轴 围 成 的 面 积 表 示 位 移 , 可 得 匀 减 速 阶 段 的 位 移 : x 1  2 10 2m 12m  2   , 匀速直线阶段的位移: 2 x   2 2m 4m x  ,匀加速阶段的位移: 3  解得总位移: x  x 1  x 2  x 3  22m 2 10 1m 6m  2  ,  20.(7 分) (1)歼 15 采用滑行起飞方式的过程中 2 v ( 2) 设 歼 15 采 用 电 磁 弹 射 获 得 的 初 速 度 为 0v , 对 起 飞 过 程 2 v v  0 21.(10 分)选做题:本题包含 A、B 两题,请任选一题做答。如两题都做,按 A 题计分。 6.25m / s 2 v  0 25 2m / s(35.36m / s) ,解得: 22 ax 12 ax a  , 解 得 :   2 A.(1)设爬墙车到达 A 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v ,对爬墙车 O 点到 A 点的过程 x 1  1 2 2 a t 1 1 , 1 1 a t , v  v 解得: 1m/s (2)爬墙车从 A 点到 B 点匀速运动的位移 2 x 点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x a x 2 3  ,解得: 2.15m v  x  0 2    x 2 x 3 x 1 2 vt ,解得: 2 2 x  0.05m ,解得: 3 x  ,爬墙车从 B 点到C 2m ,爬墙车在墙上爬行的总高度 B.(1)设燃料燃烧结束时火箭的速度为 v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h 1  1 2 2 at 1 , a  5m/s 2 , v at , 20m/s v  1 火箭继续上升的过程 0  2 v   2 gh 2 (2)火箭从燃料燃烧结束由升高至最高点的过程中 ,因此火箭离地的最大高度 gt , 2 t v 2 h 2  , H h 1 s ,火箭由最高点落至 60m H   2 地面的过程 H  1 2 gt 2 3  2 3 s t ,燃料燃烧结束后,火箭飞行的时间 1 t 9.46 s 得: 3 22.(10 分)选做题:本题包含 A、B 两题,请任选一题做答。如两题都做,按 A 题计分。 A.(1)设动车经过第一个里程碑的速度为 1v 、经过第二个速度为 2v 、经过第三个速度为 3v ,    , (6 2 3)    s t t t t 2 3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