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北京市顺义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汉字,注意把字写美观。
qià
好
dān
搁
chè
底
xī shuài
2.看拼音填同音字,组成不同的词语。
jù
zào
选择题
恐
暴
离
声泪
下
干
天
地设
3.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截.然(jié)
C.沸.腾(fèi)
B.间.断(jiān)
D.惟妙惟肖.(xiào)
4.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机械.(xiè)
C.剥削.(xuē)
B.哽咽.(yè)
D.自愧弗.如(fó)
5.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明媚
B.盼望
C.书藉
D.死得其所
6.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葡萄
B.严峻
C.粉碎
D.无独有隅
7.选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漫.长(
)
A.水过满,漾出来
C.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8.选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心平气和.(
)
A.平静,不猛烈
C.加法运算的得数
B.满,遍
D.莫,不要
B.平息争端
D.连带
9.下列每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解释都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司空见惯.(习惯)
B.见微知著.(显出)
C.跃跃欲.试(想要)
D.焉知非.福(是非)
10.下列每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解释都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死得其所.(处所,地方)
B.一去不复.返(恢复)
C.终日不成章.(花纹)
D.两小儿辩.日(辩论,争论)
11.下列词语中的“虚”与“空虚”中的“虚”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把它选出来。(
)
A.虚.心
B.虚.度年华
C.趁虚.而入
D.弄虚.作假
12.下列语句中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哪一组,把它选出来。(
)
(1)丽丽是
三年的三好学生。
(2)政协委员们建议政府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
以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庐山让我着迷,让我难忘,让我
。
A.陆续
从容应付
想入非非
B.连续
从容应对
想入非非
C.继续
从容不迫
浮想联翩
D.连续
从容应对
浮想联翩
13.语文课上,同学们讨论读《红楼梦》的体会,一位同学说:“贾宝玉,一出生就被命运
安排在了一个天生贵 zhòu 的家族中,他是衔着宝玉出生的富贵公子,注定荣华富贵,锦
衣玉食。没想到最后他的结局如此落魄。”小明不知道“zhòu”字怎么写,从《新华字典》
查到几个相近的字,应选哪个“zhòu”?(
)
A.酎[zhòu]多次酿成的醇酒。
B.㑇[zhòu]乖巧,伶俐,漂亮(元曲中常用)。
C.㤘[zhòu]<方>性情固执,不听劝说:~脾气。
D.胄[zhòu]古代指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14.写出两个与时间有关的成语。
15.依据要求将正确一项选出来。“星期五”这一人物形象出自著作(
)
A.《爱丽丝漫游奇境》
B.《鲁滨逊漂流记》
C.《汤姆•索亚历险记》
D.《骑鹅旅行记》
16.依据要求将正确一项选出来。下面古诗与我国传统习俗无关的一项是(
)
A.《十五夜望月》
B.《春夜喜雨》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寒食》
17.常有一些古诗借事物来表明诗人的志向。如郑燮以“
,
。”表明自己顽
强、高洁的心志。
18.荀子曾经说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用在下列哪种情况最合适。(
)
A.学生要感恩老师的教导
B.颜色艳丽夺目
C.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
D.蓝草染成了青色
二、阅读理解
19.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表里的生物
①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
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
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
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
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②可是父亲怀里的表 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
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
的歌曲要单调些。
③一天,我对父亲说:
④“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⑤我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⑥“只许听,不许动。”
⑦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⑧“小孩儿不许动表。”
⑨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
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
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⑩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
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
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
不许动。”
⑪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
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
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
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
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ㅤ⑫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
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⑬“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ㅤㅤ
⑭“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⑮“为什么呢?”我又问。
⑯“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
⑰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
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⑱“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⑲父亲没有回答。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
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⑳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
小蝎子在表里。”
㉑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句话的意思
是:
(2)联系上下文完成:
①⑰自然段“我吓了一跳”是因为
,“我也感到愉快”是因为
。
②⑱自然段“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对“这么好的表”上文是
这样描述的:
。
③对㉑自然段“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理解不正确
的是
。
A.“这样的话”是指⑳自然段“我”见人就说的话。
B.“这样的话”“我”说了很久呢。
C.“我”后来不说了,是因为“我”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增加了,不再像原来那样天真、
幼稚了。
D.后来“我”对这件事印象不深了。
(3)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简要说明理由。
(5)文中对“我”的心理描写有多处,请摘录一处:
这样写的好处是:
(6)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题来完成,不少于 50 字。
①对文中爸爸一系列的做法,有些人欣赏,
有些人并不认同,你的看法是什么?
②“我”对父亲的怀表从疑惑、好奇、猜测,到又产生新问题、解答疑问……有人说“我”
是胡思乱想,也有人说是探究和思考,你怎么看?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学与问
①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
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②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
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
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
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③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
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
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
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④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
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
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
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
道理。
⑤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
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
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日新月异:
能者为师:
(2)“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文
中提到的原因有:
(3)围绕着“学与问”:
①提出的核心观点是:
②本文论述最主要的方法是:
A.引用
B.比喻
C.举例
D.对比
(4)读课文第④自然段完成:
①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它在全文中还起到
的作用。
②大科学家沈括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提出的问题是:
解决的办法有:
明白的道理是:
(5)阅读《学与问》,你一定联想到了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结合这两篇
文章,获得的启示是:
三、习作(请从以下两个主题中选择其一,自拟题目,完成习作.)
21.小学六年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舍不得的人、特殊的物品,还是有意义的活动……根
据想表达的内容,选择记叙故事、写信等适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 400
字。
22.有人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一本生命的教科书,无论是中国方案、
北京速度,还是你身边的感动,或者是自己居家学习的成长……都可以成为这次习作的
内容,字数不少于 400 字。
2020 年北京市顺义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汉字,注意把字写美观。
qià 恰 好
dān 耽 搁
chè 彻 底
xī shuài 蟋蟀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恰 耽 彻 蟋蟀
【点评】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
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
2.看拼音填同音字,组成不同的词语。
jù
zào
恐 惧
暴 躁
距 离
声泪 俱 下
干 燥
天 造 地设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
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解答】恐惧:是畏惧,害怕的意思。故填“惧”;距离: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也
比喻两者间的差距。故填“距”;声泪俱下:指边说边哭,形容极其悲恸、哀伤的样子。
故填“俱”。
暴躁:性情急躁,容易发火。故填“躁”;干燥:指缺乏水分。故填“燥”;天造地设:
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故填“造”。
故答案为:
惧 距 俱
躁 燥 造
【点评】要想掌握好词语,首先就要对字进行区分,无论是同音字,还是形近字,都要
熟练掌握并运用。认清同音字,关键是能根据它们表示的不同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正确
运用。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