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月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2024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1 月月考试 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0 分) (本部分共包括 10 道小题,每小题 1 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氯原子的是 B. Cl2 C. 2Cl D. 2Cl2 A. 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符号表示意义:表示这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 1 个原子,由原子直接构 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这种物质,Cl 表示氯元素、1 个氯原子,不符合题意; B、Cl2 表示氯气、氯气是由氯元素组成,1 个氯气分子、1 个氯气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 C、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Cl 表示 2 个氯原子,符合题意;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Cl2 表示 2 个氯气分子,不符合题 意。 故填:C。 2. 如图是杭州第 19 届亚运会的火炬“薪火”,下列有关火炬的设计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 是 A. 火炬主体材料采用 1070 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 B. 火炬的主要燃料是生物质燃气,清洁安全可靠 C. 火炬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抗腐蚀性极佳 D. 火炬传递路径经过精心设计,精彩纷呈,展现独特魅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火炬主体材料采用 1070 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属于化学研究 范畴,不符合题意; B、火炬的主要燃料是生物质燃气,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 C、火炬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抗腐蚀性极佳,材料的改良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 意; D、火炬传递路径经过精心设计,精彩纷呈,展现独特魅力,路径设计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符合题意。 故选 D。 3. 2023 年 10 月 26 日,随着“神舟十七号”的升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了新的辉煌时 刻。请回答下面小题。“神舟十七号”为保护乘员配备了安全气囊。安全气囊里的物质发生 反应使气囊弹出,其反应之一为 6Na+Fe2O3=2Fe+3Na2O,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 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符合多变 一的特点,故 A 不符合题意;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 故 B 不符合题意;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 C 不符合题意;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题 目中为单质钠与化合物氧化铁反应生成单质铁和化合物氧化钠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4. 我国钼、钛、锡等多种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钼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金属钼的化学式是 MO C. 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42 D. 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95.96g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 字旁,因此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 A 选项说法错误; B、从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看,钼的元素符号是 Mo,金属钼的化学式是 Mo,第二 个字母要小写,故 B 选项说法错误; C、从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看,钼的原子序数是 4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42,故 C 选项说法正确; D、从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相关信息看,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95.96,相对原子质量 的单位为“1”,省略不写,不是“g”,故 D 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5. 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 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A. 间隔增大 B. 质量增大 C. 种类增多 D. 数目增 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 将袋子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这是塑料袋里的酒精发生了汽化,而酒精是由 酒精分子构成的,汽化过程中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了,故选 A。
6. 茶是一片树叶的故事。绿茶中的单宁酸【 76 C H O 】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 52 46 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宁酸属于混合物 B. 单宁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 23 个氧分子 D.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8∶26∶23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单宁酸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 A 错误; B、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单宁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 B 错误; C、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 46 个氧原子,故 C 错误;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 76 个碳原子、52 个氢原子和 46 个氧原子,则单宁酸分子中碳、 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8:26:23,故 D 正确; 故选 D。 7.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 a 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 图 b 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图 c 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 由图 d 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 a 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 面积,故不符合题意; B、图 b 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原因是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 助燃,故不符合题意; C、图 c 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原因是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故 不符合题意; D、由图 d 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符合题意 8.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将红墨水注入水中 B. 白磷燃烧 C. 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D. 镁条燃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将红墨水注入水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 律, 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且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用来验证质 量守恒定律,故选项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 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 氧气的质量之和,反应后质量增加,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 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装置中漏斗上端点燃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B. 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 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 D. 该实验所有的反应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将 其点燃而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玻璃管中出现的现 象是红棕色粉末(氧化铁)逐渐变黑(铁粉);正确。 C、一氧化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是铁粉, 反应前是氧化铁,则反应后的质量较反应前减少;正确。 D、该实验的反应有:一氧化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中氧元素 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 价没有变化;酒精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单质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0 价,生成 物二氧化碳、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CO 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单质氧气中氧元 素的化合价是 0 价,生成物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错误。 故选 D。 10. 下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的溶解度大于 c B. t2℃时,将 30ga 加入 50g 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80g C. 若 a 中混有少量的 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 D. t2℃时,分别将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 大小关系为 b>a=c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大小也不能确 定;错误; B、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将 30gA 加入 50g 水中,只能溶解 20g 的固体,得 到 70g 溶液;错误; C、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a 中混有少 量 b,若要得到较纯净的 a,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 D、t1℃时,b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 t2℃时的 a、b、c 三种物质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a、b 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c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 析出晶体,应该按照 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b>a>c; 错误; 故选 C。 (本部分共包括 4 道小题) 1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40 分) 黄曲霉毒素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最主要的物质之一、目前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共 17 种,其 中 AFB1(化学式为 C17Hl2O6)是一种常见的黄曲霉毒素,大量存在于霉变的大米、花生中。 花生在 30℃-38℃、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因此花生油中常含有黄曲霉毒素。大米也 会因储存不当而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需加热到 280℃以上才能被破坏。将大米煮成
米饭只能去除约 2%的黄曲霉毒素。 为了降低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国际上规定食品中黄 曲霉毒素的最大含量为 0.02mg/kg。 紫外辐射法是一种常见的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利用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对花生油照射相同 时间,测得照射前后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 AFB1 的含量如表所示。 (如表)不同波长紫外光对样品中 AFB1 的去除情况 波长含量 254nm 365nm 420nm 照射前 AFB1 含量 /(mg/kg) 照射后 AFB1 含量 /(mg/kg) 79.39×10-3 79.39×10-3 79.39×10-3 35.20×10-3 2.88×10-3 70.10×10-3 氨气熏蒸法也可以降低食品中黄曲得毒素的含量。氨气与食品中的水结合后和黄曲霉毒素发 生反应,去除了黄曲霉毒素。科研人员在 40℃条件下,用氨气熏蒸含水量为 20%的花生 48 小时,测得不同浓度氨气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 AFB1 的去除率,如图所示。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FB1 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每 7.8g 的 AFB1 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2)为防止花生霉变,应将其存放在________环境下;利用紫外光照射法去除花生油中的 黄曲霉毒素 AFB1 最好选用的紫外光波长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254nm B.365nm C.420n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将霉变大米煮熟后食用,即可避免中毒 B. 黄曲霉毒素 AFB1 的化学式是 C17Hl2O6 属于纯净物 C. 每 1000g 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不超过 0.02g,是符合国际标准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