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浙江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浙江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I(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某城市公园引入稻鱼生态系统,将原来分割稻田的田埂用架空的木栈道修建成鱼道,取得了良好效益。 下图为改造前后田埂和鱼道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修建鱼道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 扩大水稻播种 B. 拓展生物通道 C. 保障游客安全 D. 增加雨水下渗 2. 下列地区最适合引进稻鱼生态系统的是( ) A. 江南丘陵 B. 黄土高原 C. 河西走廊 D. 华北平原 下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 副高控制。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 A. 砂砾岩 B. 石灰岩 C. 石英岩 D. 花岗岩 4. 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 A. 冷湿 B. 暖湿 C. 冷干 D. 暖干 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稳定是国内经济循环畅通的保障,也是国内国际相五融合的关键。我国钨矿资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源丰富,却将其列入战略性对矿产资源。下图为某企业钨全产业链内涵框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钨矿供应链发生中断 B. 主导钨矿上游产业链发展 C. 推进钨矿产业链绿色发展 D. 实现钨资源领域安全可控 6. 位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下游的是( ) A. 钨制品的回收 B. 钨矿石的贸易 C. 钨矿勘探采掘 D. 钨矿冶炼加工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完 成下面小题。 7. 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貌 B. 环境保护 C. 开发成本 D. 防灾安全 8. 2015 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 A. 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 B. 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C. 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 D. 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 下图为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和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9.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甲密度最低 B. 丁盐度最小 C. 甲盐度大于丁 D. 乙密度大于丙 10. 磷虾主要分布在约 50S 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其栖息海域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 ①大陆冰川融化②暖寒流的交汇③深层海水上升④西风漂流携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某研学小组计划在澳大利亚西部开展一次旅行并做野外考察。下图 1 为该团队初拟的四条活动线路, 图 2 为澳大利亚三种典型自然植被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1. 本次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是( ) ①罗盘②雨具③冲锋衣④放大镜⑤手持卫星定位仪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12. 若想在沿途欣赏到三种典型自然植被景观,则应选择线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 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下图为 1996-2020 年黄 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①④ 14. 1996 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水运动的作用 C. 上游水库的冲淤 B. 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 D. 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 塔式光热发电是利用成千上万个独立跟踪大阳的定日镜,将阳光聚集到镜场中心的集热塔,通过能量 转换来发电。下图 1 为青海某地塔式光热发电场景观图,图 2 为定日镜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②太阳辐射③劳动力④电网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6. 定日镜工作期间,镜面朝向(图 2 所示)的水平和垂直转动方向分别是( ) A. 顺时针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B. 顺时针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C. 逆时针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D. 逆时针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7. 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 A. 土壤碳含量降低 B. 根系吸碳量减少 C. 碳净排放量降低 D. 微生物活性减弱 18. 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 B. 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 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 D. 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一天内电力网络的供电量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下图为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一周每日不同时刻, 平均发电量按来源划分的统计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国为平衡日内供电量与需求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增加原子能发电量 B.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C. 拓宽电能进口渠道 D. 调节燃气火力发电 20. 当太阳能发电量在 7 日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为( ) A. 7 日 1-2 时左右 B. 7 日 7-8 时左右 C. 8 日 3-4 时左右 D. 8 日 8-9 时左右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麦兹巴赫湖是典型的冰川堰塞湖。2022 年 6 月,湖泊不断接纳上游冰川融水,并于 7 月中旬发生溃决。 6-7 月期间,能反映湖泊冰水沉积物总量变化过程的曲线是( ) A. B. C.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 2020 年,我国流动人口达 3.76 亿,比 2010 年增长约 70%,其中省际流动人口为 1.25 亿,占比为 33.2% (比 2010 年下降 5.6%)。流入(出)率为流入(出)人口占本省人口的比重。下表为 2020 年浙江、新疆、 安徽、吉林四省区流入和流出人口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省(区) 流入人口(万人) 流入率(%) 流出人口(万人) 流出率(%) 甲 乙 丙 丁 155.1 1618.7 339.1 100.2 2.5 25.1 13.1 1152.1 18.9 236.2 60.3 3.7 2.3 4.2 241.4 10.0 22.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沿海产业升级放缓 B. 沿海经济增速下降 C. 省际产业转移增加 D. 省际交通条件改善 23. 表中甲、乙、丙、丁与各省区流动人口状况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甲——新疆 B. 乙——安徽 C. 丙——浙江 D. 丁——吉林 贵州中西部地区冬季多出现水平能见度小于 1 千米的锋面雨雾,雾区位于锋线附近。下图为贵州某次 锋面雨雾发生过程中,大致呈纬向分布的三个测站测得的能见度变化图。这次雨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西南 气流沿锋后弱冷平流爬升,形成弱降水。雨雾随锋面缓慢东移消亡。完成下面小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4. 三个测站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依次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25. 本次锋面雨雾出现时,雾区地面以上气温垂直变化最接近的是( ) A. C. B.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5 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波士华城市带是美国工业化的重要发源地。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传统工业向外转移,该区 域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重要金融、贸易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 材料二图 1 为北美部分地区略图。图 2 为波士华城市带主要城市的支柱产业。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