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 我国某历史遗迹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项桂冠。它是
B. 故宫
C. 都江堰
D. 京杭大
( )
A. 长城
运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
面的作用,属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0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C 项正确;长城是军事防御工程,排除 A 项;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建筑群,排除 B 项;
京杭大运河是南北交通大动脉,主要作用是加强南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不是灌溉,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1858 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营口、烟台、镇江、
南京、九江、汉口、淡水、台南、汕头、琼州十处通商口岸。藉此,外国侵略势力得以( )
A. 打开中国门户
C. 开始染指台湾
【答案】D
【解析】
B. 渗透到南部沿海广大区域
D. 波及东部沿海并深入内地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增开的通商口岸已遍布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还有内地,相比《南京
条约》通商口岸都位于东南沿海来说,这反映了外国侵略势力波及东部沿海并深入内地,D
项正确。打开中国门户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就开始了,排除 A 项;题干中开放
的通商口岸不仅仅在南部沿海,排除 B 项;开始染指台湾早在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就开始了,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近代有人主张“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力图建立“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 农民阶级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革命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
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A 项正确;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实现富国
强兵,排除 B 项;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想要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排除 C 项;革命派主张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著名文章所为“时”“事”在于( )
1915 年 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1917 年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918 年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A. 呼吁维新变法
B. 阐发三民主义
C. 弘扬民主与科学
D. 宣传马
克思主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陈独秀的《敬告青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的《狂
人日记》,都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作品。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C 项正确;康有为、梁启
超等维新派呼吁维新变法,排除 A 项;孙中山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
权”阐发为三民主义,排除 B 项;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点睛】
5.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有关部门启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
采访活动。该活动循着党的活动轨迹进行采访,第一站应是( )
B. 上海
C. 广州
D. 南昌
A. 北京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
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此,第一站应是上海,B 项正确。北京、广州、南昌均与
中国共产党成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ACD 三项。故选 B。
6. 在当今的节日体系中,有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大
家十分熟悉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源于( )
A. 社会近代化的实践
C. 传统文化传承延续
【答案】B
【解析】
B. 近代人民反抗斗争
D. 社会生活崇洋趋新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五四青年节源于 1919 年五四运动,七一建党纪念日源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八一建军节源于 1927 年南昌起义,十一国庆节源于 1949 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这些都属于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B 项正确;材料与社会近代化、传统
文化,社会生活无关,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7. 某次班会上,同学们讲述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据此
判断,这次班会的主题是( )
A.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B. “向雷锋同志学习”
C.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 “谁是最可爱的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材料中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可知,同学们开的是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主题班会,而出国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故选
D 项;A 项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B 项指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C 项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
这三个选项的主题都与题目主旨不符,故排除 A、B、C 三项。
8.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年。1953 年
开始的“一五”计划先后开工 1 万多个工业项目,集中在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交通
运输等领域。这样安排的用意在于( )
A. 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C. 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答案】C
【解析】
【分析】
B. 完成“两弹一星”的研制
D. 便于实施社会主义改造
【详解】由材料可知,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发展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交
通运输等重工业部门,其目的是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故选 C
项;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主要靠轻工业部门,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A 项;“两弹一星”的
研制最早开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B 项;便于实施社会主义改造,
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D 项。
9. 习近平总书记嘱咐青年学生要多学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
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的交汇点是( )
B. 1949 年
C. 1956 年
D. 1978 年
A. 1921 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史始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始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史始于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发展史始于
1516 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提出空想社会主义,所以“四史”的交汇点是 1978
年,故选 D 项;A、B、C 三项的时间均不包含改革开放史,故排除。
10.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沦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后来,在美洲最早诞生的独立主权国家是
( )
A. 美国
【答案】A
【解析】
B. 墨西哥
C. 哥伦比亚
D. 阿根廷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776 年《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了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
英国独立,美国成为美洲最早诞生的独立主权国家,A 项正确;墨西哥最终于 19 世纪 20 年
代获得独立,成立了墨西哥共和国,排除 B 项;1819 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大败西班牙
军队。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业共和
国”,排除 C 项;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1.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首次实践
这一思想的是( )
A. 第一国际
B. 巴黎公社
C. 十月革命
D. 辛亥革
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指的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首
次实践”说明是第一次建立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运动中建立巴黎公社,但很快失败,说明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 项正确;第一国际是领导工人运动的组
织,第一国际并没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排除 A 项;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
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而不是首次实践,排除 C 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2. 下列小说在英国和德国出版后广泛传播。这些虚构作品扎堆出现有现实背景,就是( )
1904 年《沙岸之谜》:一位英国水手挫败了德国人利用驳船入侵英国的预谋。
1906 年《1910 入侵英伦》:德国将驳船改装为舰队,成功侵入英国。
1906 年《海星》:英国特工潜入德国,对德国的新战舰实行先发制人。
A. 欧洲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
B.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相互对立
C. 德国崛起后英德矛盾激化
D. 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广泛兴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起来,20 世纪初,一跃
而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同英国一样,德国发展工业也需要从海外获得原
材料和市场,但是它占有的殖民地相对较少,只有英国的 1/10。在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的
情况下,德国只能向英、法等国家“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英、法的冲突不斯加剧。
小说体现了德国崛起后英国与德国矛盾激化,C 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从 19 世纪 70 年代
开始,与材料不符,排除 A 项;材料只体现了英德矛盾,没有体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相互
对立,排除 B 项;材料体现的是殖民国家间的矛盾,与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3. 某班同学对下图中的事件进行分析概括,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1929 年 苏联开始实施农业集体化
1931 年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 年 德国纳粹党上台
1933 年 美国宣布实施新政
A. 主要国家寻求发展出路
B. 经济危机席卷整个世界
C. 《凡尔赛条约》被公开撕毁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27 年年底至 1928 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
机,因此斯大林决定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受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德国纳
粹党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因此材料
反映了主要国家为了解决危机,寻求发展出路而采取了不同措施,A 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苏
联、日本、德国、美国四个国家,无法得出经济危机席卷整个世界,排除 B 项;1935 年,
希特勒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开始大肆扩军备战,与材料不符,排除 C 项;材料无法得
出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结论,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4. 李一涵列出下列大事年表。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1964 年 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1979 年 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1992 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5 年 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
2014 年 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A. 冷战过后的世界格局
B.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C. 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D. 两极格局笼罩的世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二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朝着和
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B 项正确;1991 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时间
不符,排除 A、D 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
进入“信息时代”,不能完整概括材料,排除 C 项。故选 B 项。
15. 中国多次表示,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
的国际秩序。下列对“联合国”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当今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
B. 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协调中心
C. 全球贸易发展的管理机构
D. 凝结反法西斯战争成果的国际组
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提出了战后建立联合国的主
张,1945 年 10 月,联合国正式成立,D 项正确;联合国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而
非国家,排除 A 项;联合国与不结盟运动属于两个组织,排除 B 项;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贸
易发展的管理机构,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二、非选择题:共 35 分。
16. 李宏宇近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下面是他设计的问题,你能回答吗?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
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客观现实,将长期存在。
——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
(1)习总书记阐述了怎样的文明观?
文明名称
代表性成就(各举一例)
(2)列举亚非四大文明的代表性成就说明上述文明观。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从山东曲阜的孔子研究院,到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从福建武夷山的朱熹园,到此次(河
南南阳)的医圣祠……循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可以发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他念
兹在兹的一件大事。
——新华社《医圣祠里观古今》
(3)循着总书记这些考察点,你能学到哪些历史知识?
(4)对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一件大事”,你有什么想法?
【答案】(1)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或差异性)。
(2)(每方面需一项史实,各组史实中任选一项即可)
文明名称
代表性成就(各举一例)
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种姓制度﹑佛教
古代中国文明
青铜器(司母戊鼎)、甲骨文
(3)在孔子研究院:孔子;孟子;儒家学说。在医圣祠: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
朱熹园:朱熹的理学思想。在岳麓书院:宋代的学校;读书与讲学。(任答两处即可)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弘扬和世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保护传统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思类似
即可)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多样性是客观现实”说明人类
文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小问 2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古埃及代
表性成就是金字塔和象形文字、太阳历等,古巴比伦的代表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
文字等,古印度的代表成就是佛教,古代中国代表成就有青铜器、甲骨文等。
【小问 3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学说创始人,在孔子研究院可以学习儒家思想,学习儒家
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主张,政治主张。岳麓书院是宋代的学校,在此可以学
习宋代教育的发展,读书与讲学的情况;朱熹是宋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