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 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每题 2 分,共 22 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22 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写到答题卷上。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狭隘.(ài) 炫.耀(xuàn) 坍.塌(tān) 拈.轻怕重(zhān) B. 突兀.(wù) 怂.恿(rǒng) 怅.然(chàng) 大相径.庭(jìng) C. 匍匐.(fú) 热忱.(chén) 温驯.(xùn) 怪诞.不经(dàn) D. 附和.(hè) 蜷.伏(quán)嗔.怪(zhēn) 神采奕.奕(yì)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安顿我们的心灵,_____民族精神, _____民众心智,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 振作 启发 引领 B. 振奋 启迪 引领 C. 振奋 启发 引导 D. 振作 启迪 引导 3.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要在海量搜索结果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具备筛选信息和快速浏览的 能力。 B. 通过开展这次“孝亲敬老”活动,使同学们从内心深入懂得了感恩、回报父母。 C. 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D. 因为疫情原因,近期到公园里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几倍。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媒体的报道,我们才知道电影《我爱我的祖国》到底有多火。 B. 能最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什么?是小说。 C.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5. 下面对《天上的街市》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A. 本诗取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借助作者丰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加以再创 造。 B. 诗的第二节,描绘了一幅繁华的天街奇珍图。 C. 诗的后三节中,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画面,真实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生 活面貌。 D. 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能够”使读者能体会到诗人对美好、自由生活的 向往之强烈,信念之坚定。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 我们为什么不像动物那样冬眠 ①我们知道,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许多动物到了寒冷 的冬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 ②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 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 和肾上腺作用降低,但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 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体温下降。正在进行冬眠的动物,体内温度相当低,有时甚至与 外界温度一样。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这也就降低了它们对 氧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 1-5 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所有 这些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③科学家指出,动物冬眠可能是它们体内的某种物质调控的结果。他们在某些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有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其冬眠起调控作用。 ④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呢?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已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 力。科学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看 起来非常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蛋白分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间有 不同程度的退化,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 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其 次,人类的心脏在太冷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它会对钙产生收缩反应,如果钙太多的 话,最终结果就是心脏骤停。在一定的温度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因此,当 中心血液的温度在 28℃以下的时候,就会停止工作。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即使 在 1℃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动,因为它们的心脏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钙,这是人类所做 不到的。 ⑤那人类为什么没有成为可以冬眠的动物?其实,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 供应决定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 顶级的捕食者,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 是不工作的,因此会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外,一项研究显示,冬眠也会影响动物的 记忆,经过迷宫训练的睡鼠在冬眠之后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学到过什么。 6. 下面关于“动物冬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选自《百科知识》2017.02A,有删改) A. 动物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并非所有动物都擅长这 个本领。 B. 动物之所以冬眠,主要是因为环境温度的降低和食物的缺乏。 C. 动物冬眠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几乎不需要新陈代谢,能让动物保存更多能量。 D. 科学家认为,可能是一种“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动物的冬眠起到了调控作用 7. 下面对“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人脑似乎失去了一些关键性的能力,冬眠会导致脑神经元严重受损。 B.人类的心脏在太冷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停止工作。 C.即使在 1℃,冬眠动物的心脏依然可以继续跳动。 D.冬眠动物的心脏可以去除多余的钙,人类心脏却做不到这一点。 8. 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______ A.人类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 B.人很强大,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冬眠躲避天敌。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动物冬眠时,免疫系统不工作,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D.冬眠会影响动物的记忆,让有些动物丧失一部分记忆。 阅读《狼》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狼 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 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 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 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缀.行甚远 B. 屠大窘. C. 一狼径.去 D. 意暇.甚 缀:连接、紧跟 窘:处境困迫,为难 径:小路 暇:从容、悠闲 10. 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 是( ) A. 其一犬.坐于前 C. 一狼洞.其中 B. 目似暝. 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1.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高志异》,是一篇文言小说。 B. 本文的叙事部分包含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C. 本文通过动作指写、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性格怯懦的屠户形象。 D. 本文的主题是: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 胜。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78 分)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12.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东临碣石,_____ _ 。(曹操《观沧海》) (2) ____ __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3) 枯藤老树昏鸦,___ ___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4) 子曰:“__ ____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5)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 ___ 。”(《论语•为政》) (6) ___ ___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7)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座右铭的句子是: ___ ___ ,___ ___ 。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13~15 题。 诸葛亮传(节选) [西晋]陈寿亮自表①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 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②,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③,以长尺寸。若臣死 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 ​ 【注】①自表:亲自向君王上表章。②调度:聚敛的财物。③治生:经 营生计。 13.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①悉.仰于官 悉: ②以长.尺寸 长: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 分) 及卒,如其所言。 15. 文中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 分)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0 分) 阅读徐光惠的《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回答 16~19 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 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 ​ ​ ​ ​ ​
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 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 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 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 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 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 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 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 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 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来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 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 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 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 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 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 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 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 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 “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 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 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 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 -- 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 年 04 月 19 日(有删改) 16. 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4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7. 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18.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 一天”的含义?(4 分) 1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二项是( )(4 分)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 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和睦。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 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E.第②段中“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 灵”,此句中的叠词虽形象地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的特点,但是却是得语言啰嗦而 拖沓了。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9 分) (一)综合性学习(4 分) 某班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 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大部分学生认为阅读可以丰富头脑,增加知识储备,有利于学习, 但他们却把大多的时间投入到电视节目和音乐之中,很少阅读书籍,学生自觉阅读的好 习惯有待提高。 【材料二】学生阅读图书的种类比较丰富,但大多数学生喜欢科幻、鬼怪、侦 探类的书籍,也喜欢看《读者》之类的杂志,还有一部分学生倾向娱乐杂志或汽车杂志, 名著阅读数量较少,他们大多对《西游记》《水浒传》感兴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材料三】沉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阅读,由于课业负担沉重,学生能够 自己支配的时间少,大部分学生基本上不看课外书,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学 生即使偶尔看一会儿,也是时下流行的一些书籍,那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根本无 取顾及。 【材料四】曾国藩是近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但对于女的教育却给后人留下 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他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检,永不 贫贱”。“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20. 上面四则材料与“少年正是读书时”无关的一则是______ 。 21. 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分别概述其它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二)名著阅读(5 分) 22.《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品,请完成下列题目。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___ ____。书中描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___ _,真假__ ___,三借芭蕉扇。 23.《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经历 与体验的一部作品,它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 篇。在七年级时,我们学过其中一篇文章,课文题目是《 集,全书 10 》。 六、(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24.作文。(4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 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请以“多一点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 戏剧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 600 字;(5)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