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天津市武清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 10 月月考
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 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体温度升高,除了吸收了热量,进行热传递,也可能是因为对物体做功,故
A 错误;
B.物体放热时温度可能不变,如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故 B 错误;
C.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一定的,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则分子的动能就越
大,从而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故 C 正确;
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 C。
2. 下列三个数值
4.6 10 J/kg
7
、
0.8 10 kg/m
3
3
、
2.1 10 J / kg· C
各表征煤油的一个特
3
性,这三个数值依次表示的是煤油的(
)
A. 比热容、密度、热值
C. 密度、比热容、热值
【答案】D
B. 密度、热值、比热容
D. 热值、密度、比热容
【解析】
【详解】根据热值的定义可知,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符号是 J/kg ,
4.6 10 J/kg
7
是
煤 油 的 热 值 ; 根 据 密 度 的 定 义 可 知 , 密 度 的 单 位 是 千 克 每 立 方 米 , 符 号 是
kg/m ,
3
3
是煤油的密度;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知,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
3
0.8 10 kg/m
符号是
J/ kg C ,
2.1 10 J/ kg C
3
是煤油的比热容,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3. 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各种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
B.
D.
A.
C.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所以是吸气冲程,故 A 不符合题意;
B.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是压缩冲程,故 B 不符合题意;
C.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所以是做功冲程,故 C 符合题意;
D.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所以是排气冲程,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
B. 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C. 校园里黄桷兰花盛开清香宜人
D. 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
【答案】D
【解析】
【详解】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说明盐分子进入到了菜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故 A 错误.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是废水分子进入水库的水中,这是一种扩散
现象,故 B 错误.C、闻到花香味,是肉眼看不见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 C 错误.D、
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是水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 D 正确.故选
D.
5. 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
平接触水面,然后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 不变,因为玻璃板受到的重力不变
B. 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浮力的作用
C. 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有水变重了
D. 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面间存在分子引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
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
大。
故选 D。
6. 我国发射的宇宙飞船在完成任务后,返回地面指定地点,宇宙飞船在下落到地面附近时,
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宇宙飞船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它的( )
A.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内能增大
B. 动能不变,势能增大,内能减小
C. 动能减小,势能不变,内能增大
D.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内能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BC.宇宙飞船在下落,所以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故 BC 不符合题意;
D.宇宙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 D 不符合题意;
A.由于空气阻力作用,飞船和空气有摩擦,在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内
能增大。故 A 符合题意。
故选 A。
7. 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下列措施中必要的是(
)
A. 开关应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地方
B. 一定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逐个顺次连接元件
C. 一定要从电源的负极出发,逐个顺次连接元件
D. 连接过程中开关应断开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动手连接电路是学习电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所以必须了解一些连接电路的
常识。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只要开关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只要开关闭合,电路的其他部分也完好的话,电路就成为通路,所以开关接在电路的任何位
置都可以 A 说法错误;
BC.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开始,逐个顺次连接各个元件均可,效果是一样的,BC 说法错误;
D.但是在连接过程中,开关必须断开。待连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后,方可闭合开关,这样,
可防止连接过程中,一旦出现短路,而开关又是闭合的,烧坏电源,引发危险,D 说法错误。
故选 D。
8. 有 A、B、C、D 四个轻质小球,已知 C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排斥,A 与 C 相吸引,A 与
D 相排斥,B 与 D 相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带负电,D 带负电,B 一定带正电
B. A 带负电,D 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
C. A 带负电,D 带负电,B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 A 带正电,D 带正电,B 一定不带电
【答案】C
【解析】
【详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C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排斥,说明 C 也带正电;
A 与 C 相互吸引,故 A 带负电,或不带电;A 与 D 相排斥,说明 A 一定带电并且带负电,与
D 的电荷相同,说明 D 带负电;B 与 D 相吸引,B 与 D 带异种电荷或不带电;由于 D 带负电,
所以 B 带正电或不带电,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9. 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科技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
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
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控制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
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使灯只有在夜晚天黑之后,有人走过时才能亮,这种“智
能化”电路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当声控开关闭合时,电路短路,灯不会亮,故 A 错误;
B.当夜晚天黑时,光控开关闭合,灯泡一直发光,不符合只有在夜晚天黑之后,有人走过
时才能亮的要求,故 B 错误;
C.当光控开关闭合时,电路短路,灯不会亮,故 C 错误;
D.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串联后共同控制灯泡,两个开关的控制作用相互关联,符合只有在
夜晚天黑之后,有人走过时才能亮的要求,故 D 正确。
故选 D。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通过灯 1L 和 2L 的电流分别为 0.4 A 和0.8 A .则电流表 1A 和
2A 的示数分别是(
)
A. 0.8 A , 0.4 A
B. 0.4 A , 0.8 A
C. 1.2 A , 0.4 A
D. 1.2 A , 0.8 A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析电路图可知,灯 1L 和 2L 组成并联电路,电流表 1A 测干路的电流,电流表 2A
测通过灯 2L 的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已知通过灯 1L 和
2L 的电流分别为 0.4 A 和 0.8 A ,所以电流表 2A 的示数为 0.8 A ,电流表 2A 的示数为
0.8 A ,电流表 1A 的示数为
I
干
0.8A 0.4A 1.2A
.
A. 0.8 A , 0.4 A 与分析不符,故 A 项错误;
B. 0.4 A , 0.8 A 与分析不符,故 B 项错误;
C. 1.2 A , 0.4 A 0.8 A 与分析不符,故 C 项错误;
D. 1.2 A , 0.8 A 与分析相符,故 D 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3=9 分,把正确答案填入表中)
11. 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被点燃的冲天炮腾空而起
B.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C. 用电熨斗烫衣服,电熨斗发热
D. 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被点燃的冲天炮腾空而起,是爆炸产生的气体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爆竹的
机械能,故 A 符合题意;
B.锯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锯条发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B 不合题意;
C.用电熨斗烫衣服,电熨斗发热,是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 C 不合题意;
D.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是压缩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D 不合题意。
故选 A。
12. 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 V1 和 V2 的指针位置完全一
样,如图乙所示,不可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可能 L1 开路
B. 可能 L2 短路
C. 可能 V1 和 V2 所选量程不相同,L1 短路
D. 可能 V1 和 V2 所选量程不相同,电路各处完好
【答案】AB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电路是由两个电灯串联而成,两个电压表分别测的是总电压和 L2 两端
的电压,这两个电压值是不会相等的,指针一样,说明选择的量程不同.
【详解】A.若 L1 开路,电压表 V2 被开路无示数,V1 测电源的电压有示数,所以电压表 V1
和 V2 的指针位置不可能完全一样;
B.若 L2 短路,电压表 V2 被短路无示数,V1 测电源的电压有示数,所以电压表 V1 和 V2 的指针
位置不可能完全一样;
C.若 L1 短路,电路为 L2 的简单电路,V1 和 V2 均测 L2 两端电压,所用量程不同时,电压表
V1 和 V2 的指针位置不可能完全一样;
D.电路完好时,V1 测的是电源电压,V2 测的是 L2 两端电压,两表指针一样,说明 V1 选的是
大量程,V2 用的是小量程,电压表 V1 和 V2 的指针位置可能完全一样.
故选 ABC.
13.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 闭合时,规格相同的灯泡 1L 、 2L 均能发光,图中甲、乙、
丙为电表,粗心的小明在读数时在纸上记录了如图所示数字,即 3 个数分别对应三个电表的
读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 1L 和 2L 并联,甲、乙、丙示数分别为 0.6V ,1.2A , 0.3A
B. 若 1L 和 2L 并联,电源电压为1.2V ,则通过 1L 、 2L 的电流分别为0.3A 、0.3A
C. 若 1L 和 2L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 0.6A ,则 1L 、 2L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0.3V 、1.2V
D. 若 1L 和 2L 串联,甲、乙、丙示数分别 为 0.3A 、 0.6V 、1.2V
【答案】BD
【解析】
【详解】开关S 闭合时,规格相同的灯泡 1L 、 2L 均能发光时,它们的连接方式要么是串联、
要么是并联。
AB. 1L 和 2L 并联时,电路中电流有两条路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乙电表后分为两
路,一路经灯泡 1L 回到电源的负极,一路经灯泡 2L 、丙电表回到电源的负极,则甲为电压
表测电源的电压,乙为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丙为电流表测 2L 支路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因两灯的规格相同,由
UI
可
R
知,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干路电流是 2L 支路电流的两倍。由图中数据可知,乙的示数
为1.2A ,丙的示数为 0.6A ,则甲的示数为 0.3V ;或乙的示数为 0.6A ,丙的示数为 0.3A ,
则甲的示数为1.2V ,即电源电压为1.2V ,通过 1L 、 2L 的电流均为 0.3A ,故 A 错误,B
正确;
CD.两灯泡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甲电表、
灯泡 2L 、灯泡 1L 回到电源的负极,则甲为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乙为电压表测 L2 两端的
电压,丙为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两灯泡规格相同时它
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由
UI
可知,电源的电压是 2L 两端电压的 2 倍,即丙的示数是乙示
R
数 2 倍,由图中数据可知,丙的示数为1.2V ,乙的示数为 0.6V ,则甲的示数为 0.3A ;或
丙的示数为 0.6V ,乙的示数为 0.3V ,则甲的示数为1.2A , 1L 、 2L 两端的电压均为0.3V ,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BD。
三.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4×6=24 分)
14. 在夏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种物理现象叫做
______,它说明了 ______。
【答案】
①. 扩散
②.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详解】[1][2]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主要是因为芳
香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15. 用热水袋使身体变暖,是利用______的方法使人身体的内能增加;给自行车打气时,打
气筒会发热,这是通过______的方法使打气筒的内能增加。
【答案】
①. 热传递
②. 做功
【解析】
【详解】[1]热水袋取暖,热水的内能转移到人的身体上,属于通过热传递增加人身体的内
能。
[2]打气筒压缩空气做功以及和筒壁摩擦生热,导致打气筒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
加了物体的内能。
16.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A 和 B,使 A 带正电 B 不
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 A 和 B 连接起来,则连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是从
_____(选填“A→B”或“B→A”),发生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