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第 I 卷,选择题(共 46 分) 本卷共 23 题,每题 2 分,共 4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 1. 近些年来,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写信、打电话到发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 再到 QQ 消息、微信信息等。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 A. 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 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D.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 经实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A:题文材料从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大变化的角度反映了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故 A 正确; BC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没有解决,我国没有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到 2020 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故 BCD 错误; 故本题选 A。 2. 2021 年 5 月,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举行,来自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500 多家企业参展,为全球消费品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易平台。这表明( ) ①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②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③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 ④对外贸易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国担当的认识。
①②③:依据题文描述,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为全球消费品提供一个展示交易平台, 表明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中国是世界经济增 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故④说法 错误; 故本题选 A。 3. 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 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充分说明改革 开放是( ) A. 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说明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 键抉择,B 说法正确。A 错误,经济建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CD 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故选 B。 4.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 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下列属于制度创新的是( ) A. 公民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B.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 中全会 C. 物流企业通过机器人分拣快件 D. 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创新的理解。 D: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制 度创新,D 说法正确; AB:说法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C;错误,属于技术创新; 故本题选 D。 5. 人人皆可创新,创新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关于创新文化,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甲:培育创新文化,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②乙:有了民族的自信心,就能激发出创新精神,培有创新文化 ③丙:中国有“枪打出头鸟”的说法,这种文化心理会浇灭创新的火花 ④丁:没有创新教育,就培育不出创新型人才,更谈不上培育创新文化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相关知识。 ①③④:创新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方式,我们要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要大力弘扬科 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中国有“枪打出头鸟”的说法,这种文化心理会浇灭创新的火花;没 有创新教育,就培育不出创新型人才,更谈不上培育创新文化,故①③④正确; ②:有了民族的自信心不一定能激发出创新精神,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 B。 6. 据统计,2021 年与 2020 年相比,我国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 8930 人上升为 15467 人,15 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 9.08 年提高至 9.91 年,文盲率由 4.08%下 降为 2.67%。这说明( ) A. 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B. 改革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 径 C.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 教育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 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A: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的数据表明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发展, 故 A 符合题意; B: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故 B 说法错误; C:教育的重要性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 C 不符合题意;
D: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7. 2021 年 11 月 17 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向 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是( ) A. 民主选举 B. 民主管理 C. 民主监督 D. 民主决 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 D:根据所学,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 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据此,题 文内容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是民主决策,所以 D 符合题意; ABC:在题干中未涉及,ABC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8. 漫画呈现出的“沟通新渠道”( ) ①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 ④有利于公民直接选举产生政府机关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①观点错误;“沟通新渠道” 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②③观点正确;有 利于公民间接参与国家管理,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C 答案。 9. 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这句话体现出我国的一 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中国特 色政党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认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故 A 不符合题意;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 政治制度,故 B 不符合题意; C: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故 C 不符合题 意;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 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故 D 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10.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基于当前社会实际,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如 不满十六周岁不得开通网络直播、校园欺凌学校不得隐瞒,等等。这体现了厉行法治要( ) A. 严格执法 B. 全民守法 C. 科学立法 D. 公正司 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厉行法治的认识。 ABCD:依据题文描述,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体现了 厉行法治要科学立法,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C。 11. “乘客朋友们,欢迎您乘坐‘红色专车’。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北大红楼,这里曾是
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最早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红色阵地……”近期, 北京公交集团开通了“红色专车”,为市民打造“流动的红色课堂”。此举( ) A. 将文化与生活相融合,实现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B. 有助于人们追寻革命先辈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C. 有利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D. 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展现红色文化魅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民族精神的正确认识。 BD:北京公交集团开通了“红色专车”,为市民打造“流动的红色课堂”,有助于人们了解 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展现红色文化魅力题文中没有体现丰富中华民 族精神的内涵的相关内容,B 说法正确,D 说法错误; AC:题文中没有体现文化的交流互鉴,A、C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2. 小明想给下列时政提炼一个主题,你认为恰当的是( ) 2021 年 5 月 31 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宣传部等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 路”。 2021 年 7 月 25 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上海积极推动中医药科普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在学生心中播下了中医药“种子”。 A. 延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 B. 传播国人智慧,践行传统美德 C. 坚定理想信念,汲取精神力量 D. 坚持与时俱进,转化中华文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 A:“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推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上海积极推动中医药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都与中华文化相关,有助 于延续文化血脉,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A 说法正确; BCD:传统美德、理想信念、转化中华文化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 A。 13. 下面思维导图中①是( ) A. 中华民族精神 B.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 中华传统美德 D. 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BCD:依据教材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B 符合题意;ACD 与题干不符; 故本题选 B。 14. 在边疆哨所、贫困山村、抗疫一线……“80 后”“90 后”,甚至“00 后”,正以昂扬 的姿态奔向火热一线,用行动诠释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 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山重水 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在遇到困难一种办法不行时,可以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通
过探索去发现答案;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 只要自己在人间的名声是清白的。表达了一种坚强不屈、洁身自好,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 思想。通过以上分析可知,A 观点正确,B、C、D 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 A 答案。 15.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承诺力争 2030 年前实 现碳达峰、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有利于( ) ①维护世界和平 ②推动可持续发展 ③解决人口问题 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绿色发展的认识。 ①③:实现碳中和与维护世界和平、解决人口问题无关,故排除①③; ②④:依据题文描述和所学知识,实现碳中和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故②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C。 16. 取消动物表演、不断改善动物们的生活环境、为在城市与丛林间穿梭的野生动物们保留 一片生态绿岛……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以其独特的“红山方案”践行的理念是( ) ①爱护动物,拒绝利用自然 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坚持节约资源和科教兴国 ④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 ②④:取消动物表演、不断改善动物们的生活环境、为在城市与丛林间穿梭的野生动物们保 留一片生态绿岛的行为说明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有利于 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所以②④正确; ①:爱护动物,但拒绝利用自然的说法太绝对,所以①错误; ③:不符合题意,所以③错误; 故本题选 C。 17. 2021 年 9 月印发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开展塑料污染全链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