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北京大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
基础与运用。
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古人对天之外的地方感觉很神
秘,于是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出了很多神话,也做了很多实践性探索。请你阅读下面内容,
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阅读。
盘古用 fǔ
头,pī
开“大鸡蛋”之后,( ① )而( ② )的东西,
huǎn
huǎn
上升,变成了天;重而 zhuó
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
地。后来,天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女娲( ③ )石 bǔ
好了天。人们传颂她的功
( ④ )。
1. 在上面田格中写生字,注意规范整洁。
2. 根据上面内容选字填空,把下面每组字形正确....的一项选出来。
①A.青
B.轻
C.清
D.倾(
②A.蜻
B.青
C.轻
D.清(
③A.链
B.炼
C.连
D.练(
)
)
)
④A 迹
B.际
C.计
D.绩(
)
3. 下面词语中的“降”与“下降”中的“降”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 降落
B. 降温
C. 降服
D. 降低
4. 文中“窟窿”一词的偏旁..多与(
)有关。
A. 洞穴,山洞
B. 房屋,屋顶
C. 围墙,疆域
D. 行走,
道路
【
①B
答
案
】
1.
2.
②D
③B
④D
3. C
4.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
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劈”“缓缓”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从《盘古开天地》中的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
降,变成了地。”可知①选 B,②选 D。
③结合“石”选“炼”,组成“炼石”:指的是烧炼丹石。选 B。
④结合“功”选“绩”,组成“功绩”:功劳和成就。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
“降”读“ jiàng”时意思是落下(跟“升”相对)。读“xiáng”时意思是投降。
“下降”的“降”读“ jiàng”。
A.“降落”的“降”读“ jiàng”。
B.“降温”的“降”读“jiàng”。
C.“降服”的“降”读“xiáng”。
D.“降低”的“降”读“ jiàng”。
C 选项正确。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
“窟窿”的意思是:空洞,在物体内部有空的地方。两字的偏旁都是穴宝盖,“穴宝盖”的
字多与洞穴,山洞有关。A 选项正确。
阅读。
“万户飞天”是一个典故..,讲述的是我国明朝一个叫万户的官员,经过多年研究,发明
了一种名为“飞龙”的箭。这种箭上附有引火物,利用火药的喷射力量,最远可飞到一千米。
他把这样的 47 支箭绑在椅子上,坐在上面,手里拿着风筝,飞向天空,结果发生了爆炸,
万户为此献出了生命。后人称他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5. 对文中加点“典故”一词中“故”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事情;事故
B. 缘故;原因
C. 故意;有意
D. 所以;
因此
6. 下面词语用来说明此事,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绿灯
B. 敲边鼓
C. 打头阵
D. 碰钉子
7. 虽然万户没有成功,但是我们仍要赞颂“世界航天第一人”,你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是(
)
A. 志存高远
B. 神机妙算
C. 平易近人
D. 铁面无
私
【答案】5. A
6. C
7. A
【解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
结合语境的含义进行分析,本题中“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
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所以“故”是指事
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开绿灯”开亮绿色的信号灯,表示准予通行。比喻允许或不禁止。
B.“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或撺掇。
C.“打头阵”释义是在先头作战,比喻临事当先。
D.“碰钉子”(动)常用以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结合语境的特点进行分析,材料中“世界航天第一人”可以得出最恰当的是 C 项。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
A.“志存高远”意思是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
B.“神机妙算”神机:灵巧的心思达到神奇的程度。算:策划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
谋。形容善于估计形势发展,决定策略。
C.“平易近人”意思是态度和蔼可亲,使人容易接近。
D.“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畏权势,不徇私情。
结合语境的含义进行分析,本题中虽然万户没有成功,但是我们仍要赞颂“世界航天第一人”,
但他追求远大的理想。所以搭配最合适的词语是 A。
阅读与积累。
下面让我们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建国后航天航空的历史,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阅读。
2003 年 10 月 15 日,杨利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
)飞入太空。杨利伟回忆,“以前在地球上,我感受不是很强烈,但是到了
太空,我发现地球真的太飘亮了,简直无可比拟(nǐ)。我屏住呼吸,久久看着眼前的景象,
心里激动得不得了。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
出夺人心魄(pò)的光芒,她坡着浅蓝色的纱裙,天上的如同仙女慢慢飞行。”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最后一句中有一处错误,请你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9. 给文中空白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你认为恰当的一项是(
)
A. 顺当
B. 顺心
C. 得胜
D. 顺利
10. 请你阅读内容后,在旁边的空白处做两个批注。
11. 由文中画“______”的这句话,联想我们学过的诗句,下面意思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答案】8.
9. D
10. 批注一:通过对杨利伟的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地球的漂亮。
批注二:“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最美的大明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地
球在宇宙是最美丽的。
11. B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飘亮——漂亮:形容事物出彩,人物或物体好看,也可以形容事情做得非常好。
坡着——披着:指覆盖在肩背上。
“天上的如同仙女慢慢飞行”语序不当,“天上的”是修饰“仙女”的词语,应改为:如同
天上的仙女慢慢飞行。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A.顺当:没挫折;如意。
B.顺心:称心,合乎心意。
C.得胜:取得胜利。
D.顺利:顺当;在事物发展或工作进展的过程中没有或少有阻碍。
文中指载人飞船飞入太空的过程中没有阻碍,应选择“顺利”。选 D。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批注的能力。
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方
法有:批标题,注明含义和作用;批词语,注明拼音、解释或表达效果;批语句,注明含义
和作用或表达效果;批段落,注明在文章中的作用;批结构,注明文章的行文思路;批写法,
注明对写作技巧的简要分析;批感悟,注明体会和启示。
如:批注一:“无可比拟”的意思是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独一无二,特别突出。体现出地
球的漂亮是独一无二的。
批注二:这段话告诉我们,我们生活的地球很漂亮,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她。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A.“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解释:嫦娥应该后悔
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诗人通过写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表
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此句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是诗人寂寞的
心灵独白。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解释:之所以辨不
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此句将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解释:梅花也许比不上
雪花的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的清香芬芳。诗人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
来,写得妙趣横生,既有情思,又有理趣。
“以前在地球上,我感受不是很强烈,但是到了太空,我发现地球真的太飘亮了,简直无可
比拟。”这句话说的是在太空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而生活在地球上时感受
却没有那么强烈。说明的道理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选 B。
阅读。
①2020 年 5 月 5 日,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
②2021 年 4 月 29 日上午,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 B 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
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一个月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
舱后向端口,形成组合体。
③2021 年 6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入驻中国空间站。
三个月时间里,三名航天员两次出舱活动,完成了一系列任务。同年,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
射入轨,与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形成“一”字构型。
④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开启了为期 6 个
月的太空生活,刷新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⑤2022 年 5 月 10 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火箭成功发射。
⑥2022 年 6 月 5 日,空间站迎来了神舟十四号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入驻。
⑦2022 年 7 月 24 日,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2022 年 9 月底,
经过约 1 小时的天地协同,问天实验舱进行了转位。空间站组合体由两舱“一”字构型转变
为两舱“L”字构型。
⑧问天实验舱转位完成后,它和天和实验舱就在空间站等待梦天实验舱的到来。梦天实
验舱的加入标志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的基本构型完成。
12. 请把“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发射的时间写在图片旁的括号内。
13. 已经成功发射入轨的天舟货运飞船,包括天舟二号货运飞船,(
)货运飞船,还
有(
)货运飞船。
14. 本材料中,载人飞船共发射了(
)次,共有(
)名航天员有过太空生活的
经历。
15. 图片展示的是我国未来空间站“三舱”和“三船”的设计,从发射的时间来看,间隔非
常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13.
①.
天舟三号
②. 天舟四号
14.
①. 三##3
②. 九##9
15. 我国航天事业正在飞速发展,中国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终将实现。
【解析】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读第二自然段“2021 年 4 月 29 日上午,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 B 遥二运载火箭
成功将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可知,天和核心舱发射的时间是 2021 年 4
月 29 日。
读第七自然段“2022 年 7 月 24 日,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可
知,问天实验舱发射的时间是 2022 年 7 月 24 日。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读第三自然段“同年,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入轨,与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形成‘一’字
构型。”第五自然段“2022 年 5 月 10 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火箭成功发射。”可知,
已经成功发射入轨的天舟货运飞船,包括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天舟四号
货运飞船。
【14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读第三自然段“2021 年 6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入驻中国
空间站。”第四自然段“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
开启了为期 6 个月的太空生活,刷新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第六自然段
“2022 年 6 月 5 日,空间站迎来了神舟十四号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入驻。”可知,
在本材料中,载人飞船共发射了三次,分别是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飞船,
共有九名航天员有过太空生活的经历。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我国未来空间站“三舱”和“三船”的设计,从发射的时间来看,间隔非常短,中国空间站
将会形成“三大舱段”+“三艘飞船”的组合体,也就是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
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同时在轨的、总重超过 100
吨的空间站组合体。从中可以看出,祖国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我们对太空的探索正在稳步
推进,中国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终将实现。空间站的开建,标志着未来中国在近地轨道拥有
“太空家园”将不再是梦。
阅读。
下图是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太空“会师”留下的经典照片,他们说:“中
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16. 选一个词语,写一句或两句话,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右图中人物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