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
说明:
真题及答案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操作题”和“解决问题”五部分,共 6 页。
2.考试时间为 70 分钟,请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一、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20 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
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括号内)
1. 下面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
A. 5002200
B. 5002202
C. 5020200
D.
5020202
【1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亿级和万级时按
读个级的方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
尾不管有几个 0 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详解】A.5002200 读作五百万二千二百;
B.5002202 读作五百万二千二百零二;
C.5020200 读作五百零二万零二百;
D.5020202 读作五百零二万零二百零二;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读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 从 6 时到 6 时 15 分,钟面上的分针旋转了(
)。
A. 15°
B. 30°
C. 90°
D. 120°
【2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以表芯为旋转点,表针转一圈是 360°,被 12 个数字平均分
成 12 份,每两数即一大格之间夹角是 30°;从 6 时到 6 时 15 分,分针要走 3 大格。用每
格的度数×格子数,即可求出分针的旋转角度。
【详解】30°×3=9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从 6 时到 6 时 15 分,分针走了几格。
3. 小刚有两根小棒,长度分别是 3 厘米和 6 厘米。他准备再用一根小棒和它们围成一个三
角形,这根小棒的长度可能是(
)。
A. 2 厘米
B. 3 厘米
C. 5 厘米
D. 10 厘米
【3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详解】3+6=9,6-3=3
所以:3<第三边<9
选项中只有 5 在这个范围内。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4. 下面箭头处所表示的数,可能是(
)。
A. 690700
B. 697000
C. 691000
D. 691700
【4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1 万里面有 10 个小格,根据 10 个一千是一万,那么每 1 小格表示 1000,69 万即
690000,690000+1000=691000,这个箭头所指的数小于 69100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只有 690700 小于 691000,且接近 691000;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 10 个一千是一万。
5. 张老师准备购买 35 支温度计,温度计的单价为 168 元/支。下图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表示
(
)。
A. 3 支温度计的价钱
B. 30 支温度计的价钱 C. 5 支温度计的价钱
D. 35 支温
度计的价钱
【5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一个乘数的个位与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
用这个乘数的十位与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
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 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68×30=5040,所以箭头所指的表示 30 支温度计的价钱。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下面不能用算式 128×30 解答的问题是(
)。
A. 每副羽毛球拍 128 元,买 30 副要多少元?
B.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 128 米,宽 30 米。周长是多少米?
C. 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 128 千米,30 小时一共行驶多少千米?
D. 阅读的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强强坚持每天阅读 30 分钟,128 天一共可以阅读多少分钟?
【6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A.单价×数量=总价;
B.(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
C.速度×时间=路程;
D.每天阅读的时间×天数=共阅读的时间;
【详解】A.列式为:128×30;
B.列式为:(128+30)×2;
C.列式为:128×30;
D.列式为:128×30;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类的关键是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7. 如图,平行四边形中这条高的长度可能是(
)厘米。
B. 5
C. 6
D. 7
A. 4
【7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对边作垂直线段,即是平行四边形的
高。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
的距离。据此解答。
【详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10cm 的边作为底边,5cm 的那条边作为斜边,那么
10cm 这条边上的高必小于 5cm。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点到直线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8.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 1 升水,1 升水的质量是 1 千克,那么 1
亿人每天可节约水(
)吨。
A. 100
B. 1000
C. 10000
D. 100000
【8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把人数 1 亿化为大数,每人每天节约 1 千克水,所以用人数乘 1 求出节约水的总
千克数,再把千克化为吨即可。
【详解】1 亿=100000000
1×100000000=100000000(千克)
100000000 千克=100000 吨
故答案 为:D
【点睛】1 吨=1000 千克。把以亿为单位的数化为大数,去掉亿字,再在数的末尾添上 8
个 0 即可。
9. 如图,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纸片沿虚线剪去涂色的部分。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
)。
A. 135°
B. 180°
C. 270°
D. 360°
【9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任意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即:180°+180°=360°。因为去掉一个角后,
剩下的图形就成了四边形,所以它的内角和是 360 度。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 360°。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
10. 下面是小学生明明和三位老师的身份证号码,明明的身份证号码是(
)。
A. 320902196706203015
B. 320902197810132012
C. 320925201102030852
D. 320981198201050265
【10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身份证号码的左起第 7 位开始连续 8 位数字,表示的是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明明
肯定比老师年龄小,出生的时间晚,据此选择。
【详解】A.1967 年 6 月 20 日出生;
B.1978 年 10 月 13 日出生;
C.2011 年 2 月 3 日出生;
D.1982 年 1 月 5 日出生
故答案为:C
【点睛】主要考查学生对身份证号码中数字意义的掌握情况。
二、填空题(共 7 题,每空 1 分,17 分。)
1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截止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我国人口共十四亿一千一
百七十八万人,划线的数写作(
),把它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
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为(
)亿。
【11 题答案】
【答案】
①. 1411780000
②. 141178
③. 14
【解析】
【分析】整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
在那个数位上写 0,据此写出这个数。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 0 去掉,
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万位上的数字大于等
于 5,就向亿位进 1;若千万位上的数字小于 5,就舍去千万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
【详解】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八万写作 1411780000;
1411780000=141178 万;
1411780000≈14 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12. 在括号里填上“>”“<”或“=”。
(1)7086000(
)7600000
(2)64×80(
)640×8
(3)10 亿(
)10 个一千万
(4)85×134-85×34(
)85×100
【12 题答案】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两数都是七位数,百万位都是 7,两数的十万位是 0 和 6,只需比较十万位的
数字即可;
(2)把括号右边的 640 分解为 64 与 10 的积,10 与 8 相乘即为 80,即括号右边的式子可以
转化为 64 与 80 的积,再比较;
(3)10 个一千万是 1 亿,而括号左边的是 10 亿,再把 10 与 1 比较即可;
(4)把括号左边的式子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再与右边的式子进行比较。
【详解】(1)0<6,7086000<7600000
(2)640×8
=64×10×8
=64×80
64×80=640×8
(3)10 个一千万=1 亿,10>1,所以 10 亿>10 个一千万;
(4)85×134-85×34
=85×(134-34)
=85×100
85×134-85×34=85×100
【点睛】亿与千万是相邻的计数单位,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数位相同的数比
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
13. 如图,一个广告牌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 30°,那么它的顶角是
(
)°。按角分,它是(
)三角形。
【13 题答案】
【答案】
①. 120
②. 钝角
【解析】
【分析】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角相等,用 180°-30°-30°即可求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钝角,那么它是钝角三角形;据此解答。
【详解】180°-30°-30°=120°,所以它的顶角是 120°;
这个三角形中,120°是最大的角,是个钝角,所以它是个钝角三角形;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14. 观察下面的算式,找出规律后填一填。
4×9=36
44×99=4356
444×999=443556
4444×9999=(
)
……
(
)×999999=(
)
【14 题答案】
【答案】
①. 44435556
②. 444444
③. 444443555556
【解析】
【分析】观察前三个算式可以发现,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都是 4,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都是
9,并且两个因数的位数是相同的。所得积的数字依次是 4、3、5、6,其中 4 和 5 的个数等
于因数的位数减 1;只有一个 3 在 4 的后面,一个 6 在积的末尾。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4444×9999=44435556
444444×999999=444443555556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算式找出积和因数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再利用这个规律求解。
15. 如果☆×○=50,那么☆×(○×8)=(
);如果△×□=30,那么 270÷△
÷□=(
)。
【15 题答案】
【答案】
①. 400
②. 9
【解析】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因数扩大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积就
扩大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