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北京东城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1.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7+0=
0.1+0.2=
0÷12=
10×0.72=
0.31+0.69=
3.5×0=
50÷10=
10-0.5=
9-7.3-0.7=
【答案】17;0.3;0;
7.2;1;0;
5;9.5;1
【解析】
二、填空。
2. 0.606 是由(
)个 0.1 和 6 个(
)组成的。
【答案】
①. 6
②. 0.001
【解析】
【分析】根据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知识进行解答。
【详解】0.606 中左边的 6 在十分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 0.1,右边的 6 在千分位上,它的
计数单位是 0.001。
所以 0.606 是由 6 个 0.1 和 6 个 0.001 组成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知识。
3. 首钢滑雪大跳台主体结构为钢构架,均采用首钢自产钢材。用钢约为 4100 吨,改写成用
“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吨。
【答案】0.41
【解析】
【分析】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 0
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即可。
【详解】4100 吨=0.41 万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注意改写时要带计数单位。
4. 在括号里填上“>”“<”或“=”。
5.615(
)5.617
200÷100÷2(
)200÷(100×2)
【答案】
①. <
②. =
【解析】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
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
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
数大;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可以先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
【详解】5.615<5.617
200÷100÷2
=2÷2
=1
200÷(100×2)
=200÷200
=1
200÷100÷2=200÷(100×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大小的比较的方法,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5. 在(
)里填上合适的小数和分数。
【答案】
3
100
;
34
100
;
0.03;0.34
【解析】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份数,依此写
出这两个分数即可。将 1 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是 0.01,写成分数是
1
100
,依此填空。
【详解】从左往右第一个箭头指向 0-0.1 之间的第 3 个小格,即用小数表示是 0.03,用分
数表示是
3
100
;
从左往右第二个箭头指向 0.3-0.4 之间的第 4 个小格,即用小数表示是 0.34,用分数表示
是
34
100
;即填空如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和小数的意义,应熟练掌握。
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80°,这个三角形是(
)角三角形。
【答案】锐
【解析】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个底角都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因此用 180°
减去 80°后,再除以 2 即可,再根据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分类即可,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
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
三角形。
【详解】180°-80°=100°
100°÷2=50°
因此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分类标准,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应熟练掌握。
7. 王叔叔坐火车从北京去广州。北京到广州的距离大约是 2100 千米,火车的平均速度是
210 千米/时,王叔叔想知道从北京到广州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列式是(
)。
【答案】2100÷210=10(小时)
【解析】
【分析】时间=路程÷速度,2100 千米是路程,火车的平均速度是 210 千米/时,依此列式
并填空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王叔叔想知道从北京到广州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列式是:2100÷210
=10(小时)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
的关键。
8. 冬奥会冰壶项目展现了一种动静之美。如下图所示,冰壶从 A 位置平移到了 B 位置,冰
壶向(
)平移(
)格。
【答案】
①. 右
②. 8
【解析】
【分析】从 A 图形中选择一个关键点,再从 B 图形中找出这个关键点的对应点,通过观察这
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可知,冰壶向右平移 8 格。
【详解】由分析得:
冰壶从 A 位置平移到了 B 位置,冰壶向右平移 8 格。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现象,关键是找出两个图形的关键点和对应点。
9. 下表是四(1)班第一小组四位同学体育测试达标项目“一分钟跳绳”的成绩单,李方的
成绩不小心被污渍遮住了。
李方
丁乐
孙刚
王虹
平均成绩
133 个
160 个
117 个
140 个
李方一分钟跳了(
)个。
【答案】150
【解析】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把李方、丁乐、孙刚和王虹四个人跳绳个数相加,再除以
4,就是它们跳绳的平均成绩,所以用平均成绩乘 4,分别减去已知 3 个人的跳绳个数,即
可求出李方一分钟跳绳多少个。
【详解】140×4-133-160-117
=560-133-160-117
=150(个)
所以,李方一分钟跳了 150 个。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 把 0.04 改写成用千分之一作单位的数是(
)。
B. 0.040
C. 0.400
D. 40
A. 0.004
【答案】B
【解析】
【分析】以千分之一作单位就是精确到小数点后 3 位,在小数点后 3 位没有的数就补 0,不
影响数的大小。
【详解】0.04 改写成用千分之一作单位的数是 0.04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性质的应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
小不变。
11.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学们在学校劳技课上认识和制作灯笼。小新做了一只灯笼,
它的底部框架如图:
如果想再加一根木条使框架更牢固,下面方法最好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因此只要加的这根木棍将底部框架中的正方形平
均分成 2 个三角形即可,依此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如果想再加一根木条使框架更牢固,最好的方法是:
或
。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应熟练掌握。
12. 下面算式中,需要先算“42+36”的是(
)。
A. 3×42+36
B. 142-42+36
C. 42+36÷2
D. (42+
36)÷2
【答案】D
【解析】
【分析】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时应先算括号里面
的,再算括号外面的,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A.3×42+36 此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B.142-42+36 此题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C.42+36÷2 此题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D.(42+36)÷2 此题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把一根细铁丝剪成三段,下面剪法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
三边;进行依次分析即可。
【详解】A.2+3<7,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B.3+3=6,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C.3+4>5,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D.4+2=6,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是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灵活掌握和运用。
14. 从正面观察下面的四组立体图形,看到的图形与其他三组不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观察物体的方法:从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
形状;据此先画出看到的图形,再选择。
【详解】A.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
B.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C.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D.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A
;
;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与应用,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解答此题的关
键。
15. 下面四幅图都是乐乐在一分钟投篮比赛中得分情况统计图,图中虚线所指位置能正确表
示投篮平均个数的是图(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