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中
语文试卷及答案
1. 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qiú
luò xià
chí
dào
fēng
shōu
guī zé
kě lián
hǎo
wén
yǎng liào
【
答
案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拼音读准,知道要写什么词语,明确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正确书写。
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笔画、笔顺,做到工整规范。
“绒”字注意笔顺,不要忘了写撇。“规则”的“则”不要错写成“责”。“可怜”的“怜”
不要忘了写点。
2. 想一想,连一连。
吃
拥
水
炎
淡
谈
抱
泡
饱
论
热
水
刚
钢
岗
净
静
睁
位
强
铁
悄悄
眼
化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字组词的能力。
首先要正确识别这些字,把字音读准确,并能辨析字形;其次理解字的意思,在具体的语素
环境中,能读出字的正确读音;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要求在自己掌
握的词汇量中迅速找出正确的词语。
“抱”形旁“扌”, 声旁“包”,与“拥”搭配,组词“拥抱”。
“泡”形旁“氵”,声旁“包”,与“水”搭配,组词“水泡”。
“饱”形旁“饣”, 声旁“包”,与“吃”搭配,组词“吃饱”。
“炎”会意字,指火光、火焰,与“热”搭配,组词“炎热”。
“淡”形旁“氵”,声旁“炎”,与“水”搭配,组词“淡水”。
“谈”形旁 “讠”,声旁“炎”,与“论”搭配,组词“谈论”。
“刚”形旁 “刂”,声旁“冈”,与“强”搭配,组词“刚强”。
“钢”形旁 “钅”,声旁“冈”,与“铁”搭配,组词“钢铁”。
“岗”形旁 “山”,声旁“冈”,与“位”搭配,组词“岗位”。
“净”形旁 “冫”,声旁“争”,与“化”搭配,组词“净化”。
“静”形旁 “青”,声旁“争”,与“悄悄”搭配,组词“静悄悄”。
“睁”形旁 “目”,声旁“争”,与“眼”搭配,组词“睁眼”。
3. 查字典,填一填。
“晒”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再查音节______,“晒”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
把东西放在太阳光下使它干燥,人或物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②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
露(自己的信息)。写出下列句子里“晒.”字的意思。(填序号)
(1)妈妈经常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种的花儿。(
)
(2)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
【答案】
①. S
②. shài
③. ②
④. 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晒”字读 shài,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S”,再查音节“shài”。
根据“晒”在字典中的解释,结合本题句子语境,
在“妈妈经常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种的花儿”中,应该是“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
己的信息)”的意思。故选②。
在“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中,应该是“把东西放在太阳
光下使它干燥,人或物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的意思。故选①。
4. 给下列诗句中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1)白云生.处有人家(
)
A.产生,生出
B.发生
C.食物没有煮熟
(2)荷尽已无擎.雨盖(
)
A.遮盖
B.举,向上托
C.拿
(3)知有儿童挑促织..(
)
A.蟋蟀
B.蜻蜓
C.蝈蝈
【答案】
①. A
②. B
③. 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重点字词的理解。
(1)“白云生处有人家”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
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
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生”:产
生,生出。
(2)“荷尽已无擎雨盖”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全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
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意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
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
橙黄桔绿的时节啊。“擎”:举,向上托。
(3)“知有儿童挑促织”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全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
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意思: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
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
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促织”:蟋蟀。
5. 按要求写句子。
(1)松鼠也赶来看热闹。(仿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
(3)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
【答案】 ①. 东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 ②. 北极星想一盏路灯挂在天空中。 ③.
没想到这么点小事竟然引起这么大的误会。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句子仿写和用加点字造句的能力。
(1)“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的形式。如:“松鼠、山
狸也赶来看热闹。”其中动物“松鼠、山狸”不具备看热闹的行为,只有人才拥有“看热闹”
的行为。因此,我们可据此再仿写一个拟人句为:“柳树在风中跳舞。”
(2)“比喻句”就是通常所说的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者情境来比方另一个
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情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因此句子“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就是将“梧桐落叶”比喻成“小巴掌”,形象、具体、而又生动。
因此,我们可据此仿写的句子为:“蓝蓝的天空像大海。”
(3)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我们首先需要思考这个词语的含义,看能用在什么语境中,然
后再思考相关的句子。“竟然”表示出乎意料,因此我们可以说:“他这次竟然考了一百分。”
6. 给下列句子选出使用的修辞手法。
A.排比
B.比喻
C.拟人
(1)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
(2)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
(3)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
【答案】
①. B
②. A
③.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
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
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把“田野叶”比作“金色的海洋”,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2)排比句: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
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从三个“从”可以看出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3)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吹着口笛”是把“东风”当做人来写,是拟人的
修辞手法。
7. 照样子写词语。
(1)手忙脚乱(含身体部位):_______
______
(2)春光明媚(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______
_______
(3)七嘴八舌(含有数字的成语):________ _______
【答案】
①. 面红耳赤
②. 提心吊胆
③. 鸟语花香
④. 春暖花开
⑤.
五湖四海
⑥. 三言两语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1)考查含身体部位的成语。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示例:
眼疾手快:意思是形容做事机灵、机警、敏捷、反应很快。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2)考查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光明媚: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示例:
春色满园: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意盎然:形容气氛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息十分浓厚。
(3)考查含有数字的成语。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示例:
五光十色:形容色泽艳丽,花样繁多
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现比喻变化多端或花
样繁多。
8. 请把下列诗句或俗语补充完整。
(1)意欲捕鸣蝉,_________。
(2)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
(3)________,万古胜负在于理。
(4)________,其利断金。
【答案】 ①. 忽然闭口立
②. 白云生处有人家
③. 一时强弱在于力
④. 二
人同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古诗及俗语的背诵和默写。
(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 。全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
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意思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
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全诗:远上寒山
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杜牧沿着弯弯曲曲
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隐约可以看见有人家居住。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
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3)“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是一句俗语。”,原句出自剧作家曹禺的《桥隆
飙》。意思 是:短时间的强弱在于力气大小,长时间的胜负在于道理。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出自《周易·系辞上》意思: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
很大的力量。泛指团结合作。
9. 公园草坪里有一条提示语,请你读一读,然后回答问题。
(1)“小花含羞笑,请君.莫打扰”,这里的“君”是指______。(选一选)
A.小花
B.游客
(2)这句话提示我们:______
【答案】
①. B
②. 要爱护花草树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应用和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仔细阅读题目中的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说说自己的理解即可。
(1)“小花含羞笑,请君莫打扰”意思就是提醒游客们不要踩踏草坪,所以,这里的“君”
指的就是游客。
(2)提醒游客们不要踩踏草坪,所以这句话是提示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阅读
课内片段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
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
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
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
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0. 找出文段的中心句,画“——”。
11. 文段中有多个比喻句,其中用“小扇子”比喻____;用“邮票”比喻____;用“金色的
海洋”比喻____。
12.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这个句子运用了___的修辞于法。
13. “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表现了(
)
A. 橘子、柿子像人一样很调皮
B. 橘子、柿子像人一样会动来动去
C. 橘子、柿子很多
14.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把红色给了枫树……药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
秋天还有很多美丽的色彩和丰收的景象,仿照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你看到的秋天。
你看,秋天把_____给了_____,______。
【答案】10.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11.
①. 银杏树叶
②. 枫叶
③. 田野
12. 拟人
13. C
14.
①. 黄色
②. 稻穗
③. 弯弯的稻穗像害羞的孩子似的,低下了头。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找中心句的能力。
中心句一般在短文的开头或者结尾,根据开头“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判断,全
文围绕此句来写。由此画出中心句即可。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运用能力。
①“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把银杏树叶比喻小扇子。
②“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把红
红的枫叶比喻邮票。
③“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把田野比喻金色的海洋。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点头”是人有的动作,这里用来说“菊花”,由此判断所用的手法为拟人。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结合“橘子、柿子你挤我碰”可以看出橘子和柿子很多。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照文中的句子,可以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写出秋天的
美丽色彩和丰收景象。
示例:你看,秋天把红色给了高粱,高粱举起火把照亮了希望。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吻
几年前,在美国西雅图残疾人运动会上,九名在身体或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整齐地排
在百米速跑的起跑线上。
枪声一响,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确切地讲,他们并不是在奔跑,可是他们都满心欢喜
地要跑完全程并争取胜利。突然,一个男孩子在跑道上跌倒了,他坚强地爬起来,却再次跌
倒,他又坚强地爬起来……连续好几次,男孩子终于哭了。其他八个孩子听到男孩子的哭声,
放慢速度停下来,然后转身往回跑,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