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甘肃陇南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甘肃陇南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地球基本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地球是一个( ) A. 半径为 6371 千米的正球体 B. 周长为 4 万千米的正球体 C. 两极稍鼓,赤道略瘦的不规则球体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从地球仪上看,赤道是( ) A.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答案】1. D 2. C 【解析】 【1 题详解】 B. 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D. 过南北两极点的线圈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不是正球体,D 正确, ABC 错误。故选 D。 【2 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地球仪上看,赤道是 0°纬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 正确;赤 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排除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由 160°E 和 20°W 组成的经线圈, 排除 A;赤道是东西走向,不经过南北极点,排除 D。故选 C。 【点睛】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经历了四个阶段: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断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 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黑龙江省被誉为“冰雪之冠”,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 9 枚金牌中有 4 枚来 自该省。图为黑龙江省雪期和雪厚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冬季气温低 ②河流结冰期长 ③雪期长 ④积雪厚⑤黑土广阔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 ⑤ 4. 雪期是指一年内第一次降雪和最后一次降雪之间的时间,可理解为当地气温持续低于 0℃的时间,对黑龙江省雪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B. 受海拔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C. 受降水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 D. 受光照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短 【答案】3. A 4. A 【解析】 【3 题详解】 黑龙江地区纬度高,气温低,降雪量大,结冰期长,为冰雪运动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A 正确;冰雪运动与土质没有关系,⑤错误,排除 BCD;故选 A。 【4 题详解】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雪期变长,A 正确;省内海拔不呈单一南北变化 趋势,雪期变化与海拔关系小,排除 B;雪期与降水和光照关系小,主要与热量有关,排除 CD;故选 A。 【点睛】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东北三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 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 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积雪期较长。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关于该省地理信息组合正确的是( ) A. 鲁—济南 B. 秦—西安 C. 陇—兰州 D. 豫—郑 州 6. 据图推测,该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①空间分布均匀 ②空间分布差异大 ③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④湿润区面积广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 M 处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 的气候类型属于(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 6. B 7. D 陆性气候 【答案】5. C 【解析】 【5 题详解】 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省份是甘肃省,甘肃省的简称是甘或陇,省会城市是兰州,C 正确; A 是山东省,B 是陕西省,D 是河南省,ABD 错误;故选 C。 【6 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从东南向西北以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的顺序分布,降水量 自东南向西北不断减少,空间分布不均,且差异大,①错误,②③正确;湿润区只有最南边 一小部分,④错误,所以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7 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肃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易于壁画保存,D 正确;甘肃省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也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BC 错误。
故选 D。 【点睛】我国的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 区气候的干湿状况,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依 据气候的干湿状况,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四类地区。 平凉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模拟实验,得出的实验数 据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 A. 陆地升温快,降温快 B. 海洋升温慢,降温快 C. 陆地昼夜温差小于海洋 D. 海洋昼夜温差大于陆地 9. 该模拟实验结论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是( ) A.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 新疆的人们夏季“早穿皮袄午穿 纱” C. 内陆地区民居的屋顶比较平缓 D. 黑龙江天寒地冻时,海南已春暖花 开 【答案】8. A 9. B 【解析】 【8 题详解】 根据示意图可知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A 正确;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排除 B;陆地昼夜 温差大于海洋,排除 CD;故选 A。 【9 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地处内陆,陆地升温降温速度快,昼夜温差大,B 正确;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受海拔影响,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排除 A;内陆降水量少,大风较多,坡度不
需要很大,排除 C;黑龙江纬度高,海南纬度低,所以气候差异大,景色不同,排除 D;故 选 B。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因此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格陵兰岛是全球第一大岛,该岛冰区面积占全岛面积的 85%。1995 年之后,我国加入了 对格陵兰岛的科考,虽时间较晚,但成果颇丰。读图格陵兰岛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格陵兰岛气候寒冷,冰盖巨厚,主要原因是( ) A. 面积巨大 B. 人类影响小 C. 地处高纬 D. 地势较 高 11. 在格陵兰岛上能( ) A. 观赏到成群结对的企鹅 B. 看到极光,无极夜现象 C. 看到冰山与冰川的奇景 D. 看到森林广布,草原连片 12. 格陵兰岛上的早期居民是因纽特人,根据环境特点判断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是( ) A. 以捕鱼狩猎为生 B. 种植粮食作物 C. 经营海上贸易 D. 放牧牛 羊为主 【答案】10. C 11. C 12. A
【解析】 【10 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格陵兰岛纬度高气温低,C 正确;气温与面积无关,排除 A;人类影响对 气候冰层的影响小,排除 B;岛上地势复杂有平原、山地、丘陵,排除 D;故选 C。 【11 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岛冰区面积占全岛面积的 85%,在格陵兰岛上能看到冰山与冰川的奇 景,C 正确;企鹅生活在南极,排除 A;该地有极昼极夜现象,排除 B;纬度高气温低,植 被覆盖率低,排除 D;故选 C。 【12 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纽特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以捕鱼、狩猎和采集为主。他们秉承着“尊重 自然、适应自然”的原则,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来维持生计,他们善于利用海豹、鲸鱼、鱼 类等海洋生物作为食物和衣物,在狩猎方面,他们则善于使用鹰、狗、步枪等武器来狩猎, 在采集方面,他们则采集当地的野果、树皮、树脂等植物资源来满足生活所需,A 正确;纬 度高气温低,不宜种植农作物,排除 B;岛上大量冰区,植被覆盖率低,不宜发展畜牧业, 排除 D;纬度高,结冰期长,不利于航运,排除 C;故选 A。 【点睛】北极地区的位置:主要位于北极圈(66.5°N)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 亚、欧、北美三洲的部分地区,北冰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按逆 时针方向依次被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所环绕。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创造的农耕 文明奇观,是人地和谐发展的典范(图)。2013 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与原来的山坡地相比,修筑梯田可有效减缓( ) A. 气候变暖 B. 能源短缺 C. 水土流失 D. 土地沙
化 14. 哈尼梯田多种植水稻,每一块梯田里面的土地都要求平整,据此判断梯田的田埂(田间 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多沿( ) A. 山脊修筑 B. 山谷修筑 C. 陡坡修筑 D. 等高线 修筑 15. 借助哈尼梯田的申遗成功,当地应大力发展( ) A. 面粉加工业 B. 旅游业 C. 高技术产业 D. 建筑业 【答案】13. C 14. D 15. B 【解析】 【13 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山坡地相比,修建梯田可以降低坡度,减轻水土流失,C 正确;修建 梯田对全球变暖、能源短缺、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的影响不大,ABD 错误。故选 C。 【14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田埂是在同一高度修建的,用于蓄水,因此田埂是沿着等高线修建的,D 正 确;山脊线、陡坡处地势陡峭,不适合修建田埂,AC 错误;山谷修筑水田易导致水土流失, B 错误。故选 D。 【15 题详解】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成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因此要因地质与, 可以借助其发展旅游业,B 正确;此处种植的农作物为水稻,A 错误;搞技术产业需要人才 和便利的交通,此处不适合,C 错误;建筑业并不适合当地,D 错误。故选 B。 【点睛】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哈尼梯田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名录,被列 为国家 5A 级景区。 据中央台报道,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 276 天后,于 5 月 8 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 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航空航天工业属于( ) A. 传统制造业 B. 高新技术产业 C. 轻工业 D. 高耗能 产业 17.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成功返回着陆场,其带来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使航天发射更加高效、廉价②可以减少航天垃圾③回收工作会带来更多的危险④有利于降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低发射成本 A. ①②③ 【答案】16. B 17. C 【解析】 【16 题详解】 高新技术产业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 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产业,航空航天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17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重复使用航天器成功返回着陆场,其带来的积极意义在于使航天发射更加高效、 廉价,可以减少航天垃圾,有利于降低发射成本,回收工作会带来更多的危险属于不利因素, ①②④正确,③错误。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高新技术产业包括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半导体、医药保健、环保工程、 生物科技、新材料、资源开发、光电子与光机橘李电一体化、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核应 用技术、科技服务等。 电力数据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以来,我国多地用电量整体 实现了正增长。发电量更加绿色,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中,超过 80%都来自可再生能 源。跨区输送电量快速增长,西北送华中、西南送华东、东北送华北,同比增长幅度都超过 50%。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 177.6%,核电同比增长 53.5%,有力支持了 2023 年电源尤其是非 化石能源的建设,推动了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用电量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我国经济呈现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 B. 我国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电量过大 C. 生产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 D. 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用电效率低下 19.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 ) A. 风能 B. 水能 C. 太阳能 D. 石油 20. 我国跨区输电的特点是( ) ①西电东送②南电北送③东电西送④北电南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8. A 19. D 20. D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