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
题及答案
一、认真读题,细心填写。(其中第一题 4 分,第 7 题 3 分,其余每空 1 分,计 37 分)
1. 看图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答案】
①. 6
②. 6
③. 12
④. 2
⑤. 6
⑥. 12
⑦. 12
⑧.
2
⑨. 6
⑩. 12
⑪. 6
⑫. 2
【解析】
【分析】一组胡萝卜有 6 个,求 2 组这样的胡萝卜有几个,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乘法计
算。
一共有 12 个胡萝卜,平均分成 2 组,求一组胡萝卜有几个,用除法计算。
一共有 12 个胡萝卜,平均一组 6 个,求平均可以分成几组,用除法计算。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6+6=12;2×6=12;
12÷2=6;12÷6=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表内乘除法的计算,要熟练掌握。
2. 河里游来一群小青蛙,1 只青蛙(
)条腿,5 只青蛙(
)条腿,(
)
只青蛙 36 条腿。
【答案】
①. 4
②. 20
③. 9
【解析】
【分析】我们知道,一只青蛙 4 条腿;求 5 只青蛙几条腿,也就是求 5 个 4 的和是多少,用
乘法计算。
求几只青蛙 36 条腿,也就是求 36 里面有几个 4,用除法计算。
【详解】4×5=20(条)
36÷4=9(只)
故,1 只青蛙 4 条腿,5 只青蛙 20 条腿,9 只青蛙 36 条腿。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3. 6 个 5 相加的和是(
);3 和 7 相加的和是(
)。
【答案】
①. 30
②. 10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列式计算。求 3 和 7 的和用加法。
【详解】5×6=30,7+3=10
故,6 个 5 相加的和是 30;3 和 7 相加的和是 1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4. 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
(
)四十二
四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三
②. 三十二
③. 3×4=12
④. 4×8=32
⑤. 12÷3=4
⑥. 32÷4=8
【解析】
【分析】根据口诀“三四十二”可以写出:3×4=12,4×3=12,12÷3=4,12÷4=3;
根据口诀“四八三十二”可以写出:4×8=32,8×4=32,32÷4=8,32÷8=4;据此填空
。
【详解】结合题意分析得:
三四十二
3×4=12
12÷3=4
四八三十二
4×8=32
32÷4=8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5. 7 个 9的和比 8 个 9 少(
),比 6 个 9 多(
)。
【答案】
①. 9
②. 9
【解析】
【分析】7 个 9 的和比 8 个 9 的和少 1 个 9,也就是少 9;
7 个 9 的和比 6 个 9 的和多 1 个 9,也就是多 9;据此填空。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7 个 9 的和比 8 个 9 少 9,比 6 个 9 多 9。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意义的初步认识,要熟练掌握。
6. 从 56 里面连续减去 8,需要减__________次得 0。
【答案】7
【解析】
【详解】
56
78
,说明 56 里面有 7 个 8,那么从 56 里面连续减去 8,需要减 7 次得 0。
7. 在括号里填上“>”“<”或“=”。
52(
)5+2
5+3(
)24÷4
9 米(
)90 厘米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3+3(
)3×3
72÷8(
)8×9
3 厘米(
)300 米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或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5+2=7,故,52>5+2
5+3=8,24÷4=6,故,5+3>24÷4
9 米=900 厘米,故,9 米>90 厘米
3+3=6,3×3=9 故,3+3<3×3
72÷8=9,8×9=72,故,72÷8<8×9
1 米>1 厘米,故,3 厘米<300 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的比较大小,关键是计算或换算要准确。
8.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兰的身高是 1(
)34(
),她的课桌高约 75(
),学校教学楼高约 12
(
)。
【答案】
①. 米##m
②. 厘米##cm
③. 厘米##cm
④. 米##m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及给出的数据来完成填空。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得:
小兰的身高是 1 米 34 厘米,她的课桌高约 75 厘米,学校教学楼高约 12 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选择,要熟练掌握。
9. 按规律填数。
(1)7,14,21,(
),(
),42。
(2)(
),64,49,36,(
)。
【答案】(1)
①. 28
②. 35
(2)
①. 81
②. 25
【解析】
【分析】(1)1×7=7,2×7=14,3×7=21,4×7=28,5×7=35,6×7=42。
(2)9×9=81,8×8=64,7×7=49,6×6=36,5×5=25;据此填空。
【详解】(1)7,14,21,28,35,42。
(2)81,64,49,36,2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数字排列的规律,关键是找准数字的变化规律。
10. 算一算,填一填。
乘数
3
6
(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乘数
积
4
(
)
(
)
48
8
32
【答案】
①. 4
②. 8
③. 12
【解析】
【分析】根据公式“乘数×乘数=积及乘数=积÷另一个乘数”和乘法口诀来解答此题。
【详解】3×4=12,48÷6=8,32÷8=4
故,
乘数 3
乘数 4
6
8
4
8
积 12
48
3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11. 算一算,填一填。
40
(
)
被除数
除数
商
72
9
(
)
(
)
8
3
7
【答案】
①. 21
②. 5
③. 8
【解析】
【分析】根据公式“被除数=商×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及除数=被除数÷商”和乘法口
诀来完成此题。
【详解】72÷9=8,40÷8=5,3×7=21。
故,
被除数 72
40
21
除数 9
商
8
5
8
3
7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2. 有一堆糖,比 50 块多,比 60 块少,如果平均分给 8 个小朋友,可以正好分完。想一想,
这堆糖有(
)块,平均每人分(
)块。
【答案】
①. 56
②. 7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分析】利用 8 的有关口诀来解决此题。
【详解】6×8=48,7×8=56,8×8=64,
50<56<60,所以,这一堆糖有 56 块;
56÷8=7(块)
故,这堆糖有 56 块,平均每人分 7 块。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二、精挑细选,慎重选择。(每题 1 分,计 5 分)
13. 可以改写成 8×5 的算式是(
)。
A. 5+5+5+5+5
B. 5+8
C. 5+5+5+5+5
+5+5+5
【答案】C
【解析】
【分析】8×5,可以表示 5 个 8 的和或 8 个 5 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A.5+5+5+5+5,表示 5 个 5 的和;
B.5+8,表示 5 加 8;
C.5+5+5+5+5+5+5+5,表示 8 个 5 的和。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意义的初步认识,要熟练掌握。
14. 下面的图形中有(
)个平行四边形。
A. 4
【答案】B
【解析】
B. 3
C. 2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来完成此题。
平行四边形:由四条边围成,且对边相等。
【详解】
从左数,第 2 个、第 3 个、第 5 个都是平行四边形,即,图中有 3 个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要熟记图形的特点。
15. 一条长 50 米的彩带,第一次剪去 15 米,第二次剪去 18 米,现在的比原来短了(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米。
A. 17 米
【答案】B
【解析】
B. 33 米
C. 3 米
【分析】把第一次剪去的长度和第二次剪去的长度加起来,结果就是现在比原来短的长度。
【详解】15+18=33(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两位数与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应用,要细心分析,找准数量关系。
16. 计算时与 9÷9 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是(
)。
A. 9×9
【答案】B
【解析】
B. 9÷1
C. 81÷9
【分析】用乘法口诀“一九得九”得:9÷9=1;找出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即可解决。
【详解】A.用“九九八十一”得:9×9=81;
B.用“一九得九”得:9÷1=1;
C.用“九九八十一”得:81÷9=9。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7. 用我们身上的“尺”,量课桌的长大约是 5(
)。
A. 步
【答案】C
【解析】
B. 庹
C. 拃
【分析】逐项分析,找出合理的答案即可。
【详解】A.1 步长大约 50 厘米,5 步长大约是 250 厘米,课桌的长大约是 250 厘米,不太合
理;
B.1 庹长是指成年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5 庹长就是 5 个成年人两臂左右平伸
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相加的长度,显然不合理;
C.1 拃长大约 15 厘米,5 拃长大约是 75 厘米,课桌的长大约是 75 厘米,比较合理。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估测,要熟悉“1 步、1 庹及 1 拃”大约有多长。
三、仔细审题,认真计算。
18. 直接写得数。
40-5=
72-5=
4×6=
21÷7=
36+9=
24÷4×7=
7×7=
81÷9=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7÷7=
20+4
16-8=
3×8÷6=
【答案】49;35;24;45
9;67;3;42
1;24;8;4
【解析】
19. 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6×(
)=18
(
)-25=12
(
)÷8=9
15-(
)=12
【答案】
①. 3
②. 37
③. 72
④. 3
【解析】
【分析】根据“乘数=积÷另一个乘数、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及减数=被
减数-差”来解决此题。
【详解】18÷6=3,故,6×3=18;
25+12=37,故,37-25=12;
8×9=72,故,72÷8=9;
15-12=3,故,15-3=1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 100 以内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要熟练掌握数量关系。
20. 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70-23-15=
25+44+29=
96-48+37=
【答案】32;98;85
【解析】
【分析】整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注意进退位的情况。
【详解】70-23-15=32
25+44+29=98
96-48+37=85
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7 分)
21. 画一条比 4 厘米长 3 厘米的线段。
画图:
【答案】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略
22. 画一画,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3 个点,两两之间连接起来即可。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的初步认识,要熟练掌握。
23. 三位小朋友在观察汽车,他们分别看到汽车的什么样子?请连一连。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
,他看到的是车头;
,他看到的是车尾;
,她看到的是车的侧边;
据此连线。
【详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