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北京门头沟区初三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资料共2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北京门头沟区初三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及 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本大题 34 个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5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题目要求,请将 该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出自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巴比伦 D. 古代中 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 典》是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C 项正确,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2. 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等 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一制度是( ) A. 分封制度 B. 种姓制度 C. 领主制度 D. 专制制 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叫做种姓制度,种姓 制度将印度人民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 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A 项是中国西周时 期实行的制度;C 项是西欧封建时期的政治制度;D 项是专制制度是以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 国家权力,实行专断统治的一种国家制度。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 3. 他曾经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位把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人物是 A. 伯里克利 B. 亚历山大 C. 屋大维 D. 克洛维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把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是伯里克利,A 项正确; 亚历山大建立的了亚历山大帝国,屋大维是古代罗马的统治者,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他们都不是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人物,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4. 地跨欧、亚、非三洲,在公元 2 世纪,使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的帝国是 A. 波斯帝国 B. 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亚历山 大帝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建立后,多次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疆 域面积不断扩大,到公元 2 世纪达到了最大规模,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 帝国,地中海成为了它的内湖,B 项正确;公元 2 世纪波斯帝国已经灭亡,排除 A 项;阿拉 伯帝国建立于公元 7 世纪,排除 C 项;公元 2 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已经灭亡,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5.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条谚语流行于 A. 古代希腊 B. 中世纪的欧洲 C. 古代日本 D. 近代俄 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这是对西欧封建社会下封君封臣制度特点的叙述,层级间相对独立, B 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古希腊由于山多地少,海岸曲折,多港湾,“小国寡民”是其典型 的特征,排除 A 项;646 年日本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排除 C 项;近代的俄 国实行沙皇专制,与材料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6.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序号与国家或王朝对应正 确的是 A. ①西罗马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 B.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 兰 C. ①西罗马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法兰西 D. 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波斯 帝国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在 4 世纪末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又名拜 占庭帝国,因此①为西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是公元 481 年到 843 年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 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分为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公元 800 年查理加冕称帝,成 为查理曼帝国,因此②为查理曼帝国;843 年,根据《凡尔登和约》,查理曼帝国分裂为三 部分,大体奠定了德意志第一帝国、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三国的雏形,因此③为法兰西, C 项正确,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点睛】 7. 随着中西文化碰撞的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传入中国,如“圣诞节”、“感恩节”等, 其中“圣诞节”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 世纪时,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 基督教宣传耶稣是救世主,基督教会后来确定耶稣出生日为 12 月 25 日,并定为圣诞节。因 此圣诞节与基督教有关,C 符合题意;道教是我们中国本土的宗教,不是西方传入的,与“圣 诞节”无关,A 不符合题意;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公元前 1 世纪,由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在 传到中国内地,不是西方传入的,与“圣诞节”无关,B 不符合题意;伊斯兰教创立于阿拉 伯半岛,与“圣诞节”无关,D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 ABD 都不符合题意,故选 C。 8.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 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 欧庄园 A. 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C. 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答案】A 【解析】 B. 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D. 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 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 同的物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 9 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 这就是庄园。大约到 11 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 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所以 A 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 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A。
9. 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处应该填写 A. 农业的发展 B. 庄园的发展 C. 城市的兴起 D. 教育的 普及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发展”和“人口增长”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 这些因素的推动下,10 世纪的西欧城市开始兴起,C 项正确;这些因素促进的是城市的兴起, 而非农业发展、庄园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10.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逐渐形成了 A. 农民阶层 B. 地主阶层 C. 无产阶级 D. 市民阶 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市民 阶层,D 项正确;农民产生在农村,是农耕阶层,排除 A 项;地主阶层是占有大量土地的阶 级,排除 B 项;无产阶级与机器大生产相联系,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点睛】 11. 被誉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A. 行会 B. 教会 C. 庄园 D. 大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2 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新气象,大学出现,它被称做欧 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故 D 符合题意。行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手工业组织,教会 在欧洲中世纪控制思想和文化,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的一种农业经济组织,故 ABC 均不符合题
意。故选 D。 12. 公元 6 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 2 世纪初以来历任罗 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其名称为( ) A. 《汉谟拉比法典》 C. 《新法典》 【答案】B 【解析】 B. 《查士丁尼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527 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 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 529 年起,委员会历时 6 年,把自 2 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 成《查士丁尼法典》。 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B。 13. 7 世纪中叶,日本发生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这场改革是 A. 大化改新 B. 彼得一世改革 C. 明治维新 D.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7 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 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 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故 A 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明治维新、亚 历山大二世改革与题干无关,故 BC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A。 14. 中世纪时,“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出阿拉伯 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是指( ) B. 犹太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 A. 佛教 教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阿拉伯半岛”,结合所学可知,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610 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622 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630 年,兵临麦加城, 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穆罕默德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632 年, 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故 D 符合题意;佛教、犹太教、基督教与题干无关, 故 ABC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D。
15. 据统计,16 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 达到土地租金的 10 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利川文入, 县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A. 稳定农村社会的阶级结构 B. 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C. 推广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 D. 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14 世纪中叶以后,领主出租直领地,不再参与生产管理。富裕农民通 过承租、购买等多种方式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农产品和畜产 品更多的进入市场,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材料中“16 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 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 10 倍。”反映出当时的英国更 易于推广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C 项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结构也开始变动, 不会稳固,排除 A 项;材料与城乡人口不稳无关,排除 B 项;英国的发展加剧了贫富分化,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点睛】 16. 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提纲挈领。从目录中我们可以提取许多历史信息。读 下图,你认为第五单元的目录应该是 A. 走向近代 B.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资本主 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15 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逐步发展。文 艺复兴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反过来又促进 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在经济领域的反映。随着 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
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人类历史开始步入 近代,A 项正确;19 世纪资本主义制度扩展,排除 B 项;5 世纪至 1500 年左右欧洲处于封 建时代,排除 C 项;17、18 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点睛】 17. 下边两个文艺作品共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 禁欲主义 B. 人文主义 C. 理性主义 D. 浪漫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代表作品,《哈姆雷特》 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作品,两幅作品都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AD 项表述错误,C 项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 18. 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战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 上,你认为这个“兴”的涵义是指( ) A.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 神学文化的复兴 C. 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答案】D 【解析】 【详解】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文艺复兴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为欧洲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D 项正确;A 项不合题意,排除 A 项;BC 两项与题意无关,排 除 BC 两项。故选 D 项。 19. 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 A. 迪亚士 B. 麦哲伦 C. 哥伦布 D. 达·伽 马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492 年哥伦布西行到达巴哈马群岛,开辟了前往美洲的航线,C 项正确;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东海岸,排除 A 项;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的 正确性,排除 B 项;达·伽马沿着迪亚士的航线,穿过好望角,开辟了到达印度的航线,排 除 D 项。故选 C 项。 20.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 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 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是 A. 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B. 促进了欧洲工商业的发展 C. 贸易中心转移到了美洲 D. 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的繁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公元 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 的历史大幕。”可得出,“地理大发现”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A 项正确;促进了欧洲 工商业的发展,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B 项;“地理大发现”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 洋沿岸,排除 C 项;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的繁荣,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点睛】 21. 如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三角贸易”经过的四个洲。在三角贸易中, 获得惊人财富的和丧失大量人口的洲分别是 B. ③② C. ③④ D. ①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三角贸易”示意图,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③欧洲,④非洲;结合所学 知识,“三角贸易”的影响是对欧洲:三角贸易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是资本原始 积累的重要步骤。对美洲:黑人大量移民美洲,为美洲的开发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对非洲: 非洲失去了大量人口,黑人遭到前所未有的歧视,生产被破坏殆尽,严重阻碍了非洲的发展。 从而得出获得惊人财富的和丧失大量人口的洲分别是③欧洲,④非洲;C 符合题意;ABD 不 符合题意;故选 C。 22. 1640 年,在英国议会上、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