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山东临沂费县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第一部分教育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20 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10 分)
1.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下列观点不属于朱熹的教育
主张的是( )
A.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
B.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C.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D.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强调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专多能、博学多才的教育是( )
A.终身教育
B.未来教育
C.通才教育
D.开放教育
3.以下有关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必修课程带有强制性,是整个课程系统的基石
B.最早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是美国课程论专家博比特
C.CIPP 课程评价模式由于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掌握
D.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4.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
体现了教学的( )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5.在学校情境下,最能体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品德的做法有( )
A.阅读历史人物和革命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B.去环境局调查环境污染情况,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C.要求学生认真听课,及时做作业,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D.班主任应千方百计地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
6.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短时间内(5—20 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
录制下来,课后进行分析。这种形式被称为( )
A.慕课
B.翻转课堂
C.微格教学
D.新教育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IQ 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
B.习惯性无助与人对失败的归因无关
C.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成正比
D.教师的表达能力与教学效果不相关
8.利用“蜜蜂、蜻蜓”这些概念去理解掌握“昆虫”这一概念常用于( )学习中。
A.归纳式
B.演绎式
C.同化式
D.重组式
9.学生对新出现的事物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不一致,或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不一
致时,内心会有不愉快或者紧张的感觉。这种现象属于( )
A.态度定势
B.道德认知
C.认知失调
D.价值辨析
10.有些学生不敢拒绝别人的无礼要求。对这类学生主要采用( )予以矫正。
A.肯定性训练
B.系统
C.理性情绪疗法
D.认知疗法
11.强调针对不同个体学生,使用弹性化的评价尺度,有意识模糊个体之间课程的成绩
和区分度,重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和基础差异。这主要体现教师的( )角色。
A.引导促进者
B.评价者
C.开发利用者
D.研究者
12.学生在学习《岳阳楼记》时,头脑中浮现出诗句所描绘的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
A.有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无意想象
13.当低年级的小明擅自离开座位时,王老师不理会他,转而表扬那些坚持不动的学生,
然后小明也不擅自离开座位了。王老师用到的是( )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间隔强化
14.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与学生、学校教师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教师在处理
这些矛盾时坚持的原则是( )
A.公正原则
B.尊重原则
C.发展原则
D.教育原则
15.高考结束选择大学时,一所是名牌大学但费用太高,离家太远,而自己的家境又不
太好;另一所学校费用较低,离家较近,但师资条件和软硬件设施又差一些,并且学校的知
名度又不够高,于是学生处在选择的两难之中。这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6.以下不属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规定的有( )
A.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B.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到 2020 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D.对长期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
贴标准
17.一个幼儿爱动、爱说,为了教育他,老师令其罚站 40 分钟。老师违反了(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研究素养
18.有人将教师比作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这主要是从教师的( )素养方面来说的。
A.理论
B.道德
C.能力
D.研究
19.以下不属于《中小学班主任规定》的是( )
A.配备与选聘
B.职责与任务
C.培养与培训
D.资格与任用
20.关于课程与教材编制、课程与教学实施、课程与教学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者实施的主体不同,教师只关注课程与教学实施环节
B.三者直接应该保持尽可能好的一致性才有利于课程改革初衷的落实
C.三者都应该以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
D.教育目标分类学知识对于三者而言均具有指导性意义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 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下列涉及我国教育目的表述的文件主要有( )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主要角色有( )
A.传递者
B.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C.朋友
D.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 )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
D.解聘
E.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4.“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体现的是( )
A.巩固性
B.因材施教
C.疏导
D.循序渐进
5.学生在研究课题时遇到障碍或错误时,可能是由于( )
A.不重视审题
B.不善于审题
C.不善于保持课题映像
D.旧知识的干扰
E.过度疲劳
6.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主要有( )
A.幽默感
B.想象
C.猜测
D.抱负
E.幻想
7.新课程标准从( )几个方面阐述课程具体目标。
A.理想与爱好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E.需要和兴趣
8.主张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学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
D.道尔顿制
E.个别教学
9.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因为这不利于
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刺激
E.条件反射
10.以下属于一次文献的是( )
A.实验报告
B.文摘
C.统计报告
D.题录
E.专著
三、判断题(本题 10 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5 分)
1.课程建设和发展是国家的事情,和教师无关。( )
2.教育的魅力在于唤醒每个人未被知晓或沉睡的能力,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完全能够发
挥自己才能的幸福。( )
3.智力量的差异主要是指个体智力构成成分的差异。( )
4.教育行动研究是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主要导向的。( )
5.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不能进行惩罚。( )
6.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
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
7.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