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7月14日天津东丽区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 7 月 14 日天津东丽区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第一部分 教育综合知识 )。 B.制约作用 D.辅助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0.8 分,共 20 分)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A.主导作用 C.决定作用 2.德育的基础是( A.道德行为 C.道德意志 3.个体看到他人很悲伤时,也能体验和感受到他人悲伤的情绪。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B.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 )。 ( )。 B.情绪唤起 A.自我中心 C.同情 4.《学记》中指出,“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 D.共情 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教其失也”。这体现了个体发展的( )。 B.阶段性 A.顺序性 C.个体差异性 5.在批改语文试卷时,会有三位老师对作文进行批改。这一做法是为了保证评分的 D.不均衡性 ( )。 )。 B.效度 D.区分度 B.遗传 D.主观能动性 A.信度 C.难度 6.下列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是( A.教育 C.环境 7.进行逻辑数理运算的能力属于( A.运动技能 C.运算技能 8.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 A.集体凝聚力 C.人际关系 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 C.个别化学习 1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 B.心智技能 D.操作技能 D.课堂气氛 B.接受学习 B.课堂规范 D.掌握学习 )。 )。 )。 所创作的,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 A.《林哈德和葛笃德》 C.《教育漫话》 11.老师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 D.《普通教育学》 B.《爱弥儿》 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B.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A.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12.某学生上课害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
大可能被老师提问,于是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 学生曾受到过( A.正强化 C.正惩罚 13.王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练习法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这最能体现教学的 )。 B.负强化 D.负惩罚 ( )。 A.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14.刘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实物或者直观教具来使学生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B.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 )。 A.参观法 C.演示法 15.一些公益广告经常请在一定领域内非常有影响力的明星参与。从班杜拉的理论来看, B.讨论法 D.实验法 这种做法注重了观察学习中的( )。 B.动机过程 A.动作再现过程 C.注意过程 16.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但却在做其他事情时候突然想到了解决这 D.保持过程 个问题的办法。这种现象被称为( )。 B.定势 D.灵感 A.酝酿效应 C.功能固着 17.行为主义理论所强调的在人类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学习 C.良心 18.某班主任在与小丽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B.道德 D.本能 )。 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你的成绩会不断提高。”这属于( )。 A.配置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19.学生通过学习“0 和正整数”的概念,又学习了“负数”的概念,重新认识了“数” B.形成性评价 D.签定性评价 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并列组合学习 C.相关类属学习 20.福勒认为,当教师较多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和领导怎样看我”时,他此 B.上位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阶段。 A.关注生存 C.关注情景 21.迁移在心理学上也称学习迁移或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下 B.关往成就 D.关注自我发展 列哪种现象属于迁移?( ) )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B.照本宣科 D.上行下效 A.望梅止渴 C.触类旁通 22.( A.迁移 C.应用 23.小学生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 A.社会生活 B.巩固 D.理解 B.家庭生活 )中发展起来的。
C.师生交往 24.班主任王老师对上课迟到的小华立即进行了惩罚,近期小华就没有迟到,一段时间 D.集体生活 后,小华仍旧开始上课迟到。从斯金纳的观点来看,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 )。 B.惩罚的时机不对 A.施加的厌恶刺激不得当 C.惩罚对行为塑造是没有效果的 25.关于我国的新课程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B.课程改革从实质上讲,就是课程的系统化问题 C.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D.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D.惩罚只能抑制行为 )。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26.知觉的特性包括( A.选择性 C.理解性 27.某学生想采用启发式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难题。下列他可以采用的启发式的方法有 B.整体性 D.恒常性 )。 ( )。 B.手段目的分析法 A.爬山法 C.算法 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我国现阶段教师的权利做出的具体规定,教师享 D.逆向反推法 有的权利有( )。 )。 )。 B.树立良好的榜样 ) B.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B.民主管理权 D.管理学生权 B.实验法 D.谈话法 A.获取报酬待遇权 C.进修培养权 29.下列选项中,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演示法 C.讲授法 30.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属于( A.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 C.综合活动 31.下列哪些方法属于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A.有效的说服 C.利用群体约定 3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A.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和变化性 C.劳动方式是复杂的 3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表现为( A.教育促进个体现代化 C.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 34.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 A.能力类型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35.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包括( A.了解和研究社会制度 C.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B.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D.特殊能力的差异 )。 B.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 D.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B.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 D.教育促进个体差异化 B.劳动目标和任务是复杂的 D.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D.劳动途径的个体化 )。 )。 )。
第二部分 学科专业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 1.为了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幸福的童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和 )是儿童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有责任为儿童实现这项权 《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提出,( 利积极创造条件。 A.受教育 C.被关爱 2.我们不应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 B.游戏 D.被平等对待 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这体现了幼小衔接 T 作中( )的指导思想。 A.长期而非突击性 C.整体性 3.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 B.终身性 D.多样性 )的控制 之下。 B.保育员 A.教育者 C.园长 4.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类型来分,幼儿园环境可分为游戏活动环境、学习活动 D.社会 环境和( )。 B.文化心理环境 D.生活活动环境 A.交往环境 C.语言环境 5.皮亚杰认为,真正的有规则游戏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6.弗洛伊德认为,在生殖器期,儿童的“超我”通过( A.内化作用 C.自居作用 7.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 B.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B.同化作用 D.观察学习 )发展起来。 )。 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 )。 )。 B.专制型 D.白由型 B.方位知觉 D.观点采择能力 A.放纵型 C.民主型 8.“三山实验”考察的是儿童的( A.自我概念 C.守恒概念 9.幼儿教师在教授动作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A.幼儿好模仿 B.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 C.幼儿对左右辨别不清 D.使幼儿看得更清楚 10.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即( A.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公共教育 B.学前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C.学前家庭教育和托幼机构教育 D.学前社区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11.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儿童的遗传素质 B.家长的文化素养 )。 )。
)。 B.张雪门 D.晏阳初 D.学校的教育方式 C.儿童的早期经验 12.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C.陈鹤琴 13.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是( A.数、形、词 C.音、体、美 14.提倡教育要适合孩子的“敏感期”的教育家是( A.蒙台梭利 C.福禄贝尔 15.人们描述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 B.读、写、算 D.语、数、外 B.卢梭 D.维果斯基 )。 )。 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 )的特点。 A.权威构建 C.精神生产 16.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象它是 B.教育效果长期性 D.多重角色 )。 )。 )。 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B.有意想象 D.幻想 )。 )较差。 B.分配性 D.持续性 B.幼儿园现有条件为阈限 D.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为基础 A.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17.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这说明幼儿注意的( A.稳定性 C.广度 18.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应该以( A.幼儿家长要求为导向 C.教师的个人经验和教材为基础 19.幼儿对语法的意识( A.从 3 岁开始明显出现 C.从 5 岁开始明显出现 20.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动机往往是( A.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不一致的 B.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 C.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 D.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不一致的 21.幼儿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是(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C.白发性微笑的出现 22.公办幼儿园教师赵某多次申报职称未果,便认为是幼儿园领导故意为难她。此后, 赵某经常迟到、早退,不好好上课。园长对其批评教育之后,赵某仍我行我素,幼儿园遂上 报教育主管部门将其解聘。该幼儿园的做法( B.从 4 岁开始明显出现 D.从 6 岁开始明显出现 B.有差别微笑的出现 D.无差别微笑的出现 )。 )。 A.正确,还应当追究赵某的民事责任 B.不正确,侵犯了赵某的教育教学权 C.不正确,事业单位的人员不能解聘 D.正确,赵某的行为给教学造成了损失 23.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 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 )。
B.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 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 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白已的一切行为 24.下列行为侵犯了幼儿肖像权的是( A.照相馆经过玲玲父母的同意,将玲玲的照片摆在橱窗里 B.由于对强强的不满,明明将强强的照片当作投掷的把子 C.幼儿园网站刊登了伟伟在幼儿园运动会上的比赛照片 D.小红表现优异,幼儿园将其照片贴在好学生宣传榜上 25.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相关规定,下列 )。 有关学前教育发展任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着力保证留守儿童人园,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B.到 2020 年,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C.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办为辅的办园体制 D.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人制度 二、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26.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气质有重要联系。 27.皮 亚杰 将儿 童 的道 德水 平 分为 前道 德阶 段 、他 律道 德 阶段 、自 律 道德 阶段 。 ( ) ( ) 28.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 29.成人短时记忆容量为 7+2 个信息单位,而 7 岁前的儿童可以达到这一标准。 ( 30.幼儿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包括先后四个过程:理解性别、获得性别角色标准、取得性 ( ) 别角色认同、形成性别偏爱。 ( ) 31. 0—3 岁是幼儿学习口语的最佳时期。 32.席勒认为,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是种本能的练习活动。 ( 33.婴幼儿小肌肉动觉准确性的发展比大肌肉动觉要早一些。 34.幼儿美育属于专业的学习,培养了幼儿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 ) ) ( ) ( ) 35.成人应留心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同时,应尽可能地通幼儿的自言白语去观察并且了 解他们、帮助他们,使其发展成为真正的外部语言。 ( ) 三、简答题(共 3 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1.简述幼儿智育的内容。 2.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内容。 3.简述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四、论述题(共 1 题,共 8 分) 试分析游戏活动中,儿童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共 1 题,共 12 分) 莉莉是一名活泼爱笑、乖巧懂事的六岁小女孩儿。她平时总是像个大姐姐一样照顾其他 的小朋友,并积极配合老师的活动,很少有看到她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不愉快,经常还有小朋 友主动找她玩。在平时的生活中,莉莉的父母还邀请莉莉的同学去家里做客或者周末叫上邻 居小朋友去游玩,所以莉莉一直受到老师和小朋友们的欢迎。 在一次活动课上,中班的阳阳又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了。这次又是因为和其他小朋友 抢玩具,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偏偏要抢方方小朋友手里的“变形金刚”,因为他觉得拿 着这个“变形金刚”,其他小朋友就会找他玩耍。老师每次看到阳阳抢小朋友的玩具,都会 让阳阳“面壁思过”,而惩罚之后,阳阳类似的行为并没有较少。
问题: (1)结合上述案例中莉莉和阳阳的表现,分析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6 分) (2)结合相关教育理论,谈谈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作用。(6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