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江苏河海大学管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20 分)
1.任务管理制
2.韦伯理性
3.计划职能
4.知识管理
5.公司文化
二、简答题(30 分)
1.简述梅奥关于“社会人”的基本观点并举例说明。
2.简述西蒙对决策过程与决策准则的解释。
3.德鲁克所认为管理三项基本职能是什么?解释含义。
4.简要分析流程再造的含义及其基本动因。
5.解释儒家治国模式的主要内容。
三、阅读理解(30 分)
“对人的管理”的含义,就是管理主题对社会系统施加有科学根据的影响,或者说是管
理主体对人们的集体施加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以组织协调人们的活动。什么是有科学根
据的影响呢?社会管理理论认为,就是社会管理主体对社会系统所施加的影响必须符合以下
三点要求:第一,与反映社会进步的规律相符。第二,影响必须建立在特殊的规律性之上,
这些规律性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管理原则、原理,他们经常表现为各种法规、制度。第三,
由于客观规律与规律性过于抽象,单凭这种抽象的东西还不能保障对社会系统施加有科学依
据的影响,所以管理过程中还需要选择适宜的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由此,所谓“有科学
根据的影响”,或者说“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在前苏联、东欧学者那里已变成如下三步演
进:
符合社会进步的规律—符合管理的规律性(管理原则、原理)—选择事实影响的适宜的
方法、技术和手段。
阅读上文并回答问题:
以一个企业为例,说明该企业的管理中使用着“有科学根据的影响”之手段。其中特别
要求说明这种影响所反映的社会进步规律,所遵循的管理原则、原理;所使用的管理方法和
技术。
四、案例分析(30 分)
一位分公司经理最近听了一个目标管理的讲座,他的热情当场就被激发出来,讲座加深
了他对于目标管理的认识。最后他决定,在下一次员工会议上介绍这个概念并观察能有什么
进展。
他细述了这种方法的理论发展情况,列举了在公司使用它的好处,并且要求他的下属考
虑吸纳引入它的建议。
事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在员工会议上,与会者提出了很多问题。财务主任问
道:“你是否有总裁分派给你的明年分公司的目标”?
“不,我没有,”分公司经理答道,“但我一直在等总裁办公室告诉我他们期望我做什
么,不过他们显得若无其事”。
“那分公司要做什么呢?”生产主任问道,他不希望限制下属的活动。
“我打算列出我对分公司的期望,”这问分公司经理说,“这没有什么可保密的,我希
望销售额达到 3000 万元,税前利润率人达到 8%,投资收益率为 15%,那个正在进行的项目
在 6 月 30 号之前投产。我以后还会列出一些明确的指标来选拔我们未来的管理人员:我们
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XZ 型的开发;雇员的流动性要保持在 5%”。
与会人员面对他们上级考虑之后提出的这些可考核性目标,对他如此明确和自信的陈述
有点目瞪口呆。他们也对他要求实现这些目标的开诚布公感到惊奇。
“下个月,我要求你们每个人把这些目标转换成各自的可考核目标。显然,这些目标对
财务、营销、生产、工程和行政工作来说是不同的。不管你们如何陈述这些目标,我希望它
们合在一起就能实现分公司的目标”。
请分析案例并回答:
1.当公司总裁没有指派目标时,分公司经理还能够制定可考核的目的或目标吗?怎样制
定?你认为对分公司经理来说,总公司可以给予的重要信息或帮助是什么?
2.由这位分公司经理制定的目标是否是最佳的方式?换了你,你会怎样做?
五、综述题(40 分)
1.对于在中国经营的企业来说,为什么说“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对指导管理必不可少?请举出借助这两种管理知识进行综合创新的实际例子。
2.讨论中国古代法家主张的“以法而治”与当今政府的“依法而治”的主要差异。对于
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把“法”理解成一种强制性的规范,那么“依法而治”与“以法而治”
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和怎样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