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SSI)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 学会数字电路的故障查找与调试方法。
二、实验任务及要求
设计一个具有四个用户的呼叫显示系统。
要求用四个开关的输出分别模拟用户的输出信号,优先权按用户编码依次递
减,即 1 号的优先权最高,4 号最低。用数码管显示呼叫用户的编码数字,无用
户呼叫时显示“0”。若同时有几个用户呼叫时,则显示优先权最高的用户编码,
并用蜂鸣器声响提示有用户呼叫。
三、实验原理
1.器件要求:
本次实验需要用到 2 个 74LS00D,2 个 74LS20D,1 个 7447N 译码器,1 个
七段字符显示器和一个蜂鸣器。其中 74LS00D 是四 2 输入与非门;74LS20D 为
双 4 输入与非门;7447N 是显示译码器,用于连接七段字符显示器;而字符显示
器用来显示不同的字符;蜂鸣器用来发出声响提示有用户呼叫。
实验器材
74LS20D
74LS00D
显示译码器 7447N
七段字符显示器
蜂鸣器
件数
2
2
1
1
1
其中 74LS20D,74LS00D 的原理图分别如下图所示:
2.设计方法:
该组合电路的设计方法,是根据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来设计组合电路,然
后对比给出的允许使用器件,对表达式进行相应的变形得到最终实验的组合电路。
四、实验电路
1. 划分实验电路结构
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4 线 3 线优先编码器的设计,第二部分
是 7447N 译码器与七段字符显示器的设计,第三部分是蜂鸣器的设计。
2.列出真值表
A2
A3
0
0
X
X
X
X
1
X
1
0
3.由真值表以及给出的允许使用器件得出最终的表达式
Y2
0
0
0
0
1
Y1
0
0
1
1
0
A1
0
X
1
0
0
A0
0
1
0
0
0
Y0
0
1
0
1
0
Y(蜂鸣器)
0
1
1
1
1
Y2= A0’A1’A2’A3=((A0’A1’A2’A3)’)’
Y1=A0’A1+A0’A1’A2=((A0’A1)’*(A0’A1’A2)’)’
Y0=A0+A0’A1’A2=((A0)’*(A0’A1’A2)’)’
Y(蜂鸣器)= A0’A1’A2’A3’ =((A0’A1’A2’A3’)’)’
4. 优先编码器和蜂鸣器的逻辑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5.用小规模集成器件仿真
1).工作原理
信号通过 4 线-3 线优先编码器将 A0,A1,A2,A3 的组合信号编译成五个三位二
进制数信号(Y2 Y1 Y0):000、001、010、011、100;然后 7447 显示译码器将
这四个信号翻译成七段数码管对应的管脚信号 Ya 到 Yg,最后七段数码管将这五
个三位二进制数信号翻译成的信号显示成 0、1、2、3、4
2).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五、总结调试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设计总结:
1)译码器 7447N 的输入端有四个,但实际需要的只要 A,B,C 三个输入端。因此
可以采用 4 线 3 线优先编码器,但由于实验室没有优先编码器,故需要用 74LS20
和 74LS00 来设计出一个优先编码器。
2)在最开始选择器件时,发现可选择的器件与自己得出的表达式中的关系式不同。
所以就通过对表达式进行变形向目标器件靠近。
3)实验中给定的器材没有非门,所以只好用 74LS00D,即四 2 输入与非门来做非
门。解决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两个输入端口都接输入信号;第二种是将与非
门的一个输入端接在高电平上,另一个接上输入信号。但考虑到实际接线过程中,
若直接接在电源上会导致线路过于复杂,因此选择了第一种接法。
2.调试总结:
在开始做实验之前我吸取了上学期做实验的经验,这次我先把导线都测试了
一下,确保不在这样的小问题上出差错影响后面的实验进度。然后我在接线的时
候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一开始做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就忘了哪些
端口是接过了的,哪些还没有。最后只能重新再接一遍。浪费了很多时间。后面,
我用铅笔把原理图上接过的线一条条的标记,从而连好了线。
六、思考题
1. 可采用何种中规模数字逻辑器件实现多用户呼叫显示?画出逻辑电路图并
说明原理。
答:可以采用中规模集成器件 74HC148 来完成优先编码该部分的设计。
当用户 A0-A3 按下信号时,相当于下图中的输入信号接地(低电平有效)。
巧用 74HC148 的优先编码器的原理,将输入信号分别接入 I6,I5,I4,I3 中,则输出
的 信 号 就 和 小 规 模 制 成 的 优 先 编 码 器 功 能 一 样 , y0,y1,y2 分 别 输 出
001,010,011,100。而要实现多用户的呼叫显示,则只需要将多片 74HC148 依据下
图方式连接即可。
下图为四用户呼叫的仿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