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STM32 的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
陈 凯,王 辉,张良钰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西安 710000)
摘要 :随着国内不断深入绿色环保能源理念,电动汽车由于具备零排放、污染小、应用成本低、维护方便等特点将成为以后汽车
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充电桩分布和设计存在的问题对电动汽车的续航可靠性造成影响,严重限制着电动汽车发展。
因此,优化电动汽车充电桩设计十分必要。STM32 是 ARM Cortex—M0 处理器内核,应用过程中功耗较低,基于 STM32 设计智能充
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充电桩智能的充电控制能力实施优化处理。本文简要介绍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整
体结构框架,对相应的系统功能指标进行一定的分析,建立基于 STM32 的嵌入式开发环境,实现系统集成设计与硬件电路模块化。
关键词 :智能充电桩 ;嵌入式 ;控制系统
doi :10.3969/J.ISSN.1672-7274.2019.02.027
中图分类号 :TP273 ;U491.8
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码 :1672-7274(2019)02-0050-01
1 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结构组成及器件选
择
1.1 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结构组成
在设计以嵌入式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设
计首阶段,需要先对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进行描述以及对系统的
功能指标进行分析,主要可以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
其中控制系统的核心主要有主控模块,充电信号、电源设计、嵌
入式智能控制电路组成充电桩的充电智能控制的信号检测模块。
另外,还有充电信号调理电路、AD 控制电路、同步时钟设计、
ARM 主控电路板等一些系统硬件设计。
1.2 嵌入式 STM32 开发环境的建立与器件选择
本 系 统 设 计 的 控 制 系 统 的 主 控 制 器 为 ST 超 低 功 耗 ARM
CortexTM-MO 微控制器,平台为 Linux2.6.32 内核,智能充电桩的
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应用16 位和8 位微控制器,应用交叉
编译环境进行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开发。
Linux 系统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在文件经过编译处理后,
会传输到 windows 系统中,会有一个标准 PC 环境的模拟出现在
智能充电桩的嵌入式控制应用程序中,从而对各种编译器编译出
的二进制代码进行 GCC 编译。应用两个 32kb 的 SRAM 的 Bank
作为 AD 采集模块的数据储存器,通过 AD 采集芯片实现模数转
换,最终交由主控系统实现后级的数字处理。
2 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硬件设计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主要有 RTC 模块电路设计、显示模块、
智能充电桩传感器模块、时钟电路、复位电路、STM32 主控系统
模块等。其中对电动车充电信息和数据的采样检测主要由智能充
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模块负责,主要是通过看门狗复位
和低电压复位实现信号传感器的构建,对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
信息的检测,另外,外部一些连接电路和接口如下图所示 :
信息,信号调理 LCD 控制器主要是应用 S3C2440A ARM9 芯片,
为确保系统电路的稳定性,避免采样精度和控制精度受到晶振内
部振荡信号的影响,应用完整的 RGB 数据信号输出模型。
时钟电路设计实现数字信息的基础,设计图如下所示 :
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信息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主控模板技术
参数如下图所示 :
2.2 软件开发
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主控电路设计如下如所示 :
主要程序为 :
DMAx_X_COUNT gpio_setpin(process management_GPF(0),
1);
DMA0_X_MODIFY delay(5);
DMAO_Y_MODIFY_setpin(S3C2410_GPF(0),0);
3 结束语
基于 STM32 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充电
控制能力的优化,本文通过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实现了总
体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具备较高的控制信息调制和解调能力,具
备良好的控制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张晓军,谢辉迪,许剑锐等 . 基于 STM32 的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设
计 [J]. 电子测量技术,2017,40(2):144-148.
RTC 模块电路主要放大、滤波、检测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
50
技术Special TechnologyDIGITCW专题DIGITCW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