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四川宜宾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A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运用 (共 12 题;共 32 分)
1. (2 分) 几号小鱼头上 e 读的是二声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分)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农厉 模仿 原子核
B . 痕迹 悲残 瞧不起
C . 混乱 撤唤 恨不得
D . 否则 卧室 暖洋洋
3. (2 分) 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
(1) 下句子中下划线字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gān
gà)-——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
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B . 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zhuó)》中小站娘趟(shàng)鞋底,鞋
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
C .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lái
yīn)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D .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táo
zuì)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2) 下列句子中下划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永远不变的方法。
B . 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C .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
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D .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3) 下列句子中下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伯牙善(好)鼓琴。
B . 以为世无足(值得)复为鼓琴者
C . 所宝(珍藏)以百数。
D . 处士笑而然(认为…对)之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B . 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
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C . 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
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D . 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
保留着。
(5)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战国末期道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吕不韦集合门客们编撰而成。
B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C . 贝多芬,德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D . 京剧艺术强调真实,道具不能虚拟。
4. (2 分) 下面词语中只有一个搭配不当,把它选出来(
)。
A . 吩咐明白
B . 疾病严重
C . 瘦弱的声音
D . 垂下的手
5. (5 分) 给《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断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6. (2 分)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姑娘得到一罐清亮新鲜的水,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她一口也没有喝,而是将水罐交给了妈妈。这
说明她对妈妈的关心、爱护胜过对自己的关爱。
B . 病重的妈妈那么需要水,却把水又递给小姑娘。这是一种崇高的母爱,是人类至真至美之情。
C . 小姑娘在自己干渴难忍的时候,把水递给了一位讨水喝的过路人,说明小姑娘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这是爱
的升华。
D .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让小狗舔喝,说明她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7. (2 分)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诸葛亮——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
B .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水浒传》)
C . 格列佛——游历飞岛国(《格列佛游记》)
D . 猪八戒——大战二郎神(《西游记》)
8. (5 分)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活泼可爱
②色彩斑斓
9. (2 分) 俗语精练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若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句俗语,选择
正确的一组是(
)
俗语中的“一”字具有特殊的韵味。“________”,是生活的哲理;“________”,告诫人们做比说好;“________”,
形象地说明了团结的力量;而“_________”,则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无论物质文明发展到如何繁荣的地步,勤劳、
节俭,永远都应该是我们要保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①一千个嘴把式,顶不上一个手把式
②一个巴掌拍不响
③一根红线两支花,勤劳节俭不分家
④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竖不起梁
A . ④①②③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①②④③
10. (2 分) 缩句
①酸枣树的尖刺儿几乎在每人身上都留下过伤痕。 ②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
11. (2 分) 对诗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迟日江山丽”中的“丽”字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
B . 由“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可知,作者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物。
C .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两句诗表明诗人沿着“来时路”返回,还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12. (4 分) 课文回顾。
(1) 在第二单元中,我们认识了善解人意的列宁,________的高尔基,________的李四光和________的宋庆
龄。从一些平凡的小事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________。
(2) 《盘古开天辟地》这个故事来自古代神话小说集《山海经》。除此之外,《________》、《________》也是
来自于这本故事集。这些故事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 (共 3 题;共 20 分)
13. (9 分) 课外阅读
太阳哇哇
天 上的太阳娃娃喜欢吹白云玩。
瞧,她把嘴巴鼓得(圆圆 园园)的,朝着身边的云吹呀,吹呀,吹出了一对长
(cháng zhǎng)耳朵,一条短尾巴,一个胖肚子,一个圆脑瓜。哈,她把那朵白云改成一只小白兔啦!
太阳哇哇一边在天上跑,一边吹,把这朵白云吹成荷花,把那朵白云吹成白雪公主……它越吹越开心,一不小
心把一朵白云吹进海里去了,自己也一起滚进了大海中。
啊,她在海里把(那 哪)朵白云吹成了一朵漂(piào piāo)亮的白浪花。
(1)
括号中正确的读音或词分别是什么?
(圆圆 园园)________ 长(cháng zhǎng) ________
(那 哪)________
漂(piào piāo)________
(2)
太阳娃娃喜欢吹白云,她把白云吹成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
“漂亮”的同义词是________ ,反义词是________。
14. (7 分) 课外阅读。
零点降生的女孩
①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在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村子
里就有一个零点降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人们一说起她,就要谈到
她的零点降生之兆。她成了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②你知道,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怎么好,所以我从懂事起对自己就没有信心。村里那个幸福女孩更让我
相信:生死由命,成败在天。上天既然已经安排好了你的命运,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我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在天然
惰性的驱使下,整日无所事事,随波逐流,任凭母亲怎么劝说也不回头。一次,母亲被我气极了,忍不住狠狠责骂了我
一顿,我居然蛮不讲理地顶撞她:“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点?那样我就有福气了,还用你操这么多心!”
③母亲怔住了。
④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轻轻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这
些年妈一直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你太浮气,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不过,你要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
生下来什么都有的。天上掉不下白面馍,咱村的那个女孩要是不学好,现在也不会是这样子。你要是不努力,将来照
样没出息。”
⑤我哭了。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自暴自弃。那一夜,我没有睡。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吝惜自己的心
血和汗水,决不辜负自己零点降生的这份幸运。
⑥8 年之后,我考上了大学。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这时我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了。临走的
那一天,恰好是我二十岁生日,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郑重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不是零点生的。”
⑦我吃惊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在说什么。我早已不在乎零点不零点的事了,可她却还一直放在心上。也
许只有母亲才会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⑧“我不过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才那样说的。”母亲解释的神态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愧疚而不安。我的眼
前忽然浮现出 8 年前的那个夜晚,耳边也一字字地响起了母亲当初的话语。我忍不住泪如泉涌。其实愧疚不安的应
当是我,不是吗?
⑨从那一刻起,我彻底觉悟了:如果一个人只惰于听从上天的安排而忽略了自身的力量,是多么愚蠢。无论什么
时候,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听天由命。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天会
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自己为自己创造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福之泉。
(1)
从文中看,“母亲”有两个方面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
作者写本文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原文词句作答。
(3)
为什么说愧疚不安的是我?“母亲怔住了”,为什么怔住了?
(4)
试着根据故事的主旨写出有关的名句和警句(自己编写的也行)。
15. (4 分) 重温课文经典,完成练习。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
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 解释划线的字。
①其人弗能应也。 弗:________
应:________
②誉之曰
誉:________
曰:________
(2)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________。这句应读出________的语气。
(3) 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
三、 写作 (共 1 题;共 5 分)
16. (5 分) 题目:给
的一封信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注意书信格式要正确。③要表达真情实感。
一、 积累运用 (共 12 题;共 32 分)
参考答案
1-1、
2-1、
3-1、
3-2、
3-3、
3-4、
3-5、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