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小升初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注释:①淮(huái)上:扬州。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③杨柳:“柳”
(二)外婆的“庄稼话”(16分)
2021 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小升初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 100 分钟完卷) 等级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7 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 分) qiè ér bù shě quē fá 通过他( 锲 而 不 舍 )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原本( 缺 乏 )的证据,合理地 jiě shì fǎ tíng fěn suì ( 解 释 )了事件发展的始末,在( 法 庭 )上当即( 粉 碎 )了对方的阴谋。 二、选择题(20 分) 1.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亲戚.(qī) 剥.削(bō) 奄.(yān)奄一息 B.吞噬.(shì) 分.外(fèn) 挑剔.(tī) C.哀悼.(dào) 鲁滨逊.(xùn) 惊惶.(huǎng) D.呜咽.(yè) 坚劲.(jìn) 蒸融. (róng) 2.“颡(sǎng)”的意思可能与什么有关?( D ) A.桑叶 B.嗓音 C.书页 D.头部 3.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恐俱 明媚 局势 C.单调 疑问 会意 B.荒凉 沸滕 利益 D.倾覆 空虑 寂莫 4.下列带点四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纳粹元凶终被制裁,真是死得其所....。 B.事到如今,我们做什么都无济于事....了。 C.看到这样的情景,她不禁声泪俱下....。 D.他喜欢小狗,无独有偶....,我也喜欢。 5.下列对古诗文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A.纤纤擢素手 素:朴素。 B 轻烟散入五侯家 五侯: 权贵豪门。 C.粉骨碎身浑不怕 浑:浑浊。 D.我以日初出远 以:以为。 6.与其他描写春的诗句表达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D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下列与课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 ) D.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A.即兴发言要先根据场合、对象、气氛等,提前快速打好“腹稿”,再用自然的语气,大方 的态度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逐条讲出来。
B.《骑鹅旅行记》是一部自传体童话,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意外骑在一只雄 鹅背上,跟着一群野鹅开启了一场神奇的旅行的故事。 C.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根据观点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辩论时只要证明自己的观点, 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 D.《两小儿辩日》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热,什么时候冷的问题,讲述了两个孩子辩斗的理由, 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做出判断。 8.对下面这段话概括准确的是( C ) 现在的原生家庭论很流行,很多人把自己性格上的种种缺陷都归咎于家庭。这个认识大体不 错。但是,他们忽略了自我塑造的可能性。自我塑造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读书。通过读书来 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由此来改变人格。曾国藩曾说,唯读书能改变气质。这很有道理。读 书,特别是读好书,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脾气。爱读书的人,性格一般都比较沉静。 当然,也有少数是例外。 A.多数人性格缺陷源自于原生家庭。 B.读书可以改变认知模式。 C.读书可以塑造人格。 D.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脾气。 三、根据语境填写或按课文内容填空(6 分) 1.朱自清的“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用极其巧妙的比喻写出了日子的渺小 与消逝的迅速。 2.和智者聊天总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豁然之感。 3.全班学生在同一个老师带领下学习,可结果却不同,用《学弈》中的话来表达就是“虽与 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6+16+15=37 分) (一)淮上①与友人别 唐 郑谷 扬子江②头杨柳③春,杨花④愁杀⑤渡江人。 数声风笛⑥离亭⑦晚,君向潇湘⑧我向秦。 注释:①淮(huái)上:扬州。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 子江。③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④杨花:柳絮。⑤愁杀:愁绪满怀。 杀,形容愁的程度之深。⑥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⑦离亭:驿亭。⑧潇湘(xiāo xiāng): 指今湖南一带。 1.这是一首( B )诗。(2 分) A.咏物 B.送别 C.田园 D.边塞 2.“君向潇湘我向秦。”中的“君”指( D )(2 分) A.郑谷 B.渡江人 C.国君 D.友人
3.下列对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 分) A.一、二两句记事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 B.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 C.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D.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和友人分手时所作。 (二)外婆的“庄稼话”(16 分) 1.小时候“我”是班里出名的“野孩子”,“野”的体现不包括以下哪项( C ) A. 经常被老师请家长 B.不爱学习还到处闯祸 C. 踩着外婆的脚印穿行于豆角架 D.在三轮车后座手舞足蹈 2.文中围绕外婆的“庄稼话”写了几件事?( C ) ①不爱学习到处闯祸 ②帮外婆打理菜园 ③馋雪糕拗着外婆买 ④努力学习完成学业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第②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C ) A.交代“我”和外婆干活的时间、地点。 B.推动故事情节,为下文“我”开始跟着外婆干活作铺垫。 C.渲染儿时“我”和外婆下田干活时美好的回忆。 D.衬托“我”可以逃离学堂下田干活的愉悦心情。 4.第③段中,外婆“假装愠怒”的原因是什么?( B ) A.“我”偷了外婆的卖豆角的钱。 B.“我”趁外婆买豆角收钱找钱的空当悄悄溜走。 C.“我”从小肠胃不好却又拗着让外婆给我买雪糕。 D.“我”耍小聪明,让她先吃雪糕。 5.以下选项中,对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B ) A.外婆靠这篇菜地挣钱养育了“我”,“我”也靠外婆留给“我”的菜地养育了女儿。 B.外婆小时候带着“我”在菜地干活时说的“庄稼话”影响着“我”,而“我”也将用其影 响“我”的下一代。 C.这篇菜园子是“我”儿时的自在天地,现在也成了“我”孩子的乐园。 D.时代变迁,田园变成了城市,这片土地不仅养育了“我”,也将养育“我”的后代。 6.本文题为“外婆的‘庄稼话’”,读完文章后你认为什么是“庄稼话”?(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要点:①外婆作为农民朴实易懂的语言②外婆对“我”苦口婆心的教育,各 1 分 7.文中最后一句提到“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和蔼的外婆站在那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地中冲我微
笑的画面”,为什么要强调外婆“站在绿意盎然的菜地”中呢?(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因为外婆就是在这片菜园子里养育了“我”。(强调地点)②符合外 婆的农民形象,外婆很勤劳,才会有教育我的“庄稼话”。(强调人物形象)③小时 候“我”与外婆在这片菜园子里干活,“我”对这片菜园子充满感情。(强调情感) ④点题,强调中心主题(关注写法)) (三)完达山 1 号(15 分) 1.材料一中,“完达山 1 号”掀起的动静不包括( D ) A.吓坏村民,扰乱村民生活 B.引来媒体的关注 C.民众合力追捕 D.代表东北地区生态变好 2.材料二中,“完达山 1 号”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B ) ①人类变得傲慢 ②使老虎产生应激反应 ③使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思维瞬间 荡然无存 ④刺激老虎,伤害村民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在材料二新闻报道中,引用像“沈志军”“周海翔”等某些人物说的话作用是( B ) A.新闻报道要及时,直接引用人物说的话可提高新闻报道效率。 B.使新闻报道更加真实,且能体现新闻的客观性。 C.引用人物说的话,可以增加新闻报道语言表达的生动性。 D.强调出处,尊重被采访对象。 4.下列表述与文本内容相符的是( D ) A.“完达山 1 号”被三枪麻醉枪击倒后,被送入黑龙江省牡丹江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 B.人工饲养的老虎在面对人类时会表现出惊慌、害怕的应激反应。 C.“完达山 1 号”被送进东北虎林园是为了对其饮食、排便、吼叫等行为进行记录和观测。 D.材料四中的“必修课”指的是公共机构在面对突发事件及时对外公布并上报主管部门,并 发挥社会力量解决问题。 5.材料三中,网友们对于“完达山 1 号”的后续处理大致有几类观点,请你梳理归纳出来。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尽快放归山林,野生动物属于野外。(不留)②有研究价值,留下来改善我 国东北虎品种。(留)③可留下来研究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要放归山林。(中立)) 6.最新消息,5 月 18 日“完达山 1 号”被放归山林,网友们“老母亲”的心都放下了。在 “完达山 1 号”和浙江金钱豹“出逃”这两件社会新闻中,有人认为社会公共事件应及时、 透明地公开信息,有人认为不要随意公开,否则“吃瓜群众”容易被“带了节奏”。对此, 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信息或联系生活实际阐述你的观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结合文本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其中一种观点阐述,言之有理即得分,不论选择哪一 种观点,至少要有两个理由,一个理由 2 分。) (三)表达与交流(34 分+2 分) 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仓石。恒,就是不忘初心一笔一画 去描绘心中的愿景。请以“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3.字迹工 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 400 字。 评分参考:(不包括书写) 漏拟题目扣一分 一等(30——34 分) 事例具体,叙述过程能围绕关键词,表达真情实感;语言流畅,词汇丰富,用词准确;能正确 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字数 400 字以上。 二等(26——30 分) 事例具体,叙述过程能较好围绕关键词,表达真情实感;语言通顺、连贯,用词比较准确;能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错别字少,字数 400 字以上。 三等(22——26 分) 事例具体,有围绕关键词,写出心情,表达了一定情感;语言还通顺、连贯,病句较少;一般 能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字数 300 字以上。
四等(21 分以下) 内容简单,事例不具体,主题不突出,不能表达出自己在叙述过程的情感;语言不通顺,病句 较多;标点符号错误多;错别字较多,字数不能达到 300 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