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年四川成都成华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年四川成都成华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 案(部编版) 积累与运用 1.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整洁美观。 lǐ mào xuán yá jǔ sàng shēn yín ( ) ( ) ( ) ( pù bù xuān nào làn yòng chú fáng ( ) ( ) ( ) ( ) ) 【答案】 ①. 礼貌 ②. 悬崖 ③. 沮丧 ④. 呻吟 ⑤. 瀑布 ⑥. 喧闹 ⑦. 滥用 ⑧. 厨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字的字形,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再写出正确词语。 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笔画、笔顺,做到字迹工整,题中有一些 词较为难写也容易写错。如“貌、悬、崖、丧、滥、厨”等字容易写错。“崖”字不要写成 “涯”“崖”字山字头与山有关。“瀑”字不要丢掉三点水。“丧”字不要多加一撇。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天籁之音 惟妙惟俏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B. 笔走龙蛇 居高邻下 惊天动地 排山倒海 C. 妙笔生花 别出心裁 大步流星 暴露无遗 D. 轻歌慢舞 汹涌澎湃 自作自受 一望无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词义,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惟妙惟俏——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像。 B.居高邻下——居高临下:立足高处,俯向下边。形容不可阻挡的形势。也形容处于有利 的地位。 C.正确 D.轻歌慢舞——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3. 《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来表达诗人孤寂愁苦的心情。 ( )
4.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伯牙摔 断琴弦,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 5.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这句 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 6. 在我们需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时,可以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 ) 7. 《少年闰土》《军神》《开国大典》都是以主要人物作为文章的题目。( ) 8.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这句话中加点的词重复运用,显得多余啰嗦。( ) 【答案】3. × 4. √ 5. √ 6. √ 7. × 8. × 【解析】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 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 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这首词是辛弃疾 被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黄沙岭夜里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 声一片的情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 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故题干说法有误。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出自先秦佚名的《伯牙鼓琴》。“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伯牙摔断琴弦,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 了。选项正确。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 句中“我是……”这种结构相同、内容相近的句子连续出现了三次,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 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的学习与交流可知,在我们需要说服别人
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时,可以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题干说法正确。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体会文章的主题。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贯穿着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 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 《少年闰土》《军神》是用文章主要人物作题目,明确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开国大典》 是用文章主要事件作题目,明确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内容。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这句话用两个“只听见”作为同样的结构,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 溢、气势更为强烈。故题干说法不当。 9. 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4)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5)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 (6)《七律•长征》中,总领全诗,开门见山赞美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旧时茅店社林边 ②. 万紫千红总是春 ③. 一水护田将绿绕 ④. 千里莺啼绿映红 ⑤. 不可以尺寸与人 ⑥. 红军不怕远征难 ⑦. 万水千山只等 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诗歌默写、名言警句。 完成诗歌默写不难,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本句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前四句就是单纯的抒写当时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 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2)本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全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 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意思是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 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3)本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全文: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前两句写杨家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自然 环境。本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 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4)本句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全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 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 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 了。 (5)“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这是李纲的爱国名言,意思是老祖宗留下 的领土,应当誓死守护,一分一毫也不能让与他人。 (6)考查的诗歌是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全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 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五岭山脉绵 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 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 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欣喜的是 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故开门见山赞美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 千山只等闲。” 阅读与理解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 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0. 上面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作者是俄国的_______________。 11. 上文在描写人物时主要运用了( A. 动作描写 写 B. 外貌描写 )的方法。 C. 心理描写 D. 语言描 12. 从上文对桑娜的描写中,你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①. 穷人 ②. 列夫•托尔斯泰 11. C 12. 桑娜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还去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由此可见她 是一个充满同情心,心地善良的人。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 语段选自课文《穷人》,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本文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 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沙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 的善良。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手法的理解。 阅读句子“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 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 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可知,上文在描写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阅读“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 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 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可知,从对桑娜的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在自家十分艰难 贫穷的情况下,还去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由此可见她是一个充满同情心,心地 善良的人。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3. 观察以上公交站牌,首班车发车较早的是_______路公交车,停靠站点较多的是_______ 路公交车。 14. 如果想换乘快速公交,可以坐______路公交车;如果想换乘地铁,可以坐_______路公 交车。 15. 小红家住厂北路附近,她想周六早上 8 点以前赶到金沙博物馆去参观,她怎样乘车比较 合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①. 113 ②. 108 14. ①. 113 ②. 108 15. 她在厂北路站坐 108 路公交车,到二仙桥站换乘地铁到金沙博物馆,较为合适。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图片,深刻理 解图片内容,学会从图片提取信息。 从公交站牌上:113 发车时间:06:30;108 发车时间:07:00; 以及每路公交车,停靠的站点数量; 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图片,深刻理 解图片内容,学会从图片提取信息。 从公交站牌上:每路公交车,途径的“快速公交”标志或“地铁”标志; 我们也可以较易地找到答案。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图片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图片,深刻理解图 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可知,小红想周六早上 8 点以前赶到金沙博物馆去参观,需要选择时间较短的乘车 路线,而她在厂北路站坐 108 路公交车,到二仙桥站换乘地铁到金沙博物馆,是最为合适的 乘车路线。 阅读。 什么是人工智能呢 ①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是在计算机辅助下模拟、延伸甚至拓展人类智能的一种 技术。人的智能主要由大脑掌握,人工智能则由电脑控制。 ②人工智能可回溯到 20 世纪 30 年代。1936 年,英国数学家图灵认为一个认知过程可 被分解为多个单独的过程,这些过程可由特定算法来表示。图灵的这一思想奠定了人工智能 的理论基础。1956 年夏,在美国召开的学术会议上,科学家表示,人的多种智能行为(比 如学习)可被机器模拟;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麦卡锡还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标志着 该领域的正式诞生。 ③20 世纪 90 年代,IBM 公司开发出人工智能国际象棋计算机“深蓝”,它在象棋比赛 中成功战胜人类世界冠军。2017 年,由谷歌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围棋计算机“阿尔法狗”4: 1 击败前世界围棋职业九段李世石,在围棋领域做到了超越人类的智能。“阿尔法狗”是凭 什么战胜世界冠军的呢?这得益于两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人工智能专家会把大
量已有的围棋对局提供给“阿尔法狗”,“阿尔法狗”对大量围棋棋局进行分析,解读棋局 中每一步棋的利弊,并判断当前局面获胜的概率,从而对这些棋局的各种对弈策略和方法了 如指掌、烂熟于心。这个学习的过程叫深度学习。在此基础上,“阿尔法狗”还要进行至少 3000 万步的自我强化训练,自己与自己对弈,以获得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阿尔 法狗”能轻松击败人类的围棋世界冠军。 ④这样的学习方式同样适用于医学领域。比如,科学家把近 13 万张涵盖 2000 多种皮肤 病的临床图片存储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然后让其对这些临床图片进行分析。人工智能系统通 过深度学习掌握各种皮肤病的典型特征,也能迅速成为皮肤科“专家”。21 世纪以来,随 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收集,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商业通过 人工智能分析用户的消费记录并推送用户喜欢的商品:警察利用智能摄像机,发现、定位、 跟踪犯罪嫌疑人,执行精确和迅速的抓捕。人工智能教室、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无人汽 车驾驶,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融入我们的生活。 (选文有改动) 16. 上文说明的主要对象是( ) A. 人类智能 B. 阿尔法狗 C. 深蓝 D. 人工智 能 17. 根据上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工智能主要由人的大脑控制。 B. 人工智能只能运用于医学领域。 C. 科学家麦卡锡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标志着该领域的正式诞生。 18. “阿尔法狗”是凭什么战胜世界冠军的?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上文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说说人工智能未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至少写 2 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 D 17. C 18. “阿尔法狗”对大量围棋棋局进行分析,进行“深度学习”,对对弈策略和方法了如指 掌、烂熟于心;它还进行自我强化训练,自己与自己对弈,进行“强化学习”,以此来获得 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凭借着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战胜了世界冠军。 19. 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20. ①星期天,阳光明媚,我想带父母去古镇游玩。人工智能机器人小方立即策划了最佳出 行路线。20 分钟后,乘坐无人驾驶的小轿车来到古镇,小方还根据我们的喜好,向我们推 荐了很多美食。②早上,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圆叫醒我起床,还贴心地为我准备好了营养丰盛 的早餐,送我出门后,他认真仔细的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家里整洁又干净。
【解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对象。 阅读全文,结合标题,锁定关键词“人工智能”,即本文的说明对象。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①自然段的“人的智能主要由大脑掌握,人工智能则由电脑控制。”这句话,可知 A 选项错误;第④自然段的“21 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收集,人工智能已 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句话,可知 B 选项错误。根据第②自然段“美国计算机 科学家麦卡锡还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标志着该领域的正式诞生。”可知 C 选项正 确。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 解答这道题,锁定在第③自然段。从“‘阿尔法狗’是凭什么战胜世界冠军的呢?这得益于 两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人工智能专家会把大量已有的围棋对局提供给‘阿尔 法狗’,‘阿尔法狗’对大量围棋棋局进行分析,解读棋局中每一步棋的利弊,并判断当前 局面获胜的概率,从而对这些棋局的各种对弈策略和方法了如指掌、烂熟于心。这个学习的 过程叫深度学习。在此基础上,‘阿尔法狗’还要进行至少 3000 万步的自我强化训练,自 己与自己对弈,以获得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阿尔法狗’能轻松击败人类的围棋世 界冠军。”这段文字中,找到答题点,围绕“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加以概述即可。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 由画线句子中“近 13 万张”、“2000 多种”可知,这句话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其作用 是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结合本文介绍的“人工智能”的特点,联系日常生活,发挥想象,描绘出来即可,注意突出 人工智能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阅读。 ①这是一桩发生在童年的小事。 爸爸的手指 ②我的老爸爸也许早把它忘记了,然而,它在我长长的一生里,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③那年,我九岁。 ④一日,我坐在大厅里的一张桌子上练习大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