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广东暨南大学中医学概论考研真题A卷.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广东暨南大学中医学概论考研真题 A 卷 学科、专业名称: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中西医结合临床(100602) 考试科目名称:中医学概论(科目代码 726)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 同病异治 2. 天癸 3. 体质 4. 正治 5. 阴阳格拒 6. 盗汗 7. 郑声 8. 相兼脉 9. 主诉 10. 既往史 11. 喘脱 12. 怔忡 13. 中经络 14. 不寐 15. 噎膈 二、单项选择题(在 4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每题 2 分,共 90 分) 1.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战国至秦汉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2. 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攻下派”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李杲 C. 朱震亨 D.张从正 3. 按照《素问·金匮真言论》的脏腑阴阳属性划分,以下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 A.心 B.脾 C.肝 D.肾 4. 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 ) A.饮食 B.瘀血 C.六淫 D.七情
5. 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 A.肾 B.肝 C.脾 D.肺 6. 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 ) A.失血伤津 B.失血伤气 C.失血伤营 D.失血伤精 7. 六腑之中,具有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功能的是( ) A.胃 B.大肠 C.小肠 D.三焦 8. 肾在液为( ) A.汗 B.泪 C.唾 D.涎 9. 以下各器官,既属于六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 A.胆 B.膀胱 C.三焦 D.脑 10. 六淫之中,被称为“百病之长”的是指( )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11. 精血同源,是指的哪两个脏之间的关系( ) A.心与肾 B.肝与脾 C.肝与肾 D.肺与肾 12.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 A.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B.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C.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D.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13. 思则气( ) A.上 B.下 C.乱 D.结 14. 属于正治的是( ) A.热因热用 B.热者寒之 C.以通治通 D.用热远热 15. “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于( ) A.虚中夹实 B.真虚假实 C.真实假虚 D.虚实夹杂 16. 消谷善饥是因( ) A. 脾胃虚弱 B.胃阴不足 C.肝胆湿热 D.胃火炽盛 17. 肾气不固所导致的小便改变为( ) A.小便短赤 B.小便频数而短少 C.小便浑浊 D.小便频数而清 18. 头发色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 ) A.精血不足 B.血虚受风 C.疳积病 D.肾虚或血热 19. 肾阳不足所致腰痛的特点为( )
A.隐隐作痛 B.冷痛绵绵不休 C.重痛活动受限 D.痛处游走不定 20. 舌诊脏腑分部,一般认为舌根属( ) A.肾 B.肝胆 C.脾胃 D.三焦 21. 以下哪种舌象可见于正常的人( ) A.舌边齿痕,苔垢 B.舌有裂纹 C.舌体胖大娇嫩 D.舌面光滑无苔 22. 脉沉细而应指无力为( ) A.濡脉 B.弱脉 C.微脉 D.细脉 23. 四季平脉应是( ) A.春弦夏钩秋毛冬石 B.春钩夏弦秋毛冬石 C.春弦夏毛秋钩冬石 D.春弦夏石秋钩冬毛 24. 下列哪些不属于沉脉类( ) A.牢脉 B.伏脉 C.微脉 D.弱脉 25. 身热初按热盛久按热反转轻者属( ) A.热在表 B.热在里 C.虚阳外越 D.真寒假热 26. 多食易饥,兼见大便溏泄者属( ) A.胃火亢盛 B.胃阴不足 C.脾胃湿热 D.胃强脾弱 27. 表证最主要的症状是( ) A.恶寒 B.发热 C.头身痛 D.脉浮数 28. 阳虚证的典型舌象脉象是( ) A.舌红苔黄脉细 B.舌淡脉细无力 C. 舌淡胖有齿痕脉弱 D. 舌红少苔脉细数 29. 风淫致病的特点是( ) A.伤人阳气 B.不易速去 C.游走不定 D.炎热升散 30. 临床表现为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 细数,辨证是( ) A.血虚证 B.温燥证 C.阴虚证 D.津液不足证 31. 感冒之名首见于下列哪部医籍?( ) A.《脉经》 B.《仁斋直指方》 C.《脉经》 D.《伤寒论》 32. 治疗咳嗽风热犯肺证的最佳方剂是( ) A.杏苏散 B.桑杏汤 C.桑菊饮 D.清金化痰汤 33. 哮证发作时的主要病因病机是( )
A.“伏痰”遇感引触 B.痰瘀互结,脏腑虚弱 C.宿痰内伏于肺 D.邪客于肺,气道不利 34. 患者喘促,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 平素常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治疗宜选用( ) A.四磨汤 B.五磨饮子 C.六磨汤 D.柴胡疏肝散 35. 肺痈成痈化脓的主要病理是( ) A.血脉瘀滞 B.气滞血瘀 C.热壅血瘀 D.痰热壅盛 36. 滋阴降火,杀虫治痨是治疗哪种证型的肺痨( ) A.肺阴亏虚 B.虚火灼肺 C.气阴耗伤 D.阴阳虚损 37. 心血不足之心悸的临床特点是( ) A.心悸眩晕,胸闷痞满 B.心悸易惊,心烦失眠 C.心悸气短,面色无华 D.心悸而烦,善惊痰多 38. 心痛气滞心胸的主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心胸满闷,隐痛阵发 B.痛无定处 C.可因暴怒而加重 D.舌质紫暗 39. 患者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腹胀便溏,面色无华,舌 淡苔薄,脉细无力。证属( ) A.肝火扰心 B.心肾不交 C.心脾两虚 D.痰热扰心 40. 下列哪项不是厥证之实证的特点( ) A.气壅息粗 B.牙关紧闭 C.汗出肢冷 D.脉洪大有力 41. 脾胃虚寒型胃痛,宜选用下列哪个方剂治疗( ) A.黄芪建中汤 B.失笑散 C.大建中汤 D.小建中汤 42. 下列哪项不是肝气犯胃型呕吐的主证( ) A.呕吐吞酸 B.胸胁胀痛 C.嗳气频繁 D.舌苔白腻,脉滑 43. 气机郁滞型呃逆的特征是( ) A.呃声沉缓有力 B.呃声洪亮 C.呃逆连声 D.呃声低长无力 44. 泄泻与痢疾的鉴别点,下列哪项无意义?( ) A.有无里急后重 B.排便次数的多少 C.有无脓血便 D.有无肠鸣腹痛 45. 大柴胡汤是黄疸哪一证型的代表方剂( ) A.热重于湿 B.湿重于热 C.寒湿阻遏 D.胆腑郁热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 气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 )。 2. 按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 )。 3. 气机失调常见有气滞、( )、气脱、气逆、气闭等病理变化。 4. 脾的生理功能包括主运化和( )两个方面。 5. 血的生理功能是营养滋润全身和( )。 6. 五 脏 的 共 同 生 理 特 点 是 化 生 和 贮 藏 精 气 , 六 腑 的 共 同 生 理 特 点 是 ( )。 7. 根据发病的基本原理,( )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 件。 8. 中医最基本的病机是邪正盛衰与( )。 9. 预防包括未病先防和 ( )两个方面。 10. 疾病的转归形式包括:痊愈、死亡、缠绵、后遗和( )。 11. 疾病发展过程中,食欲恢复,食量渐增,是( )的表现。 12. 水肿以眼睑颜面先肿,发病迅速者为阳水,多由( )所致。 13. 舌苔乃( )之所熏蒸。 14. 弦脉的脉象特征为( ) 手足背热甚于手足心者的性质为( )。 15. 16. 亡阳证的汗液性质为( 17. 血瘀证的典型舌象为( )。 )。 18. 卫气营血辨证,是由清代医家( )创立的。 19. 气滞疼痛的性质为( )。 20. 以胁胀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等为辨证主要依据的证候是( )。 21. 黄疸的治疗大法,主要为( )和( )。 22. 积证具有积块明显,( ),( ),病程较长,多属( ),病 情较重,治疗重在活血。 23. 风寒头痛的主方是( );风热头痛的主方是( )。 24. 水肿的重症,至水邪上逆,水气凌心犯肺时,证见( ),脉( )。 25. 寒湿腰痛的主方是( )。 四、论述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20 分)
1. 六淫中的火(热)邪与暑邪在性质和致病特点上有何异同?请论述。 2. 内风形成的机理是什么?内风有几个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 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是什么?请论述。 4. 举五个例子说明舌诊的动态分析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变化。 5. 气不摄血证和血热证皆有出血,临证怎样鉴别? 6. 试述心悸在临床具体治疗时应注意哪些主要原则? 7. 呕吐、胃痛、泄泻均与肝气有关,其病理变化及治疗有何异同? 水肿有哪些常用治疗大法?简述其机制和适应症。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