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 32 Cl—35.5 K—39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 10 个小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我国古代文明与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国外,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我国古代生 产工艺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纺纱织布 B. 高粱酿酒 C. 湿法炼铜 D. 烧制瓷器 【答案】A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 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纺纱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高粱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湿法炼铜,有铜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烧制瓷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 联合国发布报告:到 2030 年,全球将有 40% 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B.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C. 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 D.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量的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故错误; C、矿泉水中含有少量的矿物质,不是纯水,故错误; D、煮沸可以使水中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故正确。故选 D。 【点睛】为了保护水体,工业废水要处理合格后排放,农药和化肥要合理使用。 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少年时期,要合理的安排饮食才 有利于生长发育,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 5 种食物:①青菜 ②面包 ③米饭 ④猪肉 ⑤牛肉, 小明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从营养均衡角度考虑较合理的是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A. ①③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 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 青菜中富含维生素;面包、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猪肉、牛肉中含有蛋白质;故 营养均衡较合理的是①③⑤。 故选:A。 4. 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已知 CaO、CuO、SO2、CO2、CO 等属于氧化物;NH3、CH4、 HF、NaH、KH 等属于氢化物。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氢化物可理解为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 B. H2SO4 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 C. H2O 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 D. 在 NaH 和 KH 中,氢元素化合价相同且显-1 价 【答案】B 【解析】 【详解】A、NH3、CH4、HF、NaH、KH 等属于氢化物,由它们的组成特点可知,氢化物由两种 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酸由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氢化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既属于氧化物也属于氢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 NaH 中,钠元素显+1,氢元素显-1 价,在 KH 中,钾元素显+1,氢元素显-1 价,故选 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下图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 两字 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记。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A. 此反应为 H2+Cl2 点燃 2HCl,属于化合反应 B. 生成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为盐酸溶液 C.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 1∶1∶2 D.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答案】C 【解析】 H 【详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确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 Cl 2 点燃 2 HCl , 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B、生成物 HCl 气体易溶于水,所得溶液为盐酸溶液,故选项正确; C、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 2:71:73≠1:1:2,故选 项错误; D、该反应表明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因此可推断得出: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故选 项正确。 故选:C。 6.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民间有端午节用艾草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化学式 为 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黄酮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 黄酮素由 27 个原子构成 C. 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8∶1 D. 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22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式的含义及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详解】A、由黄酮素的化学式 C15H10O2 可知,黄酮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一个黄酮素分子由 27 个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化学式 C15H10O2 可知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2):(10×1)=18:1,故选 项正确; D、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2)+(10×1)+(2×16)=222,故选项正确; 故选 B。 7.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Na2SO4 溶液(NaOH) 滴加适量的稀硫酸 铜粉(铁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O(CO2) 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干燥 NaCl 溶液(CaCl2) 通入过量的 CO2,过滤 B. B C. C D. D A B C D A. A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OH 能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铁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 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 题意; C、CO2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 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CO2 不能与 CaCl2 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符 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
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 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 T1℃时, 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 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 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 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将温度由 T1℃升高到 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有未溶解晶 体,故 A 正确;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故 B 正确;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于等质量的 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 100g 水中,甲中全部溶解,乙中部分溶解,故 C 正确;D、将温 度由 T1℃升高到 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部容解,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由于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 100g 水中,T1℃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硝 酸钾,氯化钾已全部溶解,T2℃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硝酸钾也一定会全部溶解,故 D 错误 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 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 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 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 有关的计算。
9.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因为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 因为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显示不同的化合价,所以同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 一定显示相同的化合价 C. 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 D. 因为铁比铜活泼,所以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铜不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没有具体的分子、原子种类,不能比较大小,错误; B、同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相同的化合价,例如硝酸铵中硝酸根离子、铵根离 子中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为+5、-3,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里一 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正确; D、铁比氢活动性强、铜比氢活动性弱,所以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铜不能,错误; 故选 C。 10. 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 3.8g 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 0.2 克, 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B. 13.4 g C. 12 g D. 11g A. 13.6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 3.8g 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锌、 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同时生成氢气 0.2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生成的氢气 由 硫酸来提供,以据关系式 H2— H2SO4 知道参加反应的硫酸为 9.8g,则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 硫酸镁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9.8g+3.8g-0.2g=13.4g,故选 B。 二、填空题(本题 5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 11.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汞元素:_______。 ②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
③氧离子:_______。 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①我国从 2011 年 5 月 1 日起,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驾,其反应原理 为:3C2H5OH+K2Cr2O7+4H2SO4=3CH3CHO+K2SO4+Cr2(SO4)3+7R,反应中红色的 K2Cr2O7 转变为绿色的 Cr2(SO4)3,其中 R 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请从微观上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______。 (3)“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图一是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二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图一中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图二中的粒子共表示_______种元素,其中表示阴 离子的是_______(填序号)。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 则②表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在第_______周期。 【答案】(1) ①. Hg ②. Ar ③. O2- ④. Ca (2) ①. H2O ②.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在该过 程中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和原子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 ①. 65.38 ②. 4##四 ③. ⑤ ④. 三 【解析】 【小问 1 详解】 ①元素符号的书写遵循“一大二小”原则,即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汞的元素 符号为:Hg; ②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氩气分子,可以表 示为:Ar; ③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 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
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氧离子可表示为:O2-; 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其符号为:Ca; 【小问 2 详解】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 类及原子个数为 C:6、H:26、Cr:4、K:2、O:26、S:4,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 个数为 C:6、H:12、Cr:4、K:2、O:19、S:4,比较分析可知 R 中含有 H 和 O 元素,其原子个 数分别为 14、7,故 R 的化学式为 H2O; ②从微观上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 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在该过程中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和原子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小问 3 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图一中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5. 38;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图二中共 有 4 种不同的质子数(8、12、13、16),所以图二中共有 4 种元素;当核外电子数多于质子 数时,该粒子为阴离子,观察图示可知,⑤表示的是阴离子;②是第 12 号元素,其原子核 外有 3 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 12. “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随 着城市汽车数量的井喷式增长,解决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相关部门研究的一项课题。 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例如:出租车改用天然气或乙醇 汽油,大力提倡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使用电动自行车等。 (1)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另据报道:将氢气作为汽车发动机燃料这一技术在我国已研制成功。在北京的国际车 展中展示了一款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氢动力概念跑车。 ①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该反应属于 ____(基本反应类型)。 ②“绿色化学”目标之一 是达到“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 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___(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酸(CH2O2) D.乙酸(C2H4O2) 【答案】(1) 2 C H OH+3O 5 点燃 2 2CO +3H O 2 2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