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四川攀枝花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6 分)
1.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弹簧测力计
B.吸盘式挂钩
C.密度计
2.下列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内部发生着核聚变
B.手机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地震时产生的是次声波
(
)
D.船闸
(
)
3.冬奥会上滑雪运动员从山坡上匀速滑下,则运动员的
(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C.机械能守恒
D.机械能增加
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大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C.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5.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属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
A
B
C
D
6.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
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
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7.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
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
(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
的虚像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8.小宇学习了电路知识后,想利用发光二极管设计一个带有指示灯开关的照明电路,晚间关
闭照明灯后,利用二极管发出的光指示开关所在的位置.他共设计了四个电路,如图所示,
其中 L 为节能灯,规格为“ 220 V 15 W ”、D 为发光二极管,规格为“1.2 V 0.002 A ”、
S 为单刀双掷开关、 R 为限流电阻.图中能够满足要求的电路
)
(
A
B
C
D
9.质量和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投入水中( c
c水
铜> ,不
计热损失)则
(
)
A.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升高的温度和铜块降低的温度相同
B. 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降低的温度和铜块升高的温度相同
C.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
D.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减少的内能和铜块增加的内能相同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R 为定值电阻,开关 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 P 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乘积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乘积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
)
11.如图所示,木板 A 放在一水平面上,用10 N 的水平拉力 F 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 A 以
0.2 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与物块 B 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 ,若不
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板 A 与地的摩擦力为 2 N
B.滑轮向右移动的速度为 0.2 m/s
C.物块 B 受到的摩擦力为 3 N ,方向水平向左
D.绳子拉木板 A 的功率为 0.6 W
12.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 S ,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
到最小,两个电阻的“ -U I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源电压为10 V
B.定值电阻 1R 的阻值为 20 Ω
C.滑动变阻器 2R 的阻值变化范围为 0 10 Ω~
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8 W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9 分)
13.运动员投掷铁饼,铁饼离开手后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铁饼具有________,最终会落向
地面是因为受重力的作用,落到地面时,会将地面砸出一个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________.
14.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由于________电子而带负电,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是
因为铁是________.
15.“五一”假期小明和小华一起骑自行车去郊游,中途休息时小明问小华:当你骑自行车
从坡顶向坡底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小车速,要捏紧车闸,这是通过________方法增大
摩擦.此时刹车皮会发热,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加内能.
16. 家 庭 电 路 中 控 制 照 明 灯 的 开 关 应 接 在 ________ 线 上 . 1 kW h 的 电 能 可 供 一 只
“ 220 V 5 W ”的节能灯正常发光________ h .
17.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
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
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端午节吃粽子,会闻到粽子的清香,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两块表面干净的铅互相压
紧能够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19.如图所示,2020 年 6 月 24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落入 7 km 级的深海中,
敲 开 了 这 一 神 秘 “ 龙 宫 ” 的 大 门 , 蛟 龙 号 下 潜 到 700 m 处 所 受 海 水 的 压 强 为
________ Pa ,此时,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
0.01 m ,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是________ N .
2
(
海水
1.03 10 kg/m
3
3
, 10 N/kg
g
)
20.如图所示,小灯泡 L 上标有“10 V 10 W ”字样,闭合开关 S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5 A ,
若不考虑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是________ W ,小灯泡在
1 min 内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 J .
21.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
拉动木块得到的 s
t 图象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1F 、 2F ,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 1P 、 2P ,则 1F ________ 2F , 1P ________ 2P .(均选填
“<”、“ = ”、或“>”)
2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一定,电阻 1R 的阻值为 2R 的 2 倍,当开关 1S 、 2S 都闭合时,
电流表 1A 的示数为 1I ,电流表 2A 的示数为 15I ,当开关 1S 、 2S 都断开时,电流表 1A 的
示数 1I ,则 1I 与 1I 之比为________.
三、作图题
23.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 30°角斜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
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4.如图所示,货物 A 随小车 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货物 A 所受力的示
意图.
25.标出静止在磁场中的小磁针的 N 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四、实验、探究题
26.(1)如图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__ kW h
(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7.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
毛巾、棉衣、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速
度减小得越________
(2)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做________.
28.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
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有关.
(2)不要在野外乱丢矿泉水瓶,瓶子装水形成________(填“凹透镜”或者“凸透镜”),
对光线有________(填“会聚”或者“发散”)作用,容易造成火灾.
(3)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盖紧瓶盖,待水冷却后发现瓶子向内凹陷,这说
明了________的存在.
29.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源电压为 6 V ,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 V .(灯丝电阻约为12 Ω )
(1)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探究,下列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
B.“ 20 Ω 0.4 A ”的滑动变阻器
A.“10 Ω 0.4 A ”的滑动变阻器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
流表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
(4)排出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
________ V ,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端
移动.(选填“ A ”或“ B ”)
(5)通过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
的电阻是________ Ω ,额定功率为________ W .
30.小明所在学习小组在验证“阿基米德定律”的实验中,选择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
铁块、小桶、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铁块所受重力 G ;
B.测出空桶所受重力 1G ;
C.将溢水杯中装满水;
D.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读出测力计示
数 F ;
E.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 2G ;
F.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1)以上步骤中,若得到________(填写题中对应数据的字母),说明验证实验是成功
的.
(2)若想测量小木板所受浮力和体积的大小,学习小组设计如图的实验:现将小木块挂
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示数为 1F ,再将定滑轮用吸盘固定在烧杯底(滑轮质量
不计),弹簧测力计通过定滑轮拉着木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示数为 2F ,其中定滑
轮 的 作 用 是 ________ , 此 时 木 块 所 受 浮 力 F 浮
________ , 木 块 的 体 积
V 木 ________.(用字母表示)
五、计算题
31.李强骑着电动自行车以 5 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了 200 s ,假设在此过
程中电动自行车的牵引力为 300 N ,求:
(1)电动自行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米?
(2)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32.冬季,养鸡场为了提高产蛋量,夜间需要在鸡舍里用电热器加热并用灯泡照明,白天需
要在鸡舍里用电热器加热,不需要用灯泡照明.小阳根据上述要求设计了一种加热照明装
置,这个装置的电路图如图所示,电阻 1R 和 2R 是两个用来加热且阻值不变的电阻丝,灯
L 是标有“ 220 V 160 W ”的照明灯泡,开关 1S 、 2S 的通断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同
时断开,另一种是同时闭合.该装置从早晨 7:00 至 17:00 处于白天工作状态,连续正
常工作10 h ,这段时间内电流表的示数为 4.4 A ,电阻 1R 的电功率为 1P ,电阻 2R 的电功
率为 2P ,电路的总电功率为 P ;该装置从 17:00 至第二天早晨 7:00 处于夜间工作状
P
态,连续正常工作14 h .已知:电源两端的电压U 恒为 220 V , 1
P
2
.
1
4
求:(1)总电功率 P ;
(2)电阻 2R 的阻值;
(3)从早晨 7:00 到第二天早晨 7:00 的 24 h 内,该加热照明装置共消耗电能多少千
瓦时?
33.配重 M 单独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对地面压强为
3 10 帕,将配重 M 用绳系杠杆的 B
5
端,在杠杆的 A 端悬挂一滑轮,定滑轮重150 N ,动滑轮重 90 N ,杠杆 AB 的支点为 O ,
OA OB ,由这些器材组装成一个重物提升装置,如图所示,当工人利用滑轮组提
升重力为 210 N 的物体以 0.4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配重 M
5:3
:
对地面压强为
1 10 帕.(杠杆与绳的重量、滑轮组的摩擦均不计, 10 N/kg
g
5
)
(1)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配重 M 质量是多少千克?
(3)为使配重 M 不离开地面,人对绳的最大拉力是多少牛顿?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D
【解析】解:A、弹簧测力计是利用了弹簧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与连通器
无关,故 A 错误;B、吸盘式挂钩利用了大气压将其压在光滑的物体上,与连通器无关,故
B 错误;C、密度计是利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与连通器无关,故 C 错误;D、
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在工作时闸
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故 D 正确.故选 D.
【考点】连通器原理
2.【答案】B
【解析】解:A、太阳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故 A 正确;B、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
息的,故 B 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 C 正确;D、
地震发生时常会有次声波发生,故 D 正确.故选 B.
【考点】太阳能的利用,超声波与次声波,移动通信,能源的分类
3.【答案】A
【解析】解:滑雪运动员从山坡上匀速滑下,运动员的质量是保持不变的.①由于运动员的
速度也没变,所以动能不变.②高度降低了,所以受高度影响的重力势能减少了.③机械能
动能 重力势能,由于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所以机械能的总量是减少的.故选 A.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4.【答案】C
【解析】解: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不管是远离平面镜还是靠近时,平面镜中的像不
会改变,故 A 错误.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
的镜面反射引起的,故 B 错误.C、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小孔后的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都属于光的直线
传播,故 C 正确.D、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D 错误.故选 C.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直线传播的应用,镜面反射,光
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5.【答案】A
【解析】解:A、电路中有电流,通电线圈或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是电动机的
工作原理,故 A 正确;B、若开关闭合,金属棒左右切割磁感线运动,此时电路中就会产生
电流,故是电磁感应实验装置,故 B 错误;C、是奥斯特实验图,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
导体周围有磁场,故 C 错误;D、此图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的实验,故
D 错误;故选 A.
【考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6.【答案】C
【解析】解: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在寒
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 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故 C 正确.故选 C.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7.【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