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威尔金森功分器.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Wilkison 功率分配器的设计 班级:电科 X 班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一.引言 功分器全称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将一路输入信号能量分成两路或多路输 出相等或不相等能量的器件,也可反过来将多路信号能量合成一路输出, 此时可也称为合路器。一个功分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应保证一定的隔离度。 功分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功率损耗(包括插入损耗、分配损耗和反射损耗)、 各端口的电压驻波比,功率分配端口间的隔离度、功率容量和频带宽度等。 功分器通常为能量的等值分配,通过阻抗变换线的级联与隔离电阻的搭配, 具有很宽的频带特性。 滤波器的数学原理 理想功率分配器具有以下 3 个特点: 端口 1 无反射 端口 2.3 输出电压 U2 和 U3 幅度和相位相等 端口 2.3 输出功率比值为任意给定值 1/k2 功率分配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通带内各端口反射系数 通带内量输出端口间的隔离度 通带内传输损耗 通带内功分比 通带内相位平衡度 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常用的功率分配器,它根据输出端口的数量和功 率分配的比率可分为很多种类型。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端口都匹配,输出端之间 有隔离,耗散反射功率,具有无耗的特性。最常用的一种是三端口,将输入功率 从两个输出端口(3dB)平均输出,如下图所示。
(a)功率均分的微波传输带形式的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 (b)等价电路 在图 6.3 中所示的电路中,两种模式被定义为: 偶模( ),奇模( ) 图 6.3 归一化形式的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
图6.4 图6.3的电路对分形式 a、 偶模激励 b、奇模激励 特性阻抗Zo=50,利用奇偶模的方法可以得到功分器的参数: 二、功率分配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功分器工作的频率范围 这是各种射频/微波电路的工作前提,功率分配器的设计结构与工 作频率密切相关。必须首先明确分配器的工作频率,才能进行下面的 设计 (2)插入损耗 IL 输入输出间的插入损耗是由于传输线(如微带线)的介质或导体不理 想等因素,考虑输入端的驻波比所带来的损耗。 IL    lg10  P 2 P 1    lg20 (dB) S 21 (3)回波损耗 RL1 用 RL1 表示的端口 1 的回波损耗为: RL 1  lg20 S 11 (dB) (4)隔离度 支路端口间的隔离度是功率分配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从每个支路端 口输入功率只能从主路端口输出,而不应该从其他支路输出,这就要求支 路之间有足够的隔离度。
端口 3 到端口 2 的隔离度定义为: D  lg20 S 23 (dB) 设计指标如下所示: 工作频率 0.9-1.1GHz; 中心频率 1GHz; 通带内端口反射系数小于-14db; 各端口匹配,驻波比小于 1.5; 具有良好隔离度,端口 2 和端口 3 之间的隔离度小于-20db; 等功分传输,端口 1 和端口 2 的传输损耗小于 3.5db,端口 1 和端口 3 的传 输损耗大于 2.5db; 微带线基板的厚度为 3mm,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为 2.65,微带线厚度为 35um, 损耗角正切为 0.001; 各端口特性阻抗采用 50Ω。 三、设计原理图 把输入端口与两路分支线连接起来,并在两路分支线之间插入隔离电阻 TFR, 如下图所示。 其中微带线的参数设置如图内 Msub 所示。功分器中微带线的参数大小可根 据变量 VAR 来决定。优化之前的仿真结果如下图。
进行优化时使用 S 优化控件(Optim)设置和完成设置的优化控件如下图所示:
优化之后的仿真结果: 五、版图 根据原理图可生成以下的版图:
六、Wilkison 功率分配器的测试结果: (1)回波损耗 db(S(1,1))和 1 口驻波比 (2) db(S(2,1))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