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18.0 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B. 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C. 爆竹声中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
D.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 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
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这与空气中的哪一种物质有关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 你一定很熟悉王安石的 咏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这首
诗中我们可知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且在不断地运动着
B. 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热胀冷缩就是由于分子间隔的变化面造成的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分子和原子都是肉眼可见的微粒
4.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反应物及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现象
A
B
C
D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体
磷在空气中点燃
产生大量白雾,放出大量的热量
将 通入到滴有紫色石
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由紫色变为
蕊试液的水中
蓝色
将 通入 CuO 片刻并加热
黑色的粉末逐渐变为亮红色,试管口
有冷凝的液体滴下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离子能在
的无色溶液中共存的是
A.
C.
、
、 、
B. 、 、
、
、 、 、
D. 、 、 、
6. 漂白粉可用于环境和自来水的消毒,它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的 R 具有强氧化性,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可杀灭细菌和
病毒,其微观反应为:
则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原理的是
A.
中 的化合价为 价
B. 向 的稀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能会变浑浊
C.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是
D.
和
是氧化物
7. 红葡萄酒具有养颜,软化血管、抗癌等保健功能。红葡萄酒中含有花色苷,其化学式为
,下
列说法符合化学原理的是
A.
B.
C.
D.
8. 除去食盐溶液中的
和
杂质的操作有: 加入过量
溶液; 过滤; 加入适量盐酸;
蒸发结晶; 加入过量
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9.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化学反应原理的是
A.
B.
等质量的铝和锌与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C.
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粉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足量氧气充分燃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6.0 分)
10.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元素的信息,根据所给信息按要求填空。
写出一个三原子分子且含有 10 个电子俗称生命之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写出一个四原子分子,且一个分子内有 10 个电子,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的气体的化学式______。
写出三种第一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写出 16 号元素的离子符号______。
一种金属氧化物当含少量
的杂质时,叫红宝石,当含少量
的杂质时,叫绿宝石,写出这种
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
11. 海洋是一个聚宝盆。我国钓鱼岛海域蕴藏了丰富的水资源、油气资源。
丙烷
是石油的成分之一,写出丙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我国渔民长期在钓鱼岛以捕鱼为生。鱼中含有丰富的______ 填字母,只有一个选项 。
A.糖类
维生素
脂肪
蛋白质
若将海水取回后滴加硝酸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2. 2019 年 5 月 16 日,我国“海洋六号”科考船在深海的冷泉周围收集到可燃冰。在深海潜水器或潜水艇
中可用过氧化钠
来除去动物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并提供呼吸所需的气体,且生成一种俗
称纯碱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3. 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主要成分是
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14.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 如图 1 所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 R 进行了如图 2 所示的实
验,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时将 50g 的氯化铵加入到 80g 的水中,此时所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______克。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 ”“ ”或“ ”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15. 某工厂化验室用
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该
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
溶液的 pH 值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 A 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求这一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1.0 分)
16.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盐酸,二氧化锰、氯酸钾,过氧化氢、硫酸、颗粒状的碳酸钙和实验装置及仪
器:
按所给药品,实验装置及仪器,完成下列各题:
将 A 与 D 相连,写出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写出制取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若所制得的气体不纯,应将混合气体通过______装置 填字母 的______端口 填序号 除去杂质,并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写出检验 中所得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二中选取______ 填序号 取代 B 中的单孔塞,以达到
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1.【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解:A、雨雪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玉石、金银雕刻、雨雪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D、铁棒磨细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
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
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
为黄色,是因为青苹果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了铁离子,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故选:B。
根据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是因为青苹果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了铁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的原因 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了铁离子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
键。
3.【答案】A
【解析】解: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
故选:A。
通过分析诗句意思,可以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观点来解释。
引用古代名人的诗句立题起点很高,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衔接,提高了学习兴趣。但归结到化学角度上来,
就是说明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4.【答案】D
【解析】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选项错误。
B、磷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
雾,故选项错误。
C、将 通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由紫
色变为红色,故选项错误。
D、将 通入 CuO 片刻并加热,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会观察到黑色的粉末逐渐变为亮红色,
试管口有冷凝的液体滴下,故选项正确。
故选:D。
A、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5.【答案】B
【解析】解:pH 为 10 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
A、 、
分别与碱性溶液中的 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 与碱性溶液中的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 与碱性溶液中的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pH 为 10 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
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透明,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
和亚铁离子等。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
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
6.【答案】D
【解析】解:A、
为次氯酸,由于氢显 价,氧显 价,则可推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故 A
正确;
B、由于次氯酸易分解生成了盐酸,滴加硝酸银,溶液会变浑浊,故 B 正确;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是氧气,故 C 正确;
D、 和
分别是次氯酸和氧气,都不是氧化物,故 D 错误。
故选:D。
A、根据化合价原则分析;
B、根据次氯酸的性质分析;
C、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本题通过微粒模型图考查了一些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了解模型图的意义是解答的基础。
7.【答案】C
【解析】解:A、花色苷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属有机小分子,
故选项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