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真题及答案
知识技能
1. 书写题
抄写下面句子,要求格式规范,书写正确、端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题答案】
【答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汉字抄写。
汉字临摹要做到书写正确、整洁、行款整齐,字迹清楚,结构匀称。汉字是由不同笔形的笔
画组成的。所以,了解汉字的笔画首先要了解汉字的笔形。现在的规范字体是楷书,楷书的
基本笔形共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其他笔形都是这八种笔形的变体。
注意“而、之、孰、惑、愈”容易写错。
2.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圈出来。
弯曲.(qū
qǔ)
降.服(jiàng
xiáng)
纪.昌学射(jì
jǐ)
【2 题答案】
【答案】qū
xiáng
jǐ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弯曲(qū ) :意思是不直。
降服(xiáng):意思是投降屈服。
纪昌学射( jǐ) :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
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
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3. 看拼音,写词语。
当今是一个 hū fēng huàn yǔ(
)的世纪。我们从步行、马车发展到现在媲美 téng yún
jià wù(
)的高铁、飞机,我们从书信 lián xì(
)发展到如今的视频聊天,我
们从探索宏大事物到探究微观 yuán zǐ hé(
)。科技,chuàng zào(
)一个个奇
迹,实现一个个 mèng xiǎng(
) 。
【3 题答案】
【答案】
①. 呼风唤雨
②. 腾云驾雾
③. 联系
④. 原子核
⑤. 创造
⑥. 梦想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呼、腾、雾、核、创”容易写
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按要求,把合适的选项填入括号里。
4.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
A. 演奏 节奏 挨揍 先斩后揍
B. 提冈 纲目 刚才 百炼成钢
C. 教授 接受 传授 自作自受
D. 健康 建设 键盘 眼保键操
【4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
A 选项:错误。“先斩后揍”改为“先斩后奏”。
B 选项:错误。“提冈”改为“提纲”。
C 选项:正确。故本题选 C。
D 选项:错误。“眼保键操”改为“眼保健操”。
5. 关于动物的家....,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蜂巢 羊圈
B. 鸡舍 马厩
C. 龙潭 虎窝
D. 兔窟
猪棚
【5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动物的“家”的
了解。
ABD 搭配正确。
C.有误。“虎窝”应为“虎穴”。“穴”指的是洞,窟窿:孔穴、石穴、穴居、穴隙。龙潭虎
穴。
6. “尽管白骨精先后变成了______的姑娘、______的老婆婆、______的老爷爷,也逃不过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句中词语依次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眉清目秀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B. 亭亭玉立 慈眉善目 老态龙钟
C. 亭亭玉立 明眸皓齿 慈眉善目
D. 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威风凛凛
【6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根据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
慈眉善目:慈爱善良的样子。
亭亭玉立:形容体态修长的美女或挺拔秀丽的花木。
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眉清目秀:容貌长得清秀俊美。
威风凛凛: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
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形容“姑娘”可用“亭亭玉立”;形容“老婆婆”用“慈眉善目”;形容“老爷爷”用“老态
龙钟”,所以 B 选项正确。
7.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一项是(
)
A. 神农
B. 嫦娥
C. 缪斯
D. 共工
【7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神话人物。
A 项,神农:即炎帝,踞今 5500 年至 6000 年前生于历山(今湖北随州市境内),中国远古传
说中的太阳神。
B 项,嫦娥,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仙女,“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故
事最早出现在《归藏》。
C 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主司艺术与科学的九位古老文艺女神的总称。她们代表了通过传
统的音乐和舞蹈、即时代流传下来的诗歌所表达出来的神话传说。
D 项,共工:①人名,即:帝直,炎帝的玄孙、泾阳王(禄续)的哥哥。②氏族名,又称共工
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8. 与“诸儿竞走取之”中的“走”意思不一样
.....的一项是(
)
A.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B.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
D. 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
寻。
C. 走.马观花
路上走.。
【8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多义字的理解。
“诸儿竞走取之”意思:各个孩子竞相奔走去拿取它。“走”的意思:跑。
A.“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意思是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碰断了脖子死了。“走”的意
思是跑。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意思: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
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走”的意思:
跑。
C.“走马观花”意思: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
察一下。“走马”的意思:奔跑的马。走:奔跑。
D.“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走”的意思:行走。
9. 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蕴含的道理相近的一项是(
)
A.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D.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9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文学积累,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
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清香。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
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A 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意思不要失去机会,关键的时机一旦失去,就很难再遇到了。
不符合。
B 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符合题意。
C 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意思是同高的相比显得不够,与低的相比显得有超过之处。
指处于中等状态。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不符合。
D 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意思是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但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不符合。故选 B。
按要求,改写句子。
10. 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①: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南仁东带领团队,解决了选址纠纷的问题,解决了技术壁垒的问题,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_______
例②:用动作描写“害怕”:妈妈一走,我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
大气都不敢喘。
用动作描写“ 得意 ”:_______
【10 题答案】
【答案】 ①. 南仁东带领团队,解决了选址纠纷、技术壁垒、资金短缺的问题。 ②.
小明这次期末考试第一名,他昂着头,大摇大摆地从人群中走过。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改写句子。
例①:“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改为“那时没有电灯、电视、
收音机和汽车。”例句是把重复出现三次的词,改为只出现一次,仿写时需要注意。
如:“南仁东带领团队,解决了选址纠纷的问题,解决了技术壁垒的问题,解决了资金短缺
的问题。”改为“南仁东带领团队,解决了选址纠纷、技术壁垒、资金短缺的问题。”
例②:注意根据要求,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得意”即可。
如:她摇晃着脑袋,撇着嘴,似笑非笑一脸的满不在乎。
11. 修改下面语段(4 处语病)。
今年的六月一日,我校召开了“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大会。校长首先讲话。她说,在欢度
“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祝同学们节日愉快。接着,各年级代表发言。六年级代表表示,
在即将快要离开母校的前夕,一定要下苦功夫学习不可,争做合格毕业生。最后,学校文艺
队还表演了五颜六色的节目。
_____
【11 题答案】
【答案】今年的六月一日,我校召开了“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大会。校长首先讲话。她说:
“在欢度‘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祝同学们节日愉快。”接着,各年级代表发言。六年
级代表表示,在即将快要离开母校的时候,一定要下苦功夫学习,争做合格毕业生。最后,
学校文艺队还表演了各式各样的节目。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病辨析。
①讲话时直接引用内容,讲话人物前加冒号,内容要用双引号引起来。
②词语搭配不当,应该是在即将快要离开母校的时候。
③句式杂糅,“一定”和“不可”两种句式杂糅,去其一。
④词语搭配不当,“五颜六色”不能形容节目,应该为“各式各样”。
12. 积累与运用。
1.古诗词中蕴含着浓浓的爱国情怀。有的表现了将士守卫边关的决心:“但使龙城飞将在,
_______。”有的表现了将士视死如归的豪气:“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有的则表现
了无论生死都要当英雄的志向:“生当作人杰,_______。”
2.这学期,我们通过阅读认识了很多人物:如_______的盘古,_______的扁鹊,_______
的周恩来……看到“英勇无畏”一词,我就会想起_______,因为他(她)_______。
3.这学期我们读了不少神话故事。请你选择一则完成下表,推荐给大家。
故事题目
主要人物
主要事件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2 题答案】
【答案】 ①. 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 醉卧沙场君莫笑
③. 死亦为鬼雄
④. 开
天辟地
⑤. 医术高明
⑥. 志向远大
⑦. 梅兰芳
⑧. 蓄须抗日,坚守民族气节
⑨. 女娲补天
⑩. 女娲
⑪. 女娲补天讲的是远古时代,天破了一个大洞,女娲看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决
定补天。最后经过女娲的一番辛劳整治,终于把天补上了,地也填平了,人民恢复了安乐的
生活的故事。
【解析】
【分析】
【详解】1.出自王昌龄的《出塞》,全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
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王翰的《凉州词》,全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
征战几人回?
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全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考查课文理解能力,涉及文章有《盘古开天地》《扁鹊治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
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形容人物形象。如:无私奉献的盘古;舍己为人的盘古;妙手回春的扁
鹊;医术高明的扁鹊;热爱国家的周恩来,志向远大的周恩来。
英勇无畏:非常勇敢,不畏艰险。文章《梅兰芳蓄须》中在日寇铁骑的威胁下,梅兰芳先生
蓄须明志,罢歌罢舞,为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演出。称得上是英勇无畏。
3.此题考查神话故事的识记能力。这学期所学的神话故事有《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
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学生选择一个去写即可。
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______女娃。女娃游于东海,______而不______,故为精卫,常______
精卫填海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3. 填一填,把小古文补充完整。
14. 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游.于东海(
)
堙.于东海(
)
15. 下列词语用来表达精卫精神,合适的一项是(
)
A. 造福百姓
B. 报仇雪恨
C. 征服大海
D. 坚韧不
拔
16. 《精卫填海》的故事选自(
)
A. 《昆虫记》
B. 《古希腊神话》
C. 《山海经》
D. 《西游
记》
【13~16 题答案】
【答案】13. 曰;溺;返;衔;
14.
①. 游玩
②. 填塞
15. D
16. C
【解析】
【分析】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
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默写。
全文为: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