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及答案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建议使用黑色签字笔答卷 温馨提示: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1)国民党的广大官兵,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 xiè( )气。 (2)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 )留着愚钝和压抑。 (3)为医学而教的解剖.( )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4)这位客人不无 gān( )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 分) (1)顶着凛洌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 (2)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型。 (3)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缀劳作,尤喜纺棉。 (4)皮肤藏污纳诟,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跑去银行汇钱,看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B.虽然作者名不见经传,但这篇文章的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如行云流水。 C.开学以来,张大伟同学学习非常认真,希望在期中考试时有所建树..。 D.他们对这位文坛泰斗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4.下列语文常识中作者及相关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陶弘景-思想家-《答谢中书书》B.鲁迅-文学家-《藤野先生》 C.郦道元-地理学家—《三峡》 D.吴均-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 5.默写(8 分) (1)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 (5)王绩在《野望》一诗中,由外物回归自身,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抒发自己弃官归隐后心情的诗句
是: , 。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了一幅花儿渐放,草 儿初长的早春花草图。 6.《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10 分) (1)下面有关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毛泽东是《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重点刻画的人物,通过斯诺对他的采访与交流,让斯诺感受到:他是 一位态度友善、和蔼可亲,有忧国忧民情怀、无私为国的红军领导人。 B.朱德信仰的是共产主义,他本来在国民党的军队中拥有很高的军衔和地位,但是他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选择离开,选择一种清贫的、艰苦的、漂泊的道路。 C.周恩来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伦敦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 创建人。 D.贺龙是一位有出色领导能力、战斗能力、组织能力的红军将领,他能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 他口才出色,能用出色的口才扩编红军队伍。 (2)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的叙述,按要求填空。(6 分) 一九三六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 数问题,从 出发,经过西安,进入 边区。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客观报道了 共产党和 的真实情况。“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 。斯诺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指历史上有名的 (填写事件名称),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 指挥、西北军领袖 (填写人物姓名)于 1936 年 12 月 12 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 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 兵抗日”。 (3)在这部名著中,斯诺向我们展现了红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红小鬼,请根据下面的情节概括红小鬼 的优秀品质。(2 分) ①一位通讯员小鬼专门找到斯诺,担心他写错自己的名字,给外国同志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反映了红小 鬼的 。) ②检查路条的红小鬼,不让没有路条的彭德怀过关,即使路条就是彭德怀开的也不行。(这反映了红小鬼 的 。) 二、古诗文阅读(1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首联以简练的笔墨交代了自己奉命出使的地点和事由,单车出行,山高路远,烘托了 的心境,“问 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 。(2 分)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直”字 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字写出了什么?(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1 分)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 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 B.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故渔者.歌曰//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先写三峡总体形势,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夏天、春冬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景象。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了夏天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④段应该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来读,要读出清幽、凄婉之美。 D.本文带有骈文的特点,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拍多为二二式,读来朗朗上口。 12.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 分)
【链接材料】 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③,瞿塘不可触…… [注] ①〔滟(yàn) 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瞿(qú)塘〕 (节选自《乐府诗集》) 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噗(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三、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阅读《美丽的颜色》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4 分) ①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 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 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②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 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 过。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 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 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③“……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几个客人。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或是来看我们的实验, 或是来请教比埃尔•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领域,是很出名的。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 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行,也不 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的气氛。” ④比埃尔和玛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 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 ⑤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 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⑥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⑦…… ⑧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 行事。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 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 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⑨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的那一天么?” ⑩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 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 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⑪“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 ⑫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 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 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⑬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摸 .....她的头发。 ⑭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13.第②自然段“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对于居里夫人认 为很快乐的理由,完成下面的表述。(2 分) 根据“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可知:他们的生活 ;根据“我们在一种 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可知:他们能专注于 。 14.下面句子的加点部分,分别属于对人物的什么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 ①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②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摸 .....她的头发。 15.请从运用修辞的角度,对第⑫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做一点批注。(2 分) 16.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美丽”的具体含义。(6 分) 材料一:1898 年 12 月 26 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 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就是后来名扬于世的居里夫人。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 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 透未来。 材料二: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 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 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 ——选自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 茧子一般。 ——选自玛丽·居里《我的信念》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1 分) ①村子里到处都是树,但我们也不会不讲究,逮着什么就爬什么,不会那样的。正如商场里的玩具可 以标出不同的价格一样,我们眼里的树也是明码标价的。最好的、最贵的,只能是桑树。 ②第一,桑树不像槐树、杨树那么高,它矮小,枝杈也茂密,这一来爬到桑树上去就相对容易、相对 安全了。第二,桑树的木质很特别,它柔韧,有充足的弹性——弹性的美妙就在这里,当我们爬上桑树, 站在树枝上,坐在树枝上,或躺在树枝上时,只要轻轻发力,我们的身体就晃悠起来,颠簸起来了,那种 感觉是妙不可言的。荡漾不只是美感,也是快感。即使桑树的枝丫断了,那也是藕断丝连的,最后能撕下 好大好长的一块树皮——我们是摔不着的。 ③我实在记不得我们在桑树上度过了多少美妙的时光,桑树的弹性给我们送来快乐,这快乐似是而非, 不停地重复。重复,我想我终于说到问题的关键了。我们的晃悠在重复,日子也在重复。重复真是寂寞, 那些傍晚的寂寞,那些黄昏的寂寞。 ④我儿子五六岁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了。有一天傍晚,我和儿子在小区的院子里 散步,夕阳是酡红色的,极其绵软,很大,漂亮得很,骄傲地,也可以说寥落地斜在楼顶上。利用这个机 会,我给儿子讲到了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嘛。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小家伙的眼里闪起了泪光,他说 “最不喜欢”这个时候,每天一到这个时候他就“没有力气”。作为一个小说家,我是骄傲的,我儿子拥 有非凡的感受力,也许还有非凡的审美能力。但是,作为一个父亲,我突然就想起了那些“遥远的下午”。 在乡村的一棵桑树上,突然多了一个摇摇晃晃的孩子,然后,又多了一个摇摇晃晃的孩子。我没有给孩子 讲述他爸爸的往事,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染上伤感的气息,那是折磨人的。从那一天开始,我每天都要在黄 昏时分带着我的孩子踢足球,我得转移他的注意力,我要让他在巨大的体能消耗中快快乐乐地赶走那些忧 伤。差不多是一年以后了,在同样的时刻,同样的地方,我问儿子:“到了黄昏你还没有力气吗?”儿子 满头是汗,老气横秋地说:“那是小时候。”苏东坡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 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我不是苏东坡,我儿子也不会去做什么“公卿”。可无论如何,做父亲的心 是一样的。 ⑤我要说,乡村有乡村的政治,孩子们也是这样。我们时常要开会。所谓开会,其实就是到哪里偷桃, 到哪里摸瓜,这些都需要我们做组织上的安排和分工。我们的会场很别致,就是一棵桑树。这就是桑树“贵” 的第三个原因了。世界上还有哪一种玩具可以成为会场呢?只有桑树。一到庄严的时刻,我们就会依次爬 到桑树上去,找到各自的枝头,一边颠,一边晃,一边说。那些胆小的家伙,那些速度缓慢的家伙,他们 哪里有能力爬到桑树上来,他们当然就没有资格参加会议。 ⑥既然说到桑树,有一件事情就不该被遗忘,那就是桑树的果子。每年到了季节,桑树总是要结果子
的。开始是绿色,很硬,然后变成红色,还是很硬。等红色变成紫色,那些果子就可以被当作高级水果来 对待了,它们一下子柔软了,全是汁液——还等什么呢?爬上去呗。一同前来的还有喜鹊。可它们也不想 想,它们怎么能是我们的对手?它们怕红色,我们就用红领巾裹住自己的脑袋,坐在树枝上,慢慢地吃, 一直吃到饱。它们只能在半空中捶胸顿足,每一脚都是踩空的。它们气急败坏,我们就喜气洋洋了。 ⑦所以啊,我要说第四了,桑树也是好吃的玩具。 (选自《读者》,有删改) 17.“最好的、最贵的,只能是桑树。”请你归纳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 分) 1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2 分) 19.请简要赏析第⑥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 20.根据文章内容,给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 分) 四、写作(50 分)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你留意过校园的风景吗?哪些风景让你印象深刻?或许 是校园文化长廊,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 21.请你对学校某处风景进行描写,着重展现该风景的特点,题目自拟。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②书写工整,卷而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学校。
参考答案 1.(1)泄(2)zhì (3)pōu (4)尴 (4 分。每字 1 分,注意“尴”的左边是“尢”,不能写成“九”) 2.(1)“凛洌”改为“凛冽” (2)“畸型”改为“畸形” (3)“缀”改为“辍” (4)“藏污纳诟” 改为“藏污纳垢”(4 分。每字 1 分) 3.C(2 分) 4.D(2 分) 5.(1)老骥伏枥 (2)岂不罹凝寒 (3)烟波江上使人愁 (4)馨香盈怀袖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 薇(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共 8 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者,该空不得分) 6.(1)C(2 分)(不是在伦敦,而是在巴黎) (2)北平 陕甘宁 红军 红军长征(或“长征”) 西安事变 杨虎城 (6 分。每空 1 分) (3)①自尊自爱 ②认真负责(或“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等)(共 2 分。每小题 1 分。) 7.孤寂(孤单、孤独) 慰问边关守军(2 分。每空 1 分) 8.示例一: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 示例二: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 温暖又苍茫的感觉。(2 分,合理即可) 9.C(2 分) 10.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2 分) 11. B (3 分)(突出夏天三峡水流得急) 12. 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答“凄美”也可);选文第④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清(凄凉)。(4 分。 每个要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3.很宁静(或:不被打扰) 科学研究(或:工作、实验)(2 分。每空 1 分,意思对即可) 14.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表达了比埃尔·居里对妻子充满爱意,充满期待,充满关怀、信任。(共 4 分。 描写角度各 1 分,描写作用 2 分,意对即可) 15.四个“转向”构成了反复(或: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激动(或:兴 奋)心情。(2 分,修辞手法 1 分,作用 1 分) 16. ①居里夫妇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镭的颜色的美丽);②居里夫妇提炼出镭愉快的心情;③ 外在美:白净端庄的脸庞、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④内在美: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执着、勤奋、顽强 的态度和精神;⑤所取得的辉煌的科研成果。(6 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得满分,每点 2 分) 17.第一,桑树矮小,枝杈也茂密,爬上相对容易、安全。第二,桑树的木质很特别,柔韧,有充足的弹性。 第三,桑树是“我”和伙伴们做组织上的安排和分工的很别致的会场。第四,桑树也是好吃的玩具。(4 分, 每点 1 分) 18.本文围绕桑树回忆了“我”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桑树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2 分。 意思对即可) 19.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喜鹊在空中因吃不到桑葚的痛苦状态,风趣幽默,反衬孩子们得意的心情。 (3 分。修辞 1 分,效果 2 分,意思对即可) 20.如“桑树” “桑树上的童年” “最好最贵的树”等(2 分。符合文意即可) 21.评分细则 等类 一类 (46——50 分)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思想感情健康,立 意深刻,内容充实, 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语言准 确生动,表达好 结构严谨,层次清 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 范,卷面整洁 二类 (40——45 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 容具体,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表达较 好 结构完整,层次比 较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 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 思想感情健康,内 语言通顺,病句少 结构基本完整 字迹清楚,有少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