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云南昆明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云南昆明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全卷两个大题,共 29 个小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 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A. 禅让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 各地,建立诸侯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分封制,B 项正确; 禅让制是夏朝之前,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郡县制是秦朝全国推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 排除 C 项;科举制度在隋朝确立,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东汉末年疫病大流行,张仲景目睹百姓的痛苦,“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结合自己 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著作 A. 《齐民要术》 C. 《本草纲目》 【答案】D 【解析】 B. 《天工开物》 D. 《伤寒杂病论》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 医药学著作《伤寒杂病论》,D 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编著的农书、《天工开物》 是明宋应星编著的工艺学著作、《本草纲目》是明李时珍编著的医药学著作,排除 ABC 项。 故选 D 项。 3.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之精华,集书法之大成,时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 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下列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王羲之行书风格的是
A. 《兰亭集序》 B. 《张猛龙碑》 C. 《颜氏家庙碑》 D. 《九成 宫醴泉碑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代表性的行书作品,A 项正确;《张猛龙 碑》是北魏时的作品、《颜氏家庙碑》是唐颜真卿的作品、《九成宫醴泉碑铭》是唐欧阳询的 作品,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4. 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其中,《步辇图》描绘了 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历史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C. 文成公主入藏 【答案】C 【解析】 B. 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D. 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 者的场景,唐太宗答应了请求,派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C 项正确;西汉武帝时,张 骞出使西域,排除 A 项;吐蕃(西藏)位于唐西南方,不是北方民族政权,排除 B 项;“唐 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与材料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5. 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城内大小店铺比比皆是,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交易频 繁且数量巨大,“动以万数”。这反映了南宋时期 A. 晋商、徽商活动较频繁 C.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答案】D 【解析】 B. 海外贸易领先世界 D. 都市商业贸易繁荣 【详解】根据“南宋都城临安城内大小店铺比比皆是,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交易频繁且 数量巨大”可见南宋时期都市商业贸易繁荣,D 项正确;明清时期晋商、徽商活动较频繁, 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海外贸易,排除 B 项;北宋时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排 除 C 项。故选 D 项。 6.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被时人称为
“倭寇”。明朝中后期,为扫清东南沿海的“倭患”,明朝军民英勇作战,在抗倭斗争中战功 卓著,被称为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爱国将领是 B. 戚继光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A. 郑成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 区”、“倭患”、“明朝中后期,为扫清东南沿海的“倭患”,明朝军民英勇作战,在抗倭斗争 中战功卓著”及所学知识可得,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爱国将领是戚继光,B 项正确;郑成功收 复台湾,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左宗棠收复新疆,与倭寇”无关,排除 C 项;邓世昌参与 甲午中日战争,与倭寇”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7.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済政府于 1842 年签 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 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842 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南京条 约》,A 项正确;《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侯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马关 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 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8. 19 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 图存。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 书,宣布实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 103 天,又被称为 A. 洋务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百日 维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材料可知,1898 年 6 月,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下,宣 布实行变法,历时仅 103 天,被称为“百日维新”,D 项正确;19 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是 19 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 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 1851 年至 1864 年,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9. 他是晚清状元,甲午中日战争后,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回 乡创办大生纱厂、面粉厂等产业,还投资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B. 张謇 C. 荣宗敬 D. 荣德生 A. 卢作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晚清状元,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怀抱“实业 救国”的理想,回乡创办大生纱厂、面粉厂等产业,还投资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被称为“状 元实业家”,B 项正确;卢作孚、荣宗敬、荣德生都是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但他们都不 是晚清状元,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10. 下图反映的是 A. 中华民国的建立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 北洋政府的统治 D. 护国战争的爆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 ,从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到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 南京宣誓就职,反映了中华民国的建立,A 项正确;袁世凯于 1912 年 2 月就任中华民国临 时大总统,1913 年 10 月在北京当选正式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形成,排除 B 项;1912 年 3 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排除 C 项;1915 年 12 月爆发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的护国运动,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1. 1915 年后,各地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 自由等口号,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C. 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 起,A 项正确;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 动的开展,但并不是兴起的标志,排除 B 项;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胡适发表《文 学改良刍议》是新文化运动的表现,但并不是兴起的标志,排除 CD 项。故选 A 项。 12.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 党派大批优秀干部赴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涌现出无数可歌可
泣的英雄人物。1940 年 2 月,在与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是 B. 谢晋元 C. 张自忠 D. 杨靖宇 A. 左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40 年 2 月,在与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D 项正确;左权是八路军高级将领,在 1942 年 5 月日军大“扫荡”中不幸牺牲、谢晋元在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 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张自忠是国民党高级将领,1940 年在枣宜会战中不幸牺牲,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13. 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1935 年 5 月初,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从云南禄劝皎平渡口顺利渡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挥师北上。这 反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 A. 强渡湘江 C. 巧渡金沙江 【答案】C 【解析】 B. 四渡赤水 D. 飞夺泸定桥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 年 5 月初,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毛泽东指挥 中央红军从云南禄劝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挥师北上,C 项正确; 1934 年 11 月 27 日至 12 月 1 日,红军强渡湘江,终于突破敌军重兵设防的第四道防线、1935 年 1 月至 3 月,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飞夺泸定桥是中国 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 1935 年 5 月 29 日,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ABD 项。 故选 C 项。 14. 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 战等一系列会战。1938 年 3 月,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大败日军, 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仗:这场战役是 A. 枣宜会战 C. 百团大战 B. 台儿庄战役 D. 平型关大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 年 3 月,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 在台儿庄战役中大败日军,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仗,B 项正确;1940 年 5 月,日本发动枣宜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中国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 创、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 的第一个大胜仗,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15. 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根据图中指出,这场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 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北 平”“天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这场战役是平津战役,排除 C 项;辽沈战役胜利 使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胜利后,淮河以北完全被解放,淮南大部也为解放军所控制、渡 江战役胜利后,解放了江南的大部分地区,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不符合题意,排除 ABD 项。 故选 C 项。 16.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并取得巨大成就, 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是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领》 【答案】C 【解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详解】根据材料“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并 取得巨大成就,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 胜利召开”及所学知识可得,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C 项正确;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 年 7 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 月 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 月 10 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1950 年 6 月 28 日通过,1950 年 6 月 30 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施行,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 年 9 月 29 日通过, 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7. 1992 年 11 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 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A. “一国两制”方针 C. 两岸直接“三通” 【答案】D 【解析】 B. 八项主张 D. “九二共识”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92 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海 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D 项正确;20 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提出 “一国两制”方针、1995 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2008 年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排 除 ABC 项。故选 D 项。 18. 2022 年 2 月,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 于古希腾,而位于古希腊中部的雅典城邦于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达到全盛。这一时期雅典城 邦的主政者是 A. 苏格拉底 C. 伯里克利 【答案】C 【解析】 B. 亚历山大 D. 查士丁尼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5 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雅典时,雅典城邦达到全 盛时期 ,C 项正确;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历山大是马其顿国王、查士丁尼是东 罗马皇帝,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19. 下世纪中期,日本仿效请朝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 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这场推动日本社会发展的改革被称为 A. 封君封臣制 C. 农奴制改革 【答案】B 【解析】 B. 大化改新 D. 明治维新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 世纪中期,日本仿照中国唐朝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 称“大化改新”,使日本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B 项正确;欧洲封建时代实行封君封
臣制、1861 年俄国实施农奴制改革、19 世纪中后期日本开始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实行明治 维新,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20. 英国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一一生创作了 30 多部戏剧 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以下作品中,属于莎士比亚代 表作的是 A. 《哈姆雷特》 C. 《蒙娜丽莎》 【答案】A 【解析】 B. 《神曲》 D. 《天方夜谭》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A 项正确;《神曲》是意大 利诗人但丁的作品,《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品,《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民间故 事集,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21. 17、18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冲破封建统治的 束缚。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递王统治的巴士底察,由此开始了 A. 英国光荣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答案】B 【解析】 B. 法国大革命 D. 拿破仑帝国的统治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封建王权的巴士底狱, 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B 项正确;1688 年,英国光荣革命爆发、1775 年美国独立战争 开始、1804 年拿破仑帝国建立,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22. 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这些发 明使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其中,耐用白炽灯泡的发明者是 A. 爱迪生 C. 诺贝尔 【答案】A 【解析】 B. 牛顿 D. 本茨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A 项正确;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 体系和微积分、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发明了炸药、本茨发明了汽车,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23. 1917 年 11 月 7 日晚 9 时 40 分,俄国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攻打冬宫的炮声。 在列宁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起义者很快占领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次取得胜利 的武装起义是 A. 巴黎公社起义 B. 二月革命
分享到:
收藏